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3-21张鹏臻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人员疾病

张鹏臻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266700)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当前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1]。针对心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在心导管室中对患者进行介入性的诊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及改善患者的病情,在心导管室治疗过程,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使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2]。依据当前医疗护理理念,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可以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通过护理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及尽可能满足患者身心诉求,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导管室护理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接受的122例需在心导管室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23~75岁,平均(45.3±3.6)岁。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6.1±3.5)岁。在一般资料上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在心导管室全程均采取常规护理,如做好术前备皮、建立静脉通道等;术中配合医师手术操作,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准医嘱做好相关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心导管室全程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术前人性化护理

针对即将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提前到医院门口迎接,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对于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向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进行自我介绍并且了解患者病情,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认可。术前针对存在焦虑、抑郁、紧张的患者,通过交流与引导来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鼓励患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心导管室的环境、治疗过程、手术医师等,让患者及家属有心理准备。

(2)术中人性化护理

患者进入心导管室,护理人员应在门口迎接患者,让患者感受亲切,同时仔细核对患者的资料。保持心导管室温湿度在合适的水平,且保证室内陈列规则、墙壁干净,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保持心境平稳。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器械声响,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做到快、准、稳的手术操作。

(3)术后人性化护理

手术结束后将患者送回原病房,做好护理交接工作,交代责任护士护理过程相关注意事项。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控制病房的噪音,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睡眠[3]。心导管室的护士还需要每天到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巡视,同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护理相关注意事项,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1)在术后1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使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价,评价项目包括躯体状态、心理健康、身体疼痛、社会生活四个方面,各项目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2)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躯体状态 心理健康 身体疼痛 社会生活对照组 61 81.13±7.56 83.36±7.55 84.46±7.11 83.31±7.39观察组 61 90.23±8.84 90.28±8.61 91.28±8.06 90.17±8.43 t - 6.080 4.720 4.956 4.779 P - 0.000 0.000 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这也使得心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国民的健康[4]。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通常采取心脏介入治疗的方法来改善患者预后,而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应用合理的护理模式。

随着医疗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当前人性化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因此,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也成为必然。心导管室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在心导管室全程人性化护理,提升治疗效果[5]。心导管室术前护理上,人性化护理强调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其中心理护理主要缓解患者术前不良心理,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健康教育主要让患者帮助患者快速适应心导管环境,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来提高患者对治疗方式的了解,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术中人性化护理强调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使得患者躯体受到的刺激更小,这样能够稳定患者的心理,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人性化护理则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及病监测,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这样可以让患者术后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疾病的康复,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心导管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这表明人性化的心导管室护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显著,通过人性化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这也表明心导管室护理中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对,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心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1] 林 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126-129.

[2] 任资颖.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23(7):157-160.

[3] 钟 萍,彭 凤,吴 爵.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情况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6,16(b06):1747-1748.

[4] 陈 健,徐 婷.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24(b03):485-485.

[5] 朱红霞,杨 娜.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a02):1038-1038.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人员疾病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