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实践分析

2018-03-26殷翔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实践高校

殷翔

摘要: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合理进行拓展训练的引入与组织,不仅是提升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教学创新,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本文首先从拓展训练引入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出发,基于教学实际,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武术拓展训练实践策略进行了相应探讨,希望为实现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武术课程;拓展训练;实践

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课是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课程,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授课方式过于传统以及学生本身专业素养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拓展训练教学法是兴起于二战后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具有极大的创新性,通过选择特定环境进行特定的训练项目,使参与者在这一体验过程中获得实践与检测,获得自我改变,实现最终训练目的。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引入这一新式的教学方式,将使武术教学更趋向于实践过程,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武术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优化教学模式

在高校武术课程中进行拓展训练的引入,对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首先改变了单一的武术授课方式,使武术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化,为学科的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丰富多样的拓展训练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趣味性,通过对拓展训练的有效融入,将使武术课程趣味性以及知识拓展性得到强化,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武术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训练的合理应用,优化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对于教学内容也有更全面与合理的掌握,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发挥,教师对于课堂掌握更加到位。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拓展训练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在高校武术课程中的合理应用,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其中包括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通过在武术课程中进行特定的心理培养任务训练,可以激发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拓展训练以及自主探究训练过程,使学生获得团队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培养,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过程,使学生思维意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总之,不同训练项目的合理设计与应用,将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学习结果,获得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化,使学生在武术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高校武术课程引入拓展训练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制定训练方案

在高校武术课程进行拓展训练的融入,首先要对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进行挖掘,通过对协调统一问题进行整体规划后,制订出符合不同教学阶段的训练目标与具体方案。首先,拓展训练的融入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将武术教学与拓展训练进行有效结合。其次,要结合武术课程教学目标進行适当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最后,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选择性的进行拓展训练形式安排。并通过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实现,促进高校武术课程的整体发展。

(二)合理进行拓展训练项目选择

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就业特点,在高校武术体育教学中要遵循贴近学生、贴近专业的原则进行武术教学项目选择。例如对于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武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强调进行南拳、武术散打方面的知识教学,如南拳的虎爪需要掌指弯曲,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此外,马步、半马步等都能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腿部力量锻炼。拓展训练在武术课程中的应用也要基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进行课程制定,如通过开展“两人三足”的拓展训练,优化学生南拳动作的专项素质,通过“三人角力”的拓展训练项目,帮助学生进行南拳的评价与专项素质训练。除此之外,通过拓展训练过程中的沟通与解决问题过程,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三)有针对性的进行拓展训练内容设计

在高校武术课程开展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以及运动技能掌握程度不同、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群体,在进行拓展训练时要有针对性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进行拓展训练内容引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实际情况,以合理的拓展训练内容安排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如男性学生,主要开展针对体能、毅力等方面的拓展训练内容,而女性学生则重点开展柔韧性与协调性的拓展训练内容,让不同技术与水平学生都在武术课程中获得学习与锻炼。

(四)注重安全问题

武术教学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拓展训练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将使武术课程的安全风险大大提高,因此,在高校武术课程中进行拓展训练的引入,务必要对安全问题进行高度重视。通过加大对拓展训练设施投入检查力度,为拓展训练开展提供必要的硬件保证。除此之外,在开放的拓展训练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拓展训练内容下,教育工作者要对训练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预判,并加强安全培训与安全教育,做好必要的热身与安全防护工作,配合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为武术课拓展训练的安全开展保驾护航。

(五)关注团队训练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是高校武术拓展训练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武术拓展训练的团队实施工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自主性,进行拓展训练内容设计。例如在进行健身气功七段锦的课程中,教师基于学习自主性培养,将枯燥教学招式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拓展训练内容。其次,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合作交流活动,在健身气功教学时,设计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训练活动,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表演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除此之外,在健身气功学习时,教师要对一些基本的招式进行具体的动作讲解,双腿放松微曲、脚掌侧躺成外八字形等,在健身气功动作学习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合作表演,还可以结合寻宝、江湖大赛等拓展训练活动,将简单的武术教学内容以丰富的拓展训练方式进行展示,使学生获得团队意识与武术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要关注高校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适应现代武术实践发展现状,及时更新观念,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合理的拓展训练方法引入,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优化学生综合素质,相信通过对武术课程中拓展训练实践的整体优化设计,不断推动两者之间有的互动与结合,将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更好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保占.近十年来学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35(02):86-90

[2]孙梦阳. 中等职业学校武术选修课引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刘志勇.论拓展训练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实验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33(03):83-86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实践高校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