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预防治疗措施

2018-03-26王勤运王泽仁

新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鼻液嗜血分泌物

王勤运 王泽仁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窦发炎,表现为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打喷嚏。该病能够快速传播,任何日龄的蛋鸡都能够感染,特别是鸡群初次感染往往出现暴发流行,产蛋鸡发病症状最典型、最严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感染禽产蛋减少10%~40%,生长停滞及淘汰鸡增加,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1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嗜血杆菌引起的,鸡副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兼性厌,该病潜伏期短,传播快。本病可感染各阶段日龄的鸡,高日龄的禽只感染最为严重。以秋冬、春初时节发病率较高,无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天气寒冷气温低,有利于病菌在体外存活,栋舍保温对通风换气不够重视会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湿度过大更利于病菌的繁殖,而促使该病发生。

感染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菌在感染禽鼻腔及眶下窦黏膜繁殖,可随鼻液排出,污染饮水或环境,可经空气、粉尘、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工具及垫料等传播,其中饮水污染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鸡群密度过大,各阶段鸡群混饲养,鸡舍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大,或是鸡舍温度低湿度大,营養缺乏,感染寄生虫等因素均能诱发鸡群发病,禽痘疫苗接种引起的副反应也是引发传染性鼻炎的诱因。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禽多表现精神萎靡,体温升高,鸡群一旦发生采食量下降的情况,仔鸡表现生长不良,产蛋鸡表现产蛋率下降,沙壳蛋、软壳蛋等畸形蛋比例增加,甚至会发生停产,而肉鸡则表现为体重下降。鸡群感染此病鼻腔及眶下窦发生炎症者,鼻腔充盈鼻液,随着病程的发展鼻液由稀薄清液转变为浆液黏性或是脓性分泌物。感染禽只有时会表现打喷嚏,眼睑水肿,结膜潮红,公鸡则表现肉髯肿大,病程发展后期则表现呼吸困难伴有哕音,感染禽甩头有时可将呼吸道黏液排出,部分感染禽会排出绿色稀便,最后常因呼吸道堵塞窒息死亡,病程一般为4~8天。发病前期鼻腔流出少量通明鼻液,临床常因不易观察被忽视,较易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前期死亡率较低,后期会出现零星的死亡,如果混合感染其他疾病则会大大增加死亡率。

3病理变化

感染禽只病变部位主要表现在眼、鼻腔及气管,鼻腔及窦黏膜呈现卡他性炎症。眼部表现肿胀,结膜水肿充血,并分泌大量水样或黏稠样液体,甚至有脓性或干酪状物质;鼻腔及窦黏膜潮红呈充血状态,表面附着大量黏液,鼻窦内有黏液性分泌物,形成块状或者干酪样坏死物;病情严重的禽只喉头及气管黏膜充血或出血坏死,并有黏稠样液体,表现为气囊炎和支气管炎;部分病禽面部和公鸡肉髯的皮下组织发生水肿,下颔部的皮下有大量的浆液性浸润。感染禽肺脏肿胀充血,切面溢出泡沫样液体;蛋鸡会发生卵黄性腹膜炎,卵泡血肿质软,卵巢萎缩,有时输卵管分泌干酪样黄色分泌物;其他脏器无明显的病变。

4诊断方法

首先,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该病。其次,无菌采集感染禽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短链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另外,将感染禽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平板上出现大量小而无色透明的露珠状菌落,于过氧化氢反应未产生气泡即可确诊为副鸡嗜血杆菌。

5防治措施

副鸡嗜血杆菌对磺胺类药物非常敏感,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疗程一般在3~4天。混饲投药时要注意鸡群因食欲下降,药物剂量可能达不到要求,会影响治疗效果。临床上可选用链霉素或青霉素、链霉素注射的办法。眼部感染禽只可用2%硼酸水冲洗眼部,同时选用抗生素点眼治疗。其次,要加强饲养管理,防寒保暖工作,适当通风确保空气质量,避免湿度过大,做好日常的卫生清理工作和消毒工作。用药期间场地、笼舍每日消毒,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改善通风及饲养密度,保持舍内干燥,切勿潮湿。再次,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合理的调整鸡群密度,禁止不同日龄与品种的鸡群混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饲料质量,提高鸡群抵抗力。最后,及时隔离感染禽,病死鸡及时进行深埋或焚烧。

猜你喜欢

鼻液嗜血分泌物
洗鼻液 鼻子的“洗澡水”
羊感冒症状与防治方法
探究鼻液检查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羊副鼻窦积液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