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8-03-26夏雨

魅力中国 2018年31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

夏雨

摘要: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和渗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文章简单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以期初中语文教学在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语文作为现代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伴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在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弘扬、传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然而,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还不理想,亟需寻求有效的策略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使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完美融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还相对有限,不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不尽如人意。初中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不深,在对传统文化缺少细致认真学习的同时对其的积淀自然也相对比较浅显。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指导和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体验其无限魅力,并在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优秀文化思想的传播,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在教学中被沿用、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等等,在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传统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浅显,一味的进行照本宣科的没有侧重点、没有章法和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这种“讲经”式的课堂教学自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昏昏欲睡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也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会逐渐变淡。另外,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传统和单一也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深入。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传统文化教学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完成。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也要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也要积极的转念教学观念,坚持“文化融入和渗透”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文化教学观,以促进传统文化和初中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其即将到来的高中学习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文化巧妙的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内容用图文、视频等进行展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实效性,进而促进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和渗透。

(三)提升教师传统文化修养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提升教师传统文化修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条件和必然路径。作为学校来说,可以定期开展和组织传统文化相关的培训活动,使教师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拓宽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学校也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到校举办传统文化相关的讲座,在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另外,通过讲座也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升积极性。作为教师自身而言,要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但要积极钻研我国的古典文学,也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在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使其适应不断改革和创新中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以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为传统文化在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总之,不管是从学校方面来说,还是教师自身而言都要注重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提升传统文化修养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进而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良好的融合、深度的渗透,在充分展示其自身无限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

初中階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重要时期,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要积累知识为即将进入的高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对于初中教学而言,一个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知识和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只有这样在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开展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3):29-31

[2]史艳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3-134

[3]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6-6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