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思维方式对钢琴演奏影响的研究

2018-03-26董媛媛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方式

董媛媛

摘要:在钢琴表演过程中,正确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意义,认识审美意识的文化异性等特征,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适度把握民族审美意识对于钢琴表演的意义。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审美意识

一、中国钢琴演奏史

上个世纪初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几乎是空白,当时的钢琴家和钢琴爱好者们演奏的都是欧洲浪漫时期或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中国自己没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自 1934 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后,钢琴创作掀起了一股民族音乐风,为中国钢琴创作开创了先河,直到现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贺绿汀在 1934 年创作的《牧童短笛》是一首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同年在齐尔品征集中国钢琴风格作品活动中获一等奖。这首乐曲用二声部五声性曲调的对位方法创作而成,有巴赫“创意曲”的风格,虽然不是用中国某个地区的特定音乐写成,但它却区别于西方音乐,是一首纯粹的中国风味的曲调,奠定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批活跃在中国钢琴创作乐坛的音乐家,他们将民族音乐或民间小曲改编成钢琴作品,以民间曲调为基础,利用变奏加花,和声上加以处理的手法,不单纯是改编,而是进行重新组织整理,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中国钢琴作品都是使用这种创作方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也使中国钢琴音乐得以发展。中国钢琴家的作品运用了中国国画大写意的方法,用钢琴演奏展开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泼墨山水画卷,带给听者许多幻想与惊奇。它以空灵的气质、博大恢宏的包容感染了每一个听者。

二、中西思维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审

美意识,每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音乐艺术风格、特征、表现方式。西方音乐以丰富的和声织体揭示音乐内涵,给人以强烈的和声效果。而我国的音乐则以旋律性的线条来表现音乐的内涵。同所有音乐表演艺术范畴之内的器乐演奏一样,钢琴演奏也同样是把凝固在乐谱上的抽象符号演绎成为具体意蕴音响,忠实准确地表达出作者音乐思维的本来意图。演奏要遵循的宗旨是在于揭示每一首乐曲所要表达的音乐内涵,刻画特定的意境,渲染基本情绪,塑造特定的藝术形象。音乐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的、表达感情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象。民族的审美意识以及渗透这种意识的理论,影响到音乐创作实践,就直接决定了音乐从形式到内容以至表现技法特点 : 旋律进行、音乐语汇、音阶调式、节奏节拍、曲式结构、音色配器待诸多方面音素,构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其中主要是音乐语言,也就是行腔走音的不同。要演奏出音乐的灵魂就要求我们演奏者用自己的听觉去把握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特定的艺术形象表达得尽善尽美。这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必由之路。

当我们以一个中国人的审美眼光去感受西洋音乐时,我们的审美感由于我们的文化观念特征会有别于欧洲人的审美感受,这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审美观念上存在的差异。每一部钢琴作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在音乐美学理论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其音乐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上。

三、正视审美差异,创造具有中国

特色的钢琴音乐,演奏钢琴作品中音乐表现的民族性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音乐的民族性也是音乐美的标准之一。一部音乐作品一旦具有某一民族的音乐特性,它就很容易被本民族听众所辨认和理解。因为民族审美意识创造了更好的理解本民族音乐的独特基础,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不费力地进入某种特定的表现方式和类型模式的综合体中去,对作品的真

正接受才是可能的。因此在价值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一种“地域”标准,也即民族审美的标准。民族审美意识不是绝对的,不是与它民族毫无共同之处的,而是在比较之中的。民族审美意识也不是僵固不变的,它随历史变化而演化,因此民族审美意识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绝对可变性。审美意识的发展和演化,必然显现到音乐中来,因此审美意识的发展演化也推动着音乐特点的变化发展,随着不同的地域民族环境之间愈来愈多的交流和不同音乐文化的互相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将拓展。而越具有民族性的音乐,就会受到越多的听众的理解和接受。随时代、环境的变化审美意识是具有可变性的。音乐的审美意识、观念,不仅以理性的、思维的方式存在,而且以感性的、体验的方式而存在。我们可以认识到钢琴演奏不是纯感性的活动,而是由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共同参与,分析在前、演奏在后的艺术实践活动。

结语

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要注意对钢琴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它需要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促使演奏者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对钢琴作品进行再创作。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适度把握审美取向,使我们更准确地掌握中国文化与钢琴的结合。我们相信,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必将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04)

[2]张波.中西方思维方式对钢琴演奏影响的研究[J]. 才智,2010(06)

[3] 郑兴三.论钢琴演奏的思维模式[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6(05)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思维方式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隐喻中窥见的中西方文化
多维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分析《当幸福来敲门》中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