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分析

2018-03-20于家丰陈玉艳

饲料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辽宁省

于家丰,陈玉艳

(辽宁省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沈阳 110016)

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历来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因为畜产品质量安全是省局贡献的一项重要公共产品,事关全省4 300余万人民的福祉。省安检中心紧紧围绕省局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农业部和省局下达的各项监测计划,现将监测数据系统分析,研判我省畜产品安全走势。

1 辽宁省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1.1 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国领先

辽宁安检中心抽检畜产品检测参数包括违禁物质与抗生素等,参数覆盖面广。2017年,畜产品合格率高达99.4%,居全国领先水平,受到农业部通报表彰。“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社会关注的问题连续多年零检出,无发生畜产品安全重大事件风险。

1.2 兽药质量安全总体形势进一步向好

2017年,全省兽药抽检合格率首次突破80%,达到了84.3%。从监督检验结果分析,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溶解性、装样量、密度等物理指标。主要原因是工艺流程上的纰漏,不是人为的恶意造假。说明辽宁省45家兽药企业守法生产意识强,兽药质量安全总体可靠、风险可控。

1.3 饲料质量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可靠

省安检中心抽检饲料检测参数包括违禁物质、抗生素、重金属、营养指标等,参数覆盖全面。2015—2017年,连续三年饲料合格率保持在约98%的全国先进水平,其中2017年合格率为98.7%,居历史最好水平。其中,辽宁省自2012年就开始对饲料中的喹乙醇和金霉素进行风险监测,是国内行动最早的,检测结果表明,违反农业部168号公告,超剂量添加喹乙醇和金霉素的每年仅有1批次检出。

1.4 生鲜乳质量安全总体形势继续看好

省安检中心抽检生鲜乳检测参数包括品质指标、重金属及卫生指标、抗生素、违禁添加物等。2017年,生鲜乳合格率高达98.1%。连续5年抗生素、违禁添加物零检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稳定可靠。

2 全省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全国领先

2.1 不断加强体系建设,是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组织保障

我省检测体系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形成了以省安检中心为龙头、市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县级检测机构为依托、乡级为补充的省市县乡四级体系,整个体系协调联动、优势互补。集行政、检测、监督三位于一体。其中,省安检中心的重点是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发与推广、仲裁检验等。市级是检验检测的主体,配置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具备“瘦肉精”等违禁物质阳性确证能力;人员配置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人员编制在12人以上有12个,沈阳市编制最多,达到了51人。

2.2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是畜产品安全工作的法制保障

《辽宁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本条例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3 财政支持是畜产品安全工作的经费保障

近三年,辽宁省安检中心得到的国家和省本级的经费>1 200万元;14个市级检测机构得到的经费由900万元增至1 200万元,年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县级检测机构的工作经费保障较三年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2.4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建立“检打联动机制”,实现了检测与监督执法的无缝对接,快速、有效地解决了检测工作发现的问题。仅以2016年为例,辽宁省安检中心向农业部、省局、市局提供不合格报告40余份,为监督执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3 存在的问题

3.1 “速生鸡”被妖魔化引人深思

“速生鸡”被妖魔化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社会舆论引导不利,导致群众消费信心不足;广大人民群众不了解我国肉鸡养殖业的现状与特点,因此被误导,产生了恐慌心理。“速生鸡”应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速生鸡”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即可在约38 d饲养周期,从入栏时约35 g长到约2 500 g。“速生鸡”生产速度快不是激素作用的结果。

辽宁省多年来从未发现饲料中非法添加各类激素,肉鸡产品中从未发现各类激素残留。“速生鸡”生产速度快主要是中国对肉鸡饲养规律充分认识,对育种、饲料、疫病防控、禽舍条件以及饲养管理等关键要素的科学把握。“速生鸡”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动物蛋白质的需求均有重要贡献。

3.2 饲养环节预防用抗生素存在风险隐患

抗生素使用量大。据文献报道,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21万t,其中9.7万t用于畜牧养殖业,占总产量的46.1%。由于产生耐药性的问题,饲养主体添加抗生素的量不得不逐渐增加。如青霉素刚发现时,个体一次需10~20万单位,但现在要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一次则需要800万单位以上,使用量增加40倍以上。兽药复方制剂问题较多,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实际成分与处方不符,处方中非法添加化合物。

4 加快构建全省畜产品安全长效机制

加快构建我省畜产品安全长效机制是以畜牧业安全生产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检测执法为保障,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的综合体系。

4.1 以组织实施品牌牵动战略为主要抓手,着力推进我省现代畜牧业发展

组织实施品牌牵动战略,做到优质畜产品有品牌,品牌有标准,标准可复制,复制过程可追溯。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力求形成行业龙头研发标准、推广标准,引领行业发展;其他企业模仿、复制标准,进而带动全行业发展的新格局。

4.2 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推进“无抗”养殖行动计划(2017-2020年)》,扎实推进无抗行动。

抗生素总体减量。推进饲料生产企业无抗配方技术水平。切实减少饲料生产环节非治疗性抗生素的添加量。推进兽用抗菌药物规范化,减量化使用。以贯彻落实饲养主体应建立处方用药、药物禁用限用、休药期等管理制度为着力点,切实规范饲养主体使用抗菌药物。

寻找抗生素的替代物或抗生素部分替代物。大力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在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中药等领域进行研究,逐步探索抗生素的替代物或部分替代抗生素。创新机制,切实提高相关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大力推进无抗畜禽产品品牌创建与推广工作。着力开展无抗养殖模式总结、逐步推广,并研究相关补贴制度。五是加强抗生素监测工作,强化兽用抗菌药物残留监控。

4.3 务实推进《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从国家层面实施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对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流通、应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教育和国际交流合作,应对细菌耐药带来的风险挑战。结合沈阳省实际,至2020年,加强兽用抗菌药零售监管,凭兽医处方销售抗菌药物的比例将达到50%。健全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建设细菌耐药参比实验室和菌种中心,建立养殖领域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控制评价体系。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动物源主要耐药菌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对养殖一线兽医和养殖业从业人员完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4.4 加快搭建全省畜产品安全预警平台

预警平台建设有以下几方面内容。建立筛查数据库,筛查数据库应采取部分引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自我完善。要畅通渠道,建立机制,收集可疑样品。沈阳省四级检测机构在日常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可疑样品。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在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发现可疑的原料、添加剂、预混料等。养殖场户在养殖环节发现可疑的饲料、兽药、添加剂等。切实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建立高通量的筛查方法。依托筛查数据库进行较全面、系统的风险隐患筛查工作,发现风险信息以后,开展风险监测预警,确定风险隐患的等级并预警。

4.5 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参与

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的前提是对中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有客观认知。须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完善宣传方式。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的主要方式是举报和监督。要畅通信息渠道,使人民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药辽宁省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中兽药在家禽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