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孝道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孝经》

2018-03-19陈蒲清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孝经孔子

陈蒲清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是其他传统道德的基础。《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广泛流行的启蒙读本《增广贤文》也说:“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千经万典,孝义为先。”但是,要全面了解什么是孝道,必须阅读《孝经》。《孝经》是儒家阐述孝道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孝经》传授者说法不一。汉朝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孝经》是孔子向曾参直接阐述孝道的著作。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曾参,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受之业,作《孝经》。”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宋朝王应麟《汉志考证》认为是曾参弟子所作。清朝毛奇龄《孝经问》认为是七十子之徒所作。纪昀《四库全书总目》也说:“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纪昀认为,《孝经》跟《礼记》《大戴礼记》性质相同,都是孔门弟子和后学的记录,成书于秦汉之际。

笔者认为,《孝经》的讲述者是孔子,第一个传授者是弟子曾参。因为《孝经》是以孔子、曾参的对话为主线,原文很清楚,不必置疑。但是,书中称曾参为“曾子”,则是曾参弟子和曾参后学们的口吻。那么,最后写定者应该主要是曾参弟子和再传后学们。笔者还认为,《孝经》不是“成书于秦汉之际”,而是在先秦时代已经产生。《吕氏春秋》是最好的证明。《吕氏春秋》的《孝行》篇专门阐述孝,认为“务本莫贵于孝”,观点完全来源于《孝经》;特别是《吕氏春秋》的《察微》篇已经标明引用《孝经》:“《孝经》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这段引用出自《孝经》的“诸侯章”。《吕氏春秋》的引用说明,在先秦时代《孝经》已经产生并开始流行。总之,《孝经》的传授情况跟《论语》十分相似。

《孝经》在古代有今文、古文两种版本。1.今文《孝经》。秦始皇焚书时,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由颜芝的儿子颜贞献出。传授者主要有五家: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这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孝经》十八章。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有郑玄等上百家。唐朝皇帝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天宝年间,玄宗两度为《孝经》作注,刻石太学,诏天下家藏其书。李隆基为今文本《孝经》作注并颁行天下之后,其他注本逐步失传。现在流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孝经注疏》,是唐玄宗注、宋朝邢昺疏。2.古文《孝经》。这是汉朝鲁恭王拆毁孔子旧宅而在夹墙中发现的,就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孝经古孔氏》。此书分二十二章,跟今文本比较多出多出四章。这是因为:今文本的“庶人”章古文本分为二章,今文本的“圣治”章分为三章,古文本另有“闺门”一章。这是因为:《庶人》章分为两章,《圣治》章分为三章,另有《闺门章》。桓潭《新论》统计古《孝经》共1872字。古文本《孝经》在南北朝梁代已经失传,后来出现的可能都是伪书,其中还有汉朝孔安国所作的传。

《孝经》流传版本是今文本,分十八章,1900多字。全书以孔子、曾参的对话为主线,其结构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章“开宗明义”章为第一层次,是《孝经》的缘起和总纲,阐述基本精神。开宗就是说明宗旨,明义就是阐述意义。孔子对曾子说:先王所传下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教化的基础,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自始至终奉行,才能够“扬名显亲”。

第二章“天子章”至第六章“庶人”章为第二层次,分五个等级讲述孝道的内容,研究者称为“五孝”。第二章讲天子应该遵循的孝道,第三章讲诸侯应该遵循的孝道,第四章讲卿大夫应该遵循的孝道,第五章讲士应该遵循的孝道,第六章先讲庶人(普通民众)应该遵循的孝道。第二章至第六章一气贯注,可能《孝经》的原始记录是不分章的。

第七章“三才章”至第十四章“广扬名章”为第三层次,阐述孝道的理论基础,强调孝道的重要性。第七章“三才章”的“三才”就是天、地、人。这章说,“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即“孝”道是顺应天、地的法则,是人的行为标准。因此,“人之行,莫大于孝”。当权者只要实行孝道,就就可以陶冶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八章“孝治章”,讲以孝治天下的巨大作用。英明的帝王以孝治天下,英明的诸侯以孝治封国,英明的卿大夫以孝治封邑,就能够获得民众的衷心拥护,达到天下太平。第九章“圣治章”,讲圣明君主的最高道德就是“孝”。君王用孝道治理民众,叫做“圣治”。实施圣治的基础就是顺应人的天性:顺应子女对父母的亲爱,从而培养爱心;顺应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从而培养尊敬心。第十章“纪孝行章”,从两个方面陈述孝行的表现:一方面是在家时,对父母做到五项: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严;另一方面是出外任职时,要做到三点: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第十一章“五刑章”,讲国家设立五刑是为了惩罚犯罪,而最大的罪恶就是“不孝”。否定孝道,跟要挟君主、毁谤圣人一样,是使天下大乱的重大罪行。第十二章“广要道”章,深入阐述作为“要道”的“孝”。“要道”就是最关键的治国方法。第十三章“广至德”章,深入阐述扩展最高道德“孝”的途径。本章说,扩展孝道的途径并不是要自己每天亲自到每个家庭去宣传,而是要自己树立榜样,带头敬重天下人的父亲、兄长、君主,从而让天下千万人的喜悦、仿效。第十四章“广扬名”章,深入阐述“扬名”。本章讲道德的扩展,应该由内到外,应该由家庭扩展到国家,从而使美名传扬于后世。《孝经》第一章就提出“孝”是“至德要道”,要实行“孝”而“扬名显亲”。第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就是对第一章的深入阐述。

第十五章“谏诤章”至第十七章“事君章”,为第四层次,强调要正确全面理解孝道。第十五章“谏诤章”的主旨是反对盲目顺从长辈的意见,主张孝子应该直言规劝父亲的过错,推而广之,天子、诸侯、大夫都应该有直言规劝自己的臣下,士应该有直言规劝自己的朋友。第十六章“感应章”认为,天子虽然地位崇高,但是还应该尽力实施孝悌之道,以跟天地鬼神相通,达到天下大治。第十七章“事君章”讲担任官职者应该直言规劝君主的过错:“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谏诤章讲孝子应该直言规劝父亲的过错,本章讲应该直言规劝君主的过错,都表现了儒家对孝的全面理解。

第十八章“丧亲章”为第五层次,是《孝经》的终结。本章讲孝子在父母去世后如何尽孝,也是《孝经》的总结。父母在生时热爱恭敬地侍奉,父母去世后悲哀忧伤办理后事,这就具备了养生送死的礼仪,有始有终地尽了孝子的根本责任。儒家重视隆重办理丧事,严格遵守服丧的古训,曾经受到墨家等的批评。但是,儒家也说了“毁不灭性”,强调“丧不过三年”。

中国的“孝”道,历史悠久。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聚族而居的农业社会,而且“国”和“家”具有同构性,所以孝道更是维系社会和国家的重要纽带。《孝经》对“孝”的阐述充满人文精神,有三个突出的思想特点。

第一点是着重阐释孝的人本主义思想内涵,而没有谈孝的种种外在礼仪。儒家所整理的上古典籍“五经”中,有《仪礼》《周礼》。《周礼》记载,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提倡“孝”和“友”,把它作为处理家庭中父母、子女、兄弟关系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并应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作为处理君臣、同僚关系的礼仪和道德规范。但是,《周礼》没有对孝的精神内涵展开论述。古老的《仪礼》有《丧服》《士丧礼》两篇详细讲孝,但它详细讲述的只是孝的等级和礼仪,充满繁文缛节。孔子提倡“仁”,创立儒学,是中国学术思想的一次飞跃。。他认为“仁”是最根本的,礼仪只是“仁”的外在表现。孔子同样认为,孝是培养“仁”的基础,孝的核心精神是对父母的敬爱,而孝的礼仪和行为只是“孝”的外在表现。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经》的精神跟《周礼》《仪礼》有差别,而跟《论语》一致。它主要是以儒家的“仁”学精神来阐述孝道,而不是铺陈繁文缛节。《孝经·圣治章》认为孝的关键是“爱”和“敬”。“爱”和“敬”是孝道的两大支柱,而“爱”和“敬”都是顺应人的天性培养出来的。它阐述孝的起源说:“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意思是说,孝是基于血缘关系和长期教养过程而形成的,是出于人的本性。这种阐述是深刻的。慈爱子女、孝顺父母的现象是全人类所共同的,我们甚至在其他高等动物中也可以发现类似现象。美国并没有“孝道”这种传统道德,但是,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母亲节与父亲节的国家。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布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1924年,美国总统柯立芝宣布6月19日的父亲节为全国性节日。这正好可以说明,基于人性的孝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当然,中国比美国历史悠久,孝道理论也更系统。

第二点是强调全面理解孝,反对盲目服从。《孝经·谏诤章》记述说: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事父母几谏。”在这里又旗帜鲜明地反对儿子盲目服从父亲。接着在《孝经·事君章》中又把这种精神拓展到政治上,讲臣子应该直言规劝君主的过错,做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这都表现了儒家对孝的全面理解,不同于后来君主专制主义的愚忠愚孝。

第三点是把“孝”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它陈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种身份者的孝,都紧扣各自的社会责任。天子应该遵循的孝道,就是自己尽力行孝,成为天下百姓的榜样,并把道德教化施加到黎民百姓;诸侯应该遵循的孝道,就是不要骄傲,要节制费用,要遵循礼义、法度;卿大夫应该遵循的孝道,就是无论服饰、语言、行为,都要符合先王制定的准则:士应该遵循的孝道,就是要对父母“爱”和“敬”,并扩展为对君主的“爱”和“敬”:庶人应该遵循的孝道,就是能够勤劳节约以供养父母。这都是把“孝”和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的基本精神,即从自身和家庭开始,孝顺父母,慈爱子女,关心兄弟,进而关心朋友,进而关心社会上的一切人,忠于国家。《论语·学而》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经·圣治章》主张国君应该以孝治国,《孝经·广扬名章》正式提出“移孝作忠”的主张,于是孝和忠成为传统道德和政治的两大基石。这一切都适应我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从而影响深远。

《孝经》“以孝治天下”的主张,几乎被历代王朝所接受。如:《史记》记载,西汉王朝的汉高祖以后的皇帝,每个人的谥号前面都加上一个“孝”字。唐朝,玄宗皇帝李隆基亲自给《孝经》作注解,并在《孝经序》说:“孔子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是知孝者,德之本欤?”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君主专制王朝的“以孝治天下”,往往容易扼杀孝的人本精神,形成愚蠢的“孝”与“忠”。主张君主极权政治的法家思想在形成愚孝、愚忠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韩非子》的《忠孝》篇说:“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他进一步认为,即使父亲与君主不肖,也要无原则地服从,完全不考虑子女与臣民的权利。后来,汉儒董仲舒吸收韩非的这个说法,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学说,成为束缚人们的专制绳索。这种孝道阉割了孝道的人本精神,扼杀了人性,造成了许多人间悲剧。还有世俗社会流行的狭隘孝道观,也往往容易扼杀孝的人本精神。如:“二十四孝”故事中的郭巨埋儿奉母,就完全违背了《孝经》的人本精神。

我国新时代倡导“以法治国”,同时提倡道德自律。所以,我们应该吸收《孝经》和精华,全面理解孝道的根本精神,同时扬弃专制主义的糟粕,为复兴中华文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猜你喜欢

孝经孔子
近20年来明末至清中期《孝经》学研究述评(2001—2020)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孝经》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变迁
——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讨论中心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一则地方轶闻激化的经学史纷争
——梁载言《十道志》与《孝经郑注》作者之争*
“蒙以养正”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