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野战救护所与医院野战医疗队联合训练的做法与思考

2018-03-19许先武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演训野战卫勤

吴 猛,许先武,韩 泉,朱 创

2017年8月20日—27日笔者所在部队野战救护所与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了火力山丹系列战役卫勤力量演习。这次演习,按照战备等级转换、远程投送、战场机动、组织战斗、战斗实施、实弹战术演习、复盘检讨、总结撤离步骤组织实施,接受了考评组对战场机动、组织战斗、战斗实施3个阶段的考评,整个过程指挥到位、组织有序、安全顺利。两个参演单位联合训练做到了一体联动、一体设计、一体组织、一体实施,较出色地完成参演任务。现就联合训练的做法进行总结。

1 基本情况

1.1科学调配人员装备 火力山丹系列演习,陆军首次安排医院野战医疗队加强兵种旅野战救护所,是初步探索战役卫勤力量配属作战部队编组运用模式,创新推动前方后方一体联训联保方法路子,有效锻炼提升了各类卫勤力量保障能力。作为参演单位,笔者所在部队野战救护所积极主动与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沟通联络,充分利用野战医疗队的优势补齐旅野战救护所的短板,科学调配人员装备。笔者所在部队野战救护所参演23人、各型装备5台;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参演62人、各型装备11台;共参演85人,各型装备16台(运输车9台、救护车3台、特种车2台、指挥车1台、保障车1台)。

1.2合理卫勤编组 按战时要求兵种旅野战救护所编设指挥、分类处置、重伤救治(手术室、抗休克室)、医技保障(药房、化验室、X 线)、洗消、生活保障、机动,开设帐篷4~5顶。医院野战医疗队编设指挥、分类后送、收容处置、重伤救治、抗休克、重症监护、手术、医技保障、隔离病房、防疫洗消、机动,开设帐篷8~9顶[1]。医院野战医疗队加强旅野战救护所,首先要定好联合训练这一中心位置,合理将两个参演单位合二为一编成 “野战救护所”,编设指挥、分类后送处置、重伤救治、手术、防疫洗消、医疗保障、生活保障和机动8个小组,开设帐篷6顶[2]。

1.3明确分工 精准把握遂行军事任务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卫勤力量优势,旅卫生队重点突出前出伴随保障、指导营连自救互救训练、批量伤员前接后送、接替营救护所卫生人员,人员配置在救护所分类后送组、机动组。医院重点突出抗休克、重症监护、急救手术、传染病隔离、防疫洗消等方面的伤病员处置能力训练,人员配置在救护所收容处置、重伤救治、抗休克、重症监护、手术、医技保障、隔离病房、防疫洗消各组室。

1.4准确处置情况 导演部计划导调33组情况、战役后勤考评组临机导调10组情况,其中:战场机动阶段,演练了15组情况,重点检验快速反应、行军宿营、通信联络、卫勤救护等能力;组织战斗阶段,演练了15组情况,重点检验组织筹划、指挥控制、野战勤务、战时政工等能力;战斗实施阶段,演练了13组情况,重点检验组织指挥、卫勤救护、野战勤务、战场机动等能力。野战救护所所有人员能够通力协作,按照预定方案分析情况、定下决心、制定措施、向上报告流程处置情况,并做到熟练、迅速、准确完成每一项任务。

2 主要做法

2.1健全组织领导 两个参演单位参加卫勤力量评估,首先从联合着手理顺指挥关系,正确理解上级有关通知精神,医院加强配属到旅团卫生队,以基层卫生队为主导成立野战救护所,由卫生队队长任所长,医院副院长任教导员,医院医务处主任任副所长,对野战救护所实施有效统一指挥。其次健全党团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明确任务分工,教导员任书记,所长任副书记,副所长任组织委员,按战时要求下设:宣传鼓动组、安全保卫组、群众工作组、心理战组、政治审查组。

2.2完善方案预案 联合训练首当其冲是进行方案计划的联合,将人员、装备科学合理整合编组,充分发挥人员、装备效能,为演训任务完成提供保障。参演单位联合制定了进入一级战备卫勤保障方案、收拢方案、留守预案、向疏散地域机动卫勤保障方案、救护所疏散隐蔽方案、铁路输送卫勤保障方案、摩托化远程机动卫勤保障方案、救护所卫勤侦查方案、救护所卫勤编组方案、救护所展开方案、伤病员前接后送方案、药材补充方案、救护所防卫方案、救护所撤收方案、实弹检验卫勤保障方案、血液筹措方案、中暑防治预案、训练伤防治预案、食物中毒防治预案、高原病防治预案、核生化武器伤防治预案。

2.3注重军事训练 火力山丹系列演训是以军事斗争为牵引,突出实战背景,评估各演训单位军事斗争能力。军事训练是各级卫勤力量的弱项,为搞好演训锤炼部队,必须注重军事训练。笔者所在卫生机构提前两个月与医院野战医疗队进行磨合训练,突出编队行军、行军途中情况处置演练,重点训练人员疏散隐蔽、车辆伪装、通过沾染地带人员防护、车辆驾驶技能、通信密语、歼敌防卫、岗哨勤务处置能力。根据山丹、阿拉善右旗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邀请军事指挥人员对所有干部和司机进行军事地形学技能培训,提升参演人员识图、用图能力。

2.4强化专业训练 专业技能是各级卫勤力量的看家本领,只有专业技能过硬了,才能“拉得出、上得去、救得下、保得好”。联合训练中强化了救护所展开与撤收训练,从勘察展开地域到车辆开进、卸载物资、展开帐篷、物品摆放、接收伤员,每一个环节严扣细训。制定车辆排序表,列出物资装载详单,展开帐篷人员分工,规范各组室装备物品摆放,优化伤员分类处置流程,提高训练质量。旅卫生队有重点指导营连自救互救训练,按照战伤救治规则和训练手册有关要求统一操作方法,提高官兵自救互救能力。统筹对接旅营连三级战伤救治流程,规范首诊医师伤票填写、伤病员登统计、后送救治时间、通联方式,提高伤员转送率。批量伤员救治,重点训练旅卫生队医护人员战现场急救技术,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静脉补液、后送监护。医院野战医疗队有针对性强化重伤监护、抗休克、洗消隔离技术培训,将野战条件下处置技术与临床运用技术高度融会贯通,有力提高技能。手术突出急救手术操作训练,以动物(羊)模拟人,开展剖腹探查术、脾切除术、肠吻合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训练,坚持一周一手术,着力打牢野战外科处置基础,提高战伤治愈率。

2.5抓好装备革新 根据演训地域多戈壁多沙漠的特点,为防止车辆下陷,便于机动,进行了合理装载,将125 KW电站由挂车改装为车载。部队长途机动行军,路途远、时间长、昼夜温差跨度大、人员疲惫,为搞好途中卫生防病,防止非战斗减员,研制了单兵药品盒下发到每名参演官兵,药物品种达8种,有效预防了季节常见病。严格落实夜训相关规定,针对夜间批量伤员救治,研制了夜光分类牌,有效提高野战救护所夜间伤员分类处置速度。

3 几点思考

3.1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配置 通过演训笔者体会到距实战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次演训没有完全考虑到防空兵快打快撤作战特点,战伤以炸伤、烧伤多,枪伤少;伤部多,伤情复杂。野战救护所在医务人员配置上只考虑多配了骨科医师,少配了普外科和烧伤科医师。现代战争心理疾病呈高增长态势,心理防护目前一般由政治部门负责,心理治疗在野战救护所空缺。传染病的隔离处置没有专职医师,都为兼职,能力上打了折扣。从实战要求出发,前后方一体联保要紧盯现代战争发展趋势,摒弃老旧思维,周密筹划,配齐各型人才,有效降低伤残率。

3.2进一步研究定位救治范围 战伤救治规则要求兵种旅救护所开展紧急救治,医院野战医疗队开展早期治疗。这次演训根据有关要求以旅救护所开展卫勤保障,实施紧急救治,有力解决了基层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演训后笔者认为联合训练的目的不仅是解决基层卫生人员不足的问题,而且要充分发挥医院的技术优势,提高联保的层次,可以适当扩大救治范围如:急救手术(剖腹探查术、开颅减压术),提高伤员通过率,降低伤死率。

3.3进一步革新装备 戈壁沙漠地区风沙大,土质松软,不适合卫生帐篷展开,为方便救护所展开与撤收,符合军事学快展快收要求,救护所可以车载方舱化,采取类似野战X线车、手术车设计,将各类处置室、病房、药房、检验方舱化,两侧开门可以和各组室对接,有利于机动并节省展开和撤收时间,提高战时卫勤保障效应。完善单兵自救互救器材,现有卫生人员编配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战争卫勤保障需求,强化官兵自救互救能力,在现有一人两个三角巾标配基础上可以自制一个自粘式臂包发放每个官兵,配置急救药材如:镇痛片、口服补液盐、乘晕宁、广谱抗生素2种、口咽通气管、止血粉、止血纱布等,根据作战任务和季节可调换。长途行军不利于各类疫苗的储存,使用自购保温箱效果一般,只能保存12 h,建议上级研发车载医用小冰箱。

3.4进一步强化核生化损伤处置能力 各级卫勤力量在核生化损伤处置方面是弱项,停留在穿脱防护服和简单洗消层次,对检侦方面缺乏专业人员,初步诊断处置缺乏治疗规范,药品储备只能准备到少量碘磷定,其他特殊药品不容易采购。建议上级分层次组织各级卫勤力量培训核生化损伤处置,规范洗消、检侦、初步治疗方法,提升各级卫勤力量处置核生化损伤能力。配发单兵简易防核生化损伤消毒敷料包,纳入自救互救训练内容,人人掌握使用方法,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1]鱼敏,陈国良,周世伟.团(旅)战时卫生勤务.军队卫生勤务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38.

[2]鱼敏,陈国良,周世伟.卫生战备组织.军队卫生勤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31.

猜你喜欢

演训野战卫勤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太空演训导调控制体系研究
基于机动数据的摩托化机动演训组织效果评估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