APP下载

法国浪漫主义绘画风格特征

2018-03-26张馨锐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色彩

摘要: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起源于18世纪后期,它强调表现个人情感,主观思想,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在绘画方面主张个性、宣泄情感,更加关注人们深层的精神世界。与新古典主义所追求的画面的宁静平和完全相反,浪漫主义将主要精力用于渲染气氛和追求画面整体极具感染力的效果上。画面具有极强的叙述性,通过场景描绘表现出时代背景下人性冲突和社会矛盾。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反驳,此时优秀的艺术家更集中在法国,形成了特殊的总体效应。尤其是在绘画方面,其艺术地位处在整个欧洲浪漫主义的顶峰。

关键词:浪漫主义;杰里柯;德拉克洛瓦;色彩

一、抒发主观情感,彰显个性特征

在绘画艺术上,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学院派保守的古典主义风格的反叛。官方学院派的古典主义风格在当时法国艺术界居于统治地位,特别是以大卫为首的一批新古典主义艺术家对非古典主义风格进行了鞭挞和压制,这也就导致了浪漫主义与官方学院派固守的古典主义势同水火的对峙局面。学院派古典主义认为艺术具有永恒性的特征,是不因外界因素的限制而变化的客观存在,所以要以非个性化的语言,客观地来描绘画面的对象,而浪漫主义则强调艺术所具有的个人色彩,画家应该关注的是人的内在。

浪漫主义风靡之时,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逐步确立稳定,人权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变得更加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个性。同时,浪漫主义,强调自我个性,注重个人情感之风日渐盛行。在1830年,被誉为“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为了纪念7月革命而创作了《7月28日:自由领导人民》。这幅画作尺幅巨大,效果震撼,是画家为了纪念巴黎政变而作。这幅画中,自由女神半裸这上半身出现在街道中,她一只手拿着上着刺刀的长枪,另一只手高举法国的三色国旗,率领民众发起抗争。她手上高举的三色国旗与背景上巴黎圣母院的三色旗遥相呼应,她的脚下尸体让人联想起了《梅杜萨之筏》的悲惨景象。她的右边是裹着头巾的爱国者,正抬头仰望着象征着自由和正义的女神。旁边带着高帽子,拿着来复枪象征的是资产阶级。她的身后还有无数的民众,代表着人民的各个阶层。那些横七竖八的尸体代表着死去的革命者,流露出画家的爱国情怀和民族主义情怀。画家用悲剧、传奇的故事,表现他激昂奔放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更表现出他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坚持创新思想,揭示内心世界

与古典主义相比,求思创新的态度是浪漫主义所主张的。在官方学院派看来,艺术总是相似的,他们崇尚古典法规,主张用前人的理论来规范当代的艺术。而浪漫主义则主张突破古典法规的束缚和戒律,让艺术家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创新能力。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画派所描绘的对象都过于理想化,在迂腐繁复的细节刻画中失去了艺术家应有的敏感。艺术家真正应该做的是去表现日新月异的世界,通过画笔记录传达时代的动荡与发展,各种传奇故事和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他们的灵感来源,一切可供借鉴并能够刺激到他们敏锐的艺术神经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素材。

法国浪漫主义画派的巨匠杰利柯于1818至1819年间创作了《梅杜萨之筏》。1816年梅杜萨号军舰由于指挥官的无能导致军舰沉没,军官乘坐救生艇逃生,剩下的147人挤在一个木筏上,人们为了活下去互相残杀,食人尸体,两周之后获救时只剩下十几人,当时的政府极力封锁消息,不让公众知晓内情。与古典历史画不同,杰里柯这幅画完全是现代题材,而不是来源于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画家在巨大的尺幅中蕴含着激情和细腻的描绘,达到了极其震撼的效果。画面的三角构图突显出了面对死亡人们对于生命的希望,画家把惊涛骇浪中受尽苦难的漂流者的内心世界表达的淋漓尽致。这幅画告诉所有人,艺术从来就不是优美高尚的专属词,在丑陋和怪诞,甚至是绝望和痛苦面前,艺术往往有着更加强大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杰里柯的《梅杜萨之筏》被视为浪漫主义的伟大宣言,这幅作品中所描绘的种种,无不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浪漫主义的影响力又扩大了许多。

三、丰富色彩表现,强调画面张力

色彩是无论哪种画派都要着重强调的因素,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不论是古典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他们的绘画中,色彩完全依赖于素描关系,并不具有独立特性和意义。甚至于新古典主义巨匠安格尔认为,色彩只是为了体现画面明暗上的变化,主张以雕塑般的造型加强素描关系的强。而浪漫主义则希望通过明暗和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营造一种色彩饱和,笔意流畅的视觉效果。

德拉克洛瓦是一位色彩使用方面的大师,他认为色彩可以用来填补素描的不到之处,在他的画室中放着一个色盘,通过色盘他可以分析比较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探索色彩的丰富性。他直接使用色彩进行构图,而不再是依附于素描关系,在他手中,色彩有了独立意义。

德拉克洛瓦所作的《希阿岛的屠杀》反映的是1822年希阿岛上的希腊人为了反抗土耳其人的压迫而引发的大屠杀事件,在这幅画里,画家在色彩的运用上狂放大胆,被誉为“绘画的屠杀”,可见色彩的冲击感强烈程度。画面前景民众的苦难和死亡在背景的衬托下格外突出,人物的服装和各种物品的细节都被仔细而生动的刻画出来,色彩复杂对比强烈,笔触厚重而富有质感。作家表达出深深的同情和愤慨的同时,给以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以杰里柯和德拉克洛瓦为首的法国浪漫主义画派,强调具体的、具有鲜明特征的个人情感的传达,抒发主观情感,彰显个性特征,坚持创新思想,揭示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丰富色彩表现里,强调画面的张力。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主张完全相反,这种矛盾和对峙相持了半个世纪,一直到以莫奈为首的印象派出现才打破这一僵局。

参考文献:

[1]陈高明.现代艺术的思潮与运动[J].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6:46-47

[2]丁宁.西方美术史[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9:421-425

[3]李慧.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新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01):119-121+124

[4]王子明.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核心人物——德拉克洛瓦[J].美术大观,2012(10):6-13

[5]娄梦.浅谈法国浪漫主义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42

[6]钱景长.席里柯是怎样创作《梅杜萨之筏》的[J].新美术,1980(02):79-87

[7]張琳. 德拉克洛瓦绘画的色彩研究[D].郑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张馨锐(1997),女,江苏连云港,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色彩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西汉铜镜浪漫主义元素考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研究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