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初中数学的合作性学习

2018-03-26冯淑玲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初中数学

冯淑玲

摘要: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集体合作的精神。便于信息的多向传递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开展情况和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个人的探索与思考。

一、合理编排小组,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照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个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

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在不改变现行的桌椅的摆放方式,将前后桌四人为一组。根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搭配分工,设立组长、纪律监督员等。组长一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当。这段时间,教师培养组员友好合作的习惯,培养组长管理、组织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学习后,实行组长轮流制,展示他们的领导和组织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即可以激发學生合作学习的愿望,也可以增加学生合作的信心。

二、逐步提出要求,学会合作学习

任何学习方法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也就是需要循序渐进的指导方法。

刚开始进行合作学习时,课堂秩序混乱,喧闹声大,学生各行其是,没有合作意识。例如,有一次,我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会做的,小组同学要互相帮助。结果是会做的学生一会儿就做完了,做完就无事可干。不会做的或坐着不吭声,或吵闹不停。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方法虽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老师耐心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训练。于是我决定采用鼓励的方法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会合作。合作时人人都得发言。经过一个星期的鼓励,全班几乎每个人都做到了。这时我又提出第二个要求;说话声音要低:第三次提出要求:一个人说话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且不能弄出声响。就这样一点一滴的进行引导,逐步形成学生之间有序的、科学的、友爱的合作习惯。

三、发挥合作功能,小组共战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过程。养成了好的合作习惯,还要让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营造积极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合作兴趣。

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其合作的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例如:在讲生活中的数据时,先提问100万人民币用体积多大的箱子能装得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让同学组内讨论解决。于是各小组同学都积极动手估算,讨论着测量、减少误差。这样既分散了教学难点,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的活动中得到动手、动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营造氛围,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改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营造探究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我先让每个学生把一个三角形制片的三个角撕下来,然后拼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平角。然后提问:“既然通过把三个角的顶点转化到同一顶点的方法可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证明这个定理。”于是各小组的同学纷纷发表意见、争议、讨论,排除不可能的办法,补充好的想法,推出了这些见解:“可以在顶点上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可以在边上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可以在三角形内部选一点,通过做平行线把三个角转化到一个顶点处”;“……”。这些想法很积极,可以看出各组同学是经过了积极的探究、合作得出结论,有一定的道理,显现出科学探究的萌芽,表现了同学们小小年纪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勇气和决心。

(三)小组评比,激励学生学习。

小组间开展比赛可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学生的荣誉感强,当他们听到小组间要比赛时,人人都想为小组争光,所以人人都争相参与,这样就激发了孩子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我做了一张小组合作龙虎排行榜,再次组织合作学习时,如果哪个小组个人表现良好,就进行加分。每人得10分就可给本组加一分。……有的小组的代表汇报时一下想不起来了,其他组员还悄悄的提醒他。这样就激发了大范围学生间的合作,同时,学生的创造火花也迸发了出来。

四、合作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

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只作为“听众”、“观众”。为了充分运用这种优势,在课堂学习内容上应丰富多样,不仅仅让学生在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才进行合作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随时随地的为孩子提供合作的机会。小组游戏学习,学习评价等都可以进行合作。例如:在讲解概率时,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副用扑克牌,然后宣布,哪一组同学完成的最快,我就奖励一副扑克牌。学生的合作气氛一下热烈起来,很快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又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

长期的实践使我深深的感到合作学习要求要明确,时间要适当,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调控,循序渐进的指导,多鼓励少批评,不可急于求成。宽松的氛围,开心的合作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合作性学习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对素质教育中合作性学习的综合探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