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机械管理分析

2018-03-23

山西建筑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寿命机械

郭 云 虎

(山西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临汾 041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汽车,这就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道路建设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程建设项目。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机械管理,往往是影响工程的重要部分。现如今的道路施工中,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具有类型复杂、设备多、使用率高等特点。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对施工工期及后续使用都有一定的影响。高质量的机械管理,能够增加设备运行的使用率,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同时能够降低施工企业的能耗,提高施工质量。因此,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机械管理十分有必要。

1 现阶段的施工机械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的施工机械管理模式主要有全寿命周期管理、点检定修管理及以TPM为主导结合点检定修的综合管理模式。

1.1 以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原则的管理模式

机械设备寿命周期是指设备从决策、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试运行、使用、维护、修理、改造和更新、调拨、调整,直至报废的全部过程。全寿命包括机械设备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三个类型,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根据机械设备寿命周期进行综合管理的模式。掌握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对设备的投资、修理和更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力争投入少,效益高,从而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标。

1.2 以点检定修为主导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

所谓点检定修制,就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即点检,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到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的管理方式。

点检定修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体制,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实现协调优化管理。在点检定修制中,点检人员是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运行、检修三方面之间,点检员处于核心地位。

1.3 以TPM为主导结合点检定修的管理模式

TPM管理即是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具有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三个“全”的特点。其中全效率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指生产维修系统的各个方法都要包括在内,即事后维修、预防维护、改善维护、生产维护等;全员参加指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尤其注重的是操作者的自主小组活动。该综合管理模式,需要高度的执行能力,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更需要加强制度的管理。

2 施工机械管理措施

2.1 全面管理

在实际的公路路面施工工程中,往往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随着施工的进行,实际环境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对于施工中所需应用的施工工艺及方式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于施工中所应用到的设备要求也更高。因此施工单位应该设立管理机械设备的岗位,做到专岗专员负责。对于所需用到的施工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分级管理的制度,对于大型的专用设备,需要集中管理,做到统一调度。对于小型的机械设备,则可以采用分散管理的制度,对应的施工部门管理对应的设备,在具体的施工中做好设备的调度处理。在一个工程开始时,应该事先对施工地做好实地考察,确认施工建设过程中所需用到的设备及其型号,同时根据这一数据合理的分配对应的设备操作人员,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设备型号不符合、操作人员不够、设备数量过多或不足等问题。

2.2 档案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所需的设备及类型进行统筹规划,做好相应的记录。对所需的设备的名称、来源、完好状况、使用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做好收集登记,保证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状态及使用状况能够完全掌握。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保说明书、设备零件图及使用说明书等材料,需要安排专员负责管理,为设备的后续维修和保养提供依据。在施工过程中,设备使用人员需要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固定的一段时间后,对所记录的信息做汇总,并做好统计分析,及时发现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2.3 使用管理

机械设备的使用是机械管理中的重点部分,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能够保障工程项目高效、安全、低耗的同时优质优量的完成。但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的状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达成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往往忽略了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而这样超负荷的工作,会大大减少机械的自然寿命,使得机械无法正常使用,同时也降低了生产的安全性。这样不仅耽误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损失,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及设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让其了解设备的真正情况,在最大限度确保机械设备的良好使用。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健全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个人的责任义务,能够科学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保证设备的使用。

2.4 经济管理

作为施工机械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管理对于工程全过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的预算和合理的控制成本,能够大大增强施工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主要采用单机核算制度对施工机械的经济状况作管理。实行这一制度首先需要做好可靠、完整的设备使用原始记录,保证在经济核算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真实有效。然后科学的建立物资领用制度,同时严格施行。保证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类材料的使用准确计量,同时做好相关记录,保证供应关系。再而对于相关部门做到专岗专职工作,核算人员配置,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最后定期做好经济核算,并对成果进行公布,保证施工企业与劳动者双方的经济利益。

2.5 保养管理

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工程进度的完成,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保证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做好日常维护的工作。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安排专职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工作,同时确保维护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的衔接,保证设备的良好使用状况。对于设备的保养这一方面,施工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制度,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保养工作的进行。

2.6 维修管理

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机械故障的情况。当这一情况发生时,很有可能会对工程的一系列情况产生影响,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影响施工的进度。对此,做好维修工作的及时性控制和对故障问题的准确判断则十分有必要。因此,施工单位需要设立专门的维修部门,保证维修质量,做好维修工作的记录,避免出现返修的情况。现如今很多的工程项目中,维修人员大多为临时兼任,且对于故障的判断大多仅凭自身的经验,在维修时,多采用解体、配件更换、再组装的流程,大大增加了返修率和失误率,因此在技术和责任心方面都有所欠缺。施工单位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对维修人员进行培训,确保维修的质量,同时采用奖励制度,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另外,部分机械设备的维修需要借助外部单位进行修理,这就加大了资金的消耗。

3 结语

自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公路建设的发展。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离不开施工机械的管理,合理的运用机械管理,能够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成本,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不同的机械管理模式下,保证机械设备的配备、使用、保养及维护工作不出现纰漏,促进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寿命机械
机电机械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隐患及其处理对策
人类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调试机械臂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简单机械
人类正常寿命为1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