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林高校专业思想教育探析

2018-03-26曹有芳唐海波冯在麒

新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科新生思想

曹有芳 唐海波 冯在麒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战略实施最关键的要素就是人才,这直接关系到战略的实施成效。无论在任何时期,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最首要的责任,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更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青年学子。因此,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怀和成就专业的信心,是值得农林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1农林高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意义

新生对所学专业普遍了解少,对专业认识不够,更谈不上热爱。尤其是農科类专业,很多新生对于农科类专业的认识狭隘,不能全面了解农科类专业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加之部分家长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认识不清,误以为学了农科类的专业将来就要去做农民,只能在农村工作。导致新生缺乏学习动力、未来规划不明确等问题。专业思想教育是农林高校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晰个人学业生涯规划,树立扎根农业、投身农业的理想信念,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素养尤为关键。

2农林高校学生专业问题的分析

专业思想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识、理解和态度。没有清晰的专业认识、专业思想不稳定是农科类专业新生入校以后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头疼,亟待探索解决的问题。农科类专业相对来说,较为冷门,学费偏低,部分新生因为高中时期对于农科专业了解少、高考分数的限制、家庭经济条件制约等因素而选择农科类专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农科类专业的学生是被调剂的,很多新生所学的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这就导致了相当多的新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动力匮乏,不愿意从事涉农行业,未来规划不清等问题。因此,在新生入学教育以及整个学业生涯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农科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专业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3农林高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思路

牢固的专业思想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前提,加强农科类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个人品质,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等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勤于思考、乐于实践等特点,加强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应当遵循过程性、实践性、多渠道、多方位的原则,即贯穿整个学业生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多种渠道多种平台多方力量,架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体系,从而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效果。

4农林高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对策

4.1做实做细迎新工作,增强新生归属感荣誉感

新生入学前,广泛整理素材、搜集资料,聆听各方心声,采访高年级学生及新生,将他们入学前需要想要获取的信息汇总以图文并茂的微信推文等线上形式,生动直观地做成迎新攻略。同时,组建新生群、班级群、家长群等QQ群,组织班主任、辅导员、团学干部及班主任助理提早介入,及时解答新生在群里提出的各类问题,鼓励新生踏实、从容、自信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新生入学时,为新生发放融合学科元素的专属“礼”包。帮助新生及早融入学院,克服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做好心理准备和调适,找到归属感,增强荣誉感。

4.2用“诚心”做好家校联盟,力促合力育人

教育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学生来自学业和成长中的苦恼和困惑。新生入学期间,发放家长宣传手册,举办“家校联盟”活动。通过组织家长参观现代农业创新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学生工作特色成果展示、“最美”学生宿舍,帮助家长了解学院及学科的辉煌发展历程、雄厚的科研实力及广阔的就业前景;举办新生家长座谈会、新生心理特征分析、学籍管理及保研出国政策解读等系列讲座,用诚心将“家长应该知道的”与“家长想要知道的”的内容纳入家校活动中,力促家校联合,共同参与、引导、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4.3开设新生“研讨课”,进行系统性专业思想教育

新生“研讨课”与学科导论课程有所不同,它更加贴合专业实际,由各专业的专家名师授课,不仅能够让新生系统的了解各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而且能让新生在“课堂、田问、企业”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课程内容既涵盖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验条件、师资力量、就业状况、发展前景等基本情况,也包括到试验示范站参观学习,了解现代农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倾听优秀校友或者企业家的成长成才历程,进一步实现了可参观、可实践、可体验。新生“研讨课”让新生对所学的专业有了系统的认识,对今后所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个人发展目标,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做好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4.4名师大咖进班级,打造“专业思想教育个性讲堂”

专业思想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因此开展长期有针对性的指导十分必要。依托学院特色学生工作,让名师大咖进班级(或者进宿舍),用成长经历讲授专业故事、解答专业困惑。这是一种长期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方式,各学生班级也可以主动邀请本专业在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方面知名的专家教授或者优秀校友等。通过深入班级召开座谈会、开放实验室、深入企业实习等形式,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同学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困惑。专家教授进班级的形式具有规模小、互动性强、交流重点突出、交流效果显著等特点,促进了专业思想教育“走心入脑”。

4.5依托学生组织,开展多样化专业品牌活动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组织是同学们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组织。充分依托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专业相关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贯穿专业思想教育。一是定期邀请一些学有所长、热爱本专业的优秀高年级学生或者毕业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心得和专业学习体会,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充分发挥学长们的引导作用,稳定新生专业思想。二是拓展专业思想教育载体,策划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特色教育项目,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专业品牌特色活动。将学科特色与校园文化、科研成果与专业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领悟学科文化、感受学科魅力,于无形中稳固专业思想,于无声处激发学习动力。

4.6凝聚同质群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变堵为疏,把学生工作重心由教育管理向引导服务转移,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汇聚利用各类有效资源,开展小班专业思想教育团体辅导及座谈会。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各项文体活动,精心培养、用心打造各类文体队伍,帮助爱好、志趣相同的学生组建团队,提供平台,帮助他们找到归属感,引导每一个学生想要成长,主动成长。通过凝聚同质群体,整合利用各类有效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力。并在转专业之际,通过团体辅导,要求学生对目前所学的专业和欲转入专业、学科、学院重新进行认识和了解,重新评估专业与自己的“匹配度”,引导学生理性转专业,实现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农科新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重获新生 庇佑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