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
——写在教学《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之后

2018-03-26彭万兵

成功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整理解决问题三角形

彭万兵

中江县实验小学校 四川德阳 618100

整理与复习,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应用,它更多的是承载着“回顾整理知识、沟通生成联系、完善新授欠缺、弥补学习缺漏”等独特功能。如何在实际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将分散学习的单个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网,进而达成将平时“栽的一棵树”通过复习“育成一片林”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谈几点粗浅做法与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注入复习的动力,这样教学内容更有趣味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教学片断一: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纸袋子,里面装有一个平面图形,你能猜出是哪个平面图形吗?

生:三角形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这节课的课题就是《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所以我猜是三角形。

师:嗯!善于观察来!打开看看 追问什么图形?谁有办法把它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

师: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三角形,说说都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生 1:3个顶点,3条高,3个角

生2:具有稳定性

生3: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

师:还有不同的吗?哇!这么多知识,感觉怎么样?

生:太乱了,没有规律,没有顺序

师:怎么办?

生:可以归类整理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整理与复习

本环节旨在通过让孩子猜、折、剪、汇报,逐步让孩子意识我们学过三角形的知识是自由的、凌乱的,需要整理和复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二、参与体验,自主建构,凸显梳理的能力,这样课堂氛围会更活泼

《数学新课标》指出:“四年级学段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应提供充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开始,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片段二:

师: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个信封,把这些凌乱的知识装到了里面,每一组还有一块小白板,待会儿咱们就把这些凌乱的知识整理到磁性白板上。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分学习小组汇报。

师:我想问问,你们为什么要先整理定义,再整理特征,最后整理分类呢?

生: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然后了解三角形有哪些特征,最后根据这些特征才好分类。

师:哦!看来整理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学生继续汇报

师:我刚才看到很多小组都是把这些排成了这样的一列。你们为什么把这两个排在它们后面啊?

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和三个角有联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条边有关系

师:哦!原来你们找到了知识间的联系,同学们!他们这样整理好吗?

小结:看来!我们在整理知识的时候,还可以按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举起来让老师看看。

师:除了请你说说,你们组为什么用表格?你们呢?

生 1:规范、清楚

生 2:简洁、方便

生3:可随意添加

师小结:看来每一种都有他的优点!再次温馨提示:整理时要注意整理的顺序,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三、围绕不足,渗透方法,激发学习的潜力

《数学新课标》强调:“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水平。”因此在本节课的练习安排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精心设计优质高效的复习题,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但是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知识大比拼,学生的热情很高涨。基础题我请学困生回答,如果不够完整,其他同学补充。发展题请优等生说思维过程后,又请学困生再说一遍,这样既能训练每个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通过比赛,学生认真倾听,互指不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更扎实了,学生也特感兴趣。

总之,整理和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点连成线,线连成片,片成体系”,要对学生学习缺陷进行弥补;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上,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整理解决问题三角形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三角形,不扭腰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