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猪场秋冬季节消毒关键技术

2018-03-20

饲料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消毒药水线消毒液

贺 军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

1 高度重视消毒管理

严格而全面的消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猪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持或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实现猪场安全生产。小型养猪场必须遵守消毒防疫制度,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严格消毒,才能对猪病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猪场消毒工作重点围绕猪舍、设备、用具、人员、车辆和区域(猪场大门、生产区各猪舍门口、场内空地、道路、堆粪场)等进行,在疫病流行期,特别重视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要坚决杜绝“重免疫轻消毒”的错误思想。

2 正确选择消毒方法

在进行消毒时,应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确定采用喷洒、喷雾、浸泡或熏蒸等消毒方法。空舍在进行消毒前,对舍内的地面、墙面等进行清扫,并对猪栏和设备进行冲刷,圈舍内部干燥之后,可以采取甲醛熏蒸和喷洒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消毒。运动场、道路、猪舍地面、墙壁的消毒采用清扫和喷洒消毒相结合的方法。人员进入生产区需通过消毒通道,经喷雾消毒换专用衣帽鞋后方可进入。注射器、手术刀等医疗器械采用高温蒸煮、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措施进行消毒。

3 合理选择消毒剂

猪场在选择消毒药物时,要根据消毒方法、猪场消毒区域、本场实际生产中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猪场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广谱、高效、性质稳定、毒副作用低、刺激性小、使用方便又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消毒剂。建议多种消毒药物交替使用,并定期评价消毒效果,根据评价效果合理调整消毒药物,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不同种类的消毒液不可以混合使用,以免两者发生反应,影响消毒效果。

4 消毒液应有严格的配比

正常的浓度配比足以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配制消毒液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建议的配比,不可随意改变消毒液的浓度。消毒药液浓度过高,会造成消毒药的浪费、猪群产生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引起猪只不适。要使消毒药完全溶解,混合均匀,消毒药的用量在喷洒消毒时应以均匀湿润被消毒物体为宜。由于消毒剂在配置后性质不稳定,每次使用前应现配现用,尽可能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使用完,保证消毒效果。

5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消毒药液温度越高,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越强。秋冬季节带猪消毒应选在中午进行,中午气温较高,此时消毒可减缓因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刺激;较高的温度还有利于发挥消毒药的药效。药液温度应>30℃。熏蒸消毒需要较高的温度(室温>20℃)和相对湿度(60%~80%)。

6 科学的消毒程序

可将保温箱、电热板、自动食槽等可拆卸的设备运至舍外,依次进行清扫、浸泡、洗刷,并反复消毒。猪舍内按照屋顶、墙壁、门窗、地面、粪沟的顺序,先认真打扫清除污物,然后用高压水冲洗,直至完全干净后,然后采用喷洒方式由上而下、由内而外进行全面消毒。密封性好的猪舍也可采用熏蒸消毒的方式。

7 重视猪场水线的消毒工作

猪场水线中存在的污染物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在水线壁积聚的一些溶解性不好的药物等,会对猪只造成伤害,能够导致腹泻,所以要定期对水线进行清洗消毒。水线消毒采用日常带猪消毒和空舍后消毒两种,前者相对简单,只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戊二醛等加入水中,让猪直接饮用即可。

水线消毒的有效方法应是空栏后的消毒,清洁时用一些浓度较高的强效消毒剂,对水线管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彻底清除,如果有需要可添加除垢剂对管道进行浸泡除垢处理,除垢后需对管道进行加压冲洗,以保证水线内的所有污染物彻底被排出。

8 加强用具、饲养员衣物的清洗消毒

猪场各岗位的工具不得交换使用,并定期消毒。小件用具宜采用浸泡消毒,大件可用喷雾消毒,也可将其置于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消毒。用具消毒数小时至数天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再用。

生产中因为冲洗圈舍、加料、清粪、治疗等工作,饲养员的衣物往往携带大量污物乃至病菌,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饲养员的行李和衣服用喷雾方式无法进行,紫外线无法穿透,只有熏蒸可以解决,但又需足够的时间。所以,对衣物、手套、鞋子进行及时清洗浸泡消毒是猪场消毒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消毒药水线消毒液
84消毒液
养殖场不同疫病对“消毒剂 ”的选择
水线光缆
水线光缆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3种消毒药对猪球虫的体外抑杀效果观察
四种消毒药对犬蛔虫卵的杀灭作用试验
规模化肉鸡养殖场水线管理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