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非人大餐后爱吃无花果干

2018-03-26吕可丁

环球时报 2018-03-26
关键词:被誉为北非阿拉伯人

本报驻摩洛哥特约记者 吕可丁

作为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无花果可谓家喻户晓。然而,要说最青睐它的地区还应该是北非阿拉伯国家。这一方面是因为无花果最早的种植地即为阿拉伯地区——据说沙特和也门两个国家就是无花果的原产地。另一方面,地中海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颇为适宜无花果的生长——炎热干燥的夏季和温和多雨的冬季为无花果提供了生长所需的充足水分与阳光。

在北非,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盛产无花果和橄榄的地方就是福地”。而这句话应用在以地中海气候著称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北非国家,则再适宜不过。

北非的无花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味道浓厚、甘甜。成熟的无花果经过严格筛选,采用传统自然干燥制成果干。在很多国家,无花果被称为“圣果”,作祭祀用果品。它象征着和平与繁荣。和鲜果比起来,北非的阿拉伯人更倾向于食用晒干处理后的无花果干,当地人认为经过阳光“加工”过的果香更加纯粹。

在摩洛哥,售卖无花果干的小贩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推着独轮车沿街售卖,购买时挥手即停,用小小白纸包起一把,你就可以拎着它到海边闲坐一下午,打发悠闲时光。另一种较气派的售卖方式是干果铺。商家通常将无花果干穿成一条条几米长的干果串,沿着店铺的门面一一挂起。远远看去颇为壮观。而购买者也往往毫不含糊,直接拎起一长串掏钱就走。这样“局气”自然也不是为了零食,而是用来准备丰盛的大餐。

无花果干独特的滋味,尤其适用在肉类的配菜中。北非阿拉伯人每到主麻日全家团聚时吃的库斯米,被摩洛哥称为国菜的塔吉锅炖菜,以及羊肉手扒饭中用来消腻的小菜等等,都会有无花果干的身影。在饱尝了一顿油水之后,拿起小小一颗无花果干放在嘴中,便会感觉清香袭人,和脂肪的香气混在口腔之中,可谓相得益彰。

无花果干在北非饮食中的地位可谓不可或缺。人们相信,无花果的营养价值极高,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除了有帮助消化、止腹泻、治咽喉痛、防治神经痛、润滑皮肤的美容作用,最重要的药用价值表现在能显著抑制癌症,它的抗癌功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无花果大约在唐代传入我国,被誉为“仙人果”和“人参果”,还被称为“树上结的糖包子”。

在北非人看来,无花果干已不仅仅是一种常见饮食,更是一种古老文化的象征。关于无花果干的谚语数不胜数,而提及无花果的著作,恐怕最著名的就是《一千零一夜》了。山鲁佐德口中的每一篇故事里,几乎都有这么一位玲珑剔透的女子,蒙着面纱走在阿拉伯的闹市之中,购买了一捧无花果干……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北非,一定不要错过它。▲

猜你喜欢

被誉为北非阿拉伯人
北非花园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从名言名句中看古代阿拉伯人的求知思想
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年
中国对北非地区援助统计分析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与斯瓦希里语的传播
兔子与斐波那契数列
阿拉伯人的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