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2018-03-20李立山

饲料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渗出性皮炎哺乳

李 爽,李立山

(1.辽宁省昌图县平安堡政府,辽宁 昌图 112511;2.锦州医科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1 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及特点

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扩散性真皮炎,由表皮(白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皮肤病[1]。

1.1 发病原因

该病多与环境卫生不佳有关,如潮湿寒冷、不卫生;因猪之间咬伤或皮肤擦伤造成皮外伤;转群、长途运输、混群、更换饲粮等应激致使猪免疫力下降;饲粮中锌、B族维生素缺乏使得猪皮肤受损;猪感染虱子、疥螨等体外寄生虫皮肤出现破损[2]。以上诸多因素中任何一个均可引起渗出性皮炎的发生。

仔猪渗出性皮炎实际上是感染猪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其中,猪葡萄球菌为主导致病原,其繁殖增生过程中可产生几种不同的致表皮脱落毒素,强毒株可引起表皮渗出性皮炎反应[3]。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猪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乳腺炎,坏死性葡萄球菌皮炎及乳房脓疱等,临床上发病猪病料检测可同时检出上述两种病原菌。

致病性葡萄球菌属于自然环境中的常在菌种,在动物营养状况良好、且无体表皮肤及黏膜损伤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致病[4]。因此,养殖过程中注意合理限密均群,抓好猪舍内环境,保洁消毒,尽量减少机械性外伤等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例如仔猪剪牙、断脐、断尾、去势等消毒不严格及母猪体表特别是会阴及乳房部清洗和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感染,产床、地板不光滑,带有毛刺或仔猪不断齿,在哺乳争斗过程中造成皮肤损伤;猪场螨虫严重,仔猪出生后感染疥螨而造成皮肤损伤[5-8]。

该病原菌作用的靶心病灶主要在体表皮肤,也会产生较多继发或并发感染,因此病程后期也可能引起全身症状,包括关节炎症,因而对症控制该病必须首选广谱高敏抗菌素,采取药物防治前有必要先做小批量药敏试验,优选其中效果最佳的对症控制药物。当猪的抵抗力降低时,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引发感染[9]。母猪因圆环病毒、霉菌毒素、蓝耳病等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及猪场母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或长期使用抗生素;重要的维生素(如A、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不足或代射障碍,导致皮肤易损伤等[10]。品种间对该病的抵抗力存在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外来品种对该病抵抗力较低,而地方品种相对要高些。

1.2 发病特点

发病特点有:1~4周龄、体重5~10 kg哺乳仔猪为最易感猪群,体重10~80 kg的猪只也有发生,但发生率较低。一个猪场的哺乳仔猪一旦发生此病,全场的发病率可高达90%,甚至100%,如果治疗不当,其死亡率可达50%~90%[11]。保育猪、生长发育猪发病率约为80%,死亡率很低,但会影响生长发育或继发其他传染病[12]。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2017年7月沈阳市某猪场因所有哺乳仔猪患有疥螨而导致急性渗出性皮炎。全场哺乳仔猪495头在30 d内陆续感染,发病率100%,临床表现为首先眼睛周围,鼻、唇、牙龈和耳基部皮肤出现红褐色斑点,继而斑点变大发展成水泡或脓疱。皮肤很快变得潮湿、油腻。红斑遍及全身,皮肤表面的渗出物变厚,最后结痂干燥,并出现酸败的恶臭味。鼻突周围有黑色粉尘附着,形成“黑嘴巴”。病猪体温正常,精神不振,哺乳欲下降,身体消瘦,3~5 d死亡。该场共死亡哺乳仔猪451头,死亡率91%。选择性的对11头死亡哺乳仔猪剖检后发现,皮下淋巴结水肿或肿大,胃、肠内无内容物,其他无肉眼异常。2016年4月在辽宁省黑山县大虎山镇七台子村一吴姓养猪户,饲养的体重70~80 kg的肥育猪23头全部感染此病。2017年5月在辽宁省义县城郊张某养猪场饲养的体重15~20 kg的保育猪213头全部感染此病。2017年10月在辽宁省绥中县城郊杨某养猪场饲养的体重约15 kg的幼猪165头全部感染此病。3个猪场临床症状基本相同,患猪在背部、耳、体侧首先发生5~8 mm大小的淡黄色水泡,继而水泡破裂,渗出清朗、无任何异味的浆液或黏液,不久形成淡棕色鳞片状结痂、发痒。痂皮脱落后露出红色创面,似弹孔状,1~3 d蔓延全身,整个猪场在1~2周内几乎全部感染。发病猪体温正常,食欲无变化,精神状态正常,该病在保育阶段以后死亡率不高,主要是影响生长发育或继发其他传染病。辽宁义县张某的患病猪中有6头继发感染了脑膜炎型链球菌病;辽宁省绥中县杨某的患猪中有11头感染了关节炎型链球菌病,针对渗出性皮炎和链球菌对症治疗无死亡。

3 预 防

猪舍在使用前使用2%NaOH水溶液对猪舍地面或网床、墙壁和天棚进行无死角地彻底喷雾消毒,消灭病原体,6 h后使用清水冲洗猪所能接触到的地方,防止损伤猪只,通风干燥备用;平时定期使用0.2%过氧乙酸水溶液或0.2%高锰酸钾水溶液带猪消毒。

妊娠母猪进入分娩舍前,使用伊维菌素进行体外驱虫和淋浴消毒,防止将寄生虫或其他病原体传播给哺乳仔猪。伊维菌素的使用方法为:一次性皮下注射0.2~0.3 mg·kg-1体重,或者口服伊维菌素1周,剂量为5 mg·kg-1体重,淋浴消毒使用消毒药物可以选用上文提及的带猪消毒药物。

尽量减少猪群应激,转群、更换饲粮时注意添加电解质多维减少应激。外购猪一律消毒、隔离饲养>4周,确认无病方可入场或混群。

一旦发现猪场中有本病发生,应立即隔离病猪。注意饲喂、扫除工具和饲养员衣物消毒。全场猪群饲料中投土霉素碱,进行预防治疗,土霉素碱剂量为200~300 mg·kg-1,2次·d-1,连用5~7 d,从而减少该病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发生过渗出皮炎的场家更应注意进猪前的舍栏彻底消毒。

4 治 疗

患病猪群在饲料中投土霉素碱7 d,剂量为500~800 g·t-1,或者使用林可霉素,剂量为口服5~10 mg·kg-1体重,3~4次·d-1,连服5~7 d,也可肌肉注射,剂量为5~10 mg·kg-1,3~4次·d-1,连续治疗5~7 d。外科治疗,使用0.1%洗必泰对病猪喷雾,然后在患处涂抹2%龙胆紫,1次·d-1,3~5 d,患处干燥结痂,痊愈。对于继发的链球菌病,使用青霉素、安痛定得到治愈。所有饲粮中添加ZnSO4和复合维生素进行辅助治疗。锌的剂量为50~100 mg·kg-1,饲喂1~2周,复合维生素添加剂量为120 g·t-1,注意ZnSO4添加剂量和时间,添加剂量过大或饲喂时间长会出现轻微腹泻。

猜你喜欢

渗出性皮炎哺乳
儿童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护理学与药理学探析
会哺乳的树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防控措施
猪渗出性皮炎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治疗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