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如何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2018-03-26孟松子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体育教学

孟松子

摘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是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而轻松愉快的体育心理环境,也正是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体育教学;优化与构建;能力培养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体育课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但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全国各地的中考来看,中考体育测试也加大了一定中考分值比例,同时从不断修改的中考体育评分标准来看,这足以体现体育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上好体育课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教学环境多变,学生流动性大,外部干扰较为严重,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课堂秩序难以控制,课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二、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难以适应现代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趋向和要求,也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体育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记得我在上八年级“实心球掷远”课时,首先让学生做模仿练习(单手、双手掷方法、投、掷、撇、抛、扔)体会用力顺序,让学生带着怎样才能掷远的问题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总结出了“用力快速、不高不低、动作合理”才能掷得更远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去教正确的方法,讲解投掷的有关原理:(1)充分发挥两腿力量,用力蹬地;(2)充分调动全身力量,送舰展胸;(3)充分发挥两臂力量,用力将球投出;(4)上步投掷加快出手速度,加大投掷力量,全身协调用力。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如果碰到一些动作协调性差、体育悟性差的同学,教师更要有热心和耐心。体育教学多与体质与耐力有关,有些体育项目的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和退缩心理。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往往想放弃,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指导学生。因此,带着爱心去上课,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入到课堂练习中,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学习,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从寓教于乐到开展多种游戏活动并进

体育课堂设计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以活动为媒介,以情感为纽带,使师生双边教学关系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预料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因素,特别是来自学生的反应,从而对症下药,适时引导,尤其是体育课,大多进行露天教学,课堂组织和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一些心计,多点盘算,多些游戏活動,以宽容和理解引导学生热爱体育,增强体质的思想意识。

记得我在低年级教学“障碍跑”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跑过、跳过、爬过、绕过若干障碍。游戏开始,教师让各组尝试做一遍游戏,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各组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教师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在做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沟”前要加速,绕杆前要减速。尤其是一名同学与众不同的“爬过”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他同学到达低橡皮筋前,都采用从头到脚依次爬过的方法,而他却把身体横过来与低橡皮筋平行,采用俯卧“横爬”方法,所以他的动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师及时肯定了大家的“发现”,又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筋、大胆创新的精神,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想,只要不犯规,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过障碍的方法?”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又出现“绕杆时身体主动内倾”和用“翻滚动作过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创举”。又如在进行“立定跳远运动”教学中,我总结出这样一则口诀:“一摆、二蹲、三起跳”。学生通过这一则口诀就能了解立定跳远的三个步骤,然后在结合老师的动作讲解:半蹲之后使身体快速的离开地面,收腹提膝,并将腿高举,脚后跟着地向前方移动。这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体现了快乐体育这一教学理论。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体育教学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