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性血尿缘何而来

2018-03-23沈海源

家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血尿尿路尿液

沈海源

“曾经,有几次血尿我没有好好重视,等到病情严重了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说,我一定不会忽视,如果要给重视加上一个程度,我会说,一定,一定去看医生!”

上面这段话,是我套用周星驰《大话西游》里的台词编写的,我想这一定程度写出了那些因忽视血尿没有就诊,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患者的心声。

红色尿液未必是血尿

那么,什么是血尿,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首先,大家知道,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少量尿胆素及食物中各种色素,饮水少或出汗多时,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色变为深黄;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尿液稀释,尿色变浅甚至透明。

而医学上将尿液中红细胞超过正常范围(≥3个红细胞/高倍视野)定义为血尿。血尿有轻重之分:

轻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

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毫升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

需要提醒的是,红色尿液不一定都是血尿。口服部分药物也可以导致尿色发红,如利福平、酚酞等。因此在就诊时需向医生告知目前所服用的药物。

在临床上,根据血尿是否伴有疼痛,分为痛性血尿和无痛性血尿两类。不同病变血尿危害程度和后果各不相同,必须根据每个患者病情选用针对性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痛性血尿分3类

痛性血尿,因产生原因不同大致分为3类。

1.炎症性血尿

表现:

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不尽的感染症状。女性患者还会发生尿失禁(膀胱尿不由自主地滴出、或流出)。如已并发肾盂肾炎,还伴有腰背部肾区胀痛和检查叩击痛。

下腹部膀胱区有明显压痛。以尿色变深和淡红色血尿居多。

尿液显微镜检查红血球明显增多,并有脱落成堆的膀胱黏膜上皮组织。

B超检查提示,膀胱黏膜增厚、回声不均匀增强;已并发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脏缩小、边缘不规则,肾盂肾盏增厚、回声增强。

应对措施:

老年人尿路感染出現血尿,几乎都是慢性炎症急性发作、加重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要尽快进行有效治疗,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取中段尿进行致病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药物进行足量治疗。

祛除感染诱因,尽早用手术解除尿路不全梗阻,恢复尿道正常直径和排尿通畅。

较轻的血尿,会随抗感染药物疗效的产生而消失,不需使用止血药物治疗。

2.尿路结石血尿

表现

由肾和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血尿,是结石在管腔内移动造成黏膜损伤的表现,先有患侧腰背部,或侧腹部剧烈绞痛,继之出现明显血尿,有时可见长条状输尿管铸型凝血块;膀胱结石血尿,常于小便时突然发生尿流中断排尿不出,并有下腹部剧痛和尿道痛,改变卧姿和翻身活动(移开堵塞膀胱颈口的结石)后,又可排出带血的尿液,并有形状不规则的凝血块。尿道结石几乎都是膀胱结石掉入造成,重者尿意急迫但排不出一滴尿,尿道可有鲜血滴出,疼痛剧烈。检查医生用食指就可触到尿道内坚硬结石。

由钙盐形成的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可用X线摄片和B超检查确诊;由尿酸形成的尿路结石,在X线平片上不显影,称为阴性结石。输尿管内尿酸结石,因受腹部肠腔内粪便和气体的干扰,B超检查不能确诊,应用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X线摄影片检查,或用膀胱镜输尿管插管造影X线摄片检查,都可明确诊断。

应对措施:

尿路结石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尿路感染,必须同时进行抗感染药物治疗。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疗效较好,每次0.2克,每天2~3次,直至排出结石后1~2周。

老年人下尿路不全梗阻发病率很高,自行排出或用药物排出结石的可能性很小,要住院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10~14天。

患者术后要多饮水(或饮料),多排尿,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复发率。

3.前列腺增生并发的血尿

表现: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和后尿道周围,彼此紧相贴。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增生肿大的前列腺压迫膀胱颈和后尿道使之狭窄,妨碍膀胱排尽尿,残余尿逐渐增多并发膀胱炎和后尿道炎,黏膜糜烂引起血尿。

轻者尿液为淡红色,尿液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红血球。有的患者会发生大出血,较大的凝血块堵塞膀胱颈口(尿道内口),造成大量膀胱尿潴留,必须急诊住院手术治疗,才可转危为安。膀胱急性大出血的另一原因是,有医务人员给大量尿潴留患者插导尿管时一次排出尿量太多,膀胱腔内减压过快,膀胱黏膜血管广泛扩张破裂出血。

应对措施:

轻、中度前列腺增生,绝大多数都可用综合疗法治愈。戒酒,不久坐。外出乘车静坐2小时,要下车活动5~10分钟,预防前列腺内静脉血淤积肿胀,加重结蒂组织增生。

口服非那雄胺(保列治)5毫克,每天1次,遏制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证明,持续服药3个月后就可缩小前列腺增生20%。

每天口服特拉唑嗪(高特灵)0.5~2毫克,或服哈乐(盐酸坦索罗辛)0.2毫克,每天1次。这两种药都有选择性松弛前列腺内、膀胱颈和尿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膀胱尿排出阻力,减少或消除残余尿的作用。少数患者服这两种药后,有立位性低血压不适症状,改为晚上睡前服药,或于服药后扶物站立缓慢行走数分钟就可避免。

前列腺增生血尿是致病菌感染症状,要加服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较轻者,口服左氧氟沙星0.2克,每天2~3次;感染较重者,静脉滴注0.2%左氧氟沙星200毫升,每天2次。

血尿明显患者,可适当口服止血药;有凝血块堵塞膀胱颈口尿潴留患者,必须急诊住院治疗。

重度前列腺增生尿潴留、血尿者,经急诊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在抗感染药物控制下,进行手术切除前列腺,保护肾功能。

插导尿管排膀胱尿,每次排尿量不可超过200毫升,夹导尿管30~40分钟后再排尿200毫升;如膀胱内残余尿仍较多者,仍按夹管30分钟间隔排尿1次,直至排尽残余尿后,再开放导尿管持续引流膀胱尿,就可避免因此引起膀胱大出血。

猜你喜欢

血尿尿路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跟踪导练(三)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