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岳林局幼林管护现状与措施

2018-03-20李忠泽

山西林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存率幼林林场

李忠泽

(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介休 032000)

太岳林局造林任务主要涉及国家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省级“双百”精品工程、灌木林改造、水源地治理、退耕还林、特殊林木培育、交通沿线荒山绿化造林等项目。造林地涉及晋中市、吕梁市、长治市、临汾市的18个县市。2012年至2017年共完成造林任务1.56×104hm2.其中,国有林地范围内造林5 619.4 hm2,占任务量的36.1%;合作造林9 947.27 hm2,占任务量的63.9%.幼林管护是目前造林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是提高造林保存率与森林覆盖率的关键。近年来,太岳林局在调查分析幼林地管护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太岳林局幼林管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1 幼林地管护存在问题

1.1 林牧矛盾突出

近几年,沁源县的马泉林场、龙门口林场、王陶林场、龙泉林场、郭道苗圃、原将台林场先后出现了当年造林成活率高,但由于牛羊放牧,导致第2年保存率不合格甚至造林失败的现象。其原因是造林地选择不合理,没有和地方政府沟通好,对林业用地和牧业用地缺乏科学区划。

1.2 缺乏造林投资

从2012年至2017年造林投资来看,2014年之前造林投资约4 500元/hm2,只包含整地、苗木、栽植和幼抚投资,没有单独的管护费用。2015年以后造林投资达到7 500元/hm2~9 000元/hm2,除包含整地、苗木、栽植和幼抚投资外,林场可根据管护的难易程度每年提取75元/hm2~225元/hm2用于幼林管护。通过近几年造林保存率来看,2015年以后幼林地管护效果明显好于2015年以前。但是,随着造林标准和社会劳务工资的逐年提高,造林投资只能满足造林前期所需费用。资金短缺影响到苗木规格和质量,及幼抚、管护措施的落实,尤其是阔叶树的抹芽定杆措施。从近几年的检查验收结果看,保存下来的主要是油松,阔叶树保存效果不好。

1.3 造林地权属不清

近年来,随着造林任务量加大,国有林区内的宜林荒山造林地减少。国有林场为拓展造林空间,积极开展了与地方合作的造林模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合作造林地权属不归林场,如果林场作为管护主体,一旦与老百姓的利益发生冲突,就会导致新造林地管护责任难以落实,合作协议得不到有效执行;合作造林地大多在林场管辖区外,存在管护距离远、难度大、成本高、发现问题不及时等问题。

1.4 政策扶持不到位

地方政府对幼林管护缺乏奖励机制,也未积极将未成林造林地纳入公益林补偿范围,农民得不到收益,管护积极性不高。此外,幼林管护缺乏科技支撑,对自然灾害、牛羊鼠兔等危害没有较好的防控措施。

1.5 问责不到位

近几年林局从造林投资、未成林造林地管护项目中抽出专门资金用于幼林管护,并与管护人员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其职责,但幼林被牛羊践踏、啃食的现象仍有发生。而幼林被破坏后,责任人也未受到责任追究。

1.6 树种选择存在盲目性

部分林场造林树种选择不合理,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大多数林场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只考虑能否成活,达不到能成林、结构优。如,王陶林场2013年营造的白蜡,由于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导致造林后保存率逐年下降。

2 幼林管护措施

2.1 科学合理区划林牧用地

积极和地方政府沟通,科学区划造林区和放牧区,并将合作造林区纳入地方管护范围。林局2015年与介休市政府合作“万关线”造林项目,合理划分造林区和放牧区范围,把合作造林区域划归当地政府管护,既有效解决了林牧矛盾,又明确了管护责任。

2.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造林工程期3年内,根据管护难易程度,每年从作业设计中划出75元/hm2~150元/hm2用于幼林管护。3年后,利用150元/hm2的未成林管护费做好幼林后期管护工作。

2.3 积极探索创新管护模式

1)购买式管护。委托合作村委管护或聘请当地村委中有影响力、敢担当、负责任的人进行管护,并与之签订管护合同,支付相应的管护费用。山西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17年度精品造林项目,聘用安泽县良马村村委委派的村民对新造林地进行常年管护,并与之签订了管护协议。

2)抵押式管护。马泉林场、马西林场与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时,管护人员须抵押一定的保证金,年底根据管护效果发放管护费用,管护效果不好的,扣除押金。通过抵押资金的措施,可以增强管护人员的责任心。

3)建站式管护。对一些规模较大的造林地实行设站管护、集中巡护。近几年,伏牛山林场通过合作造林,在武乡形成了面积较大、比较集中的合作造林地块,为确保造林成效,专门设立了1个管护站,每天安排2人~3人负责新造林地管护。事实证明规模化造林既能降低成本,又便于管护,利于成林。

4)“套餐”式管护。部分单位实行从找地到幼林管护全部由施工队负责的管护模式,林场实行过程监督,直至造林地验收合格。兴唐寺林场2016年精品造林项目,由造林承包方负责找地、造林及管护,林场负责实地督查、验收。在新造林未成林前,工程项目出现的一切问题均由造林承包方承担。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提升了管护水平。

2.4 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幼林管护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的关键。为确保造林成效,林场制订了严格的管护责任制,明确了管护主体的责任。林场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场长为直接责任人。将新造林地管护纳入管护员日常管护范畴,同专职管护员签订新造林地管护协议,将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立体有效的管护机制。同时,加大公安队伍对毁林案件的查处力度。

2.5 加强禁牧宣传

在新造林地沟口等地树立禁牧标志牌,在管护重点区域采用围栏封禁,通过宣传引导群众树立保护意识。对新造林地周边的放牧人员宣传新造林地禁牧政策,签订禁牧协议;或将放牧人员聘请为新造林地专职管护员,约束其放牧行为,增强利益相关人的管护积极性。龙泉林场2017年度灌木林改造项目聘请当地村委主任和当地放牧人为管护员,向周边放牧人员宣传新造林地禁牧政策并签订禁牧协议。管护员应以身作则,如发现有其他放牧人员进入新造林地时要及时制止并上报林场。

2.6 运用科学防治手段

加大鼠兔危害治理力度,积极探索鼠兔危害的防治办法。

1)采用化学防治。为防治新造幼林在春冬季受到牛羊鼠兔啃食,可在新造林地边缘喷洒防啃剂。

2)针叶树采用大苗造林,阔叶树采用套管防护。2017年购进80余万根阔叶树套管,对鼠兔危害严重的阔叶树进行防护,结果发现,有套管防护的阔叶树未受到鼠兔危害。

3)采取生态调控措施。在新造林地采取红外网状捕捉、铁丝套圈捕捉等措施,降低野兔密度。

4)严把“病虫”关。林局森防分局应对易发生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布病虫预报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便及时进行有效防治。

3 结论

2017年底太岳林局组织技术人员对2012年至2017年主要造林项目新造林地幼林保存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12年至2014年新造林平均保存率为72.42%,2015年至2017年新造林平均保存率为86.67%.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2015年以后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管护措施,新造林地保存率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止。2015年至2017年新造林平均保存率比2012年至2014年提高了14.25%,太岳林局幼林地管护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保存率幼林林场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快乐佳县人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