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肉兔繁殖性能的因素及提高肉兔繁殖性能的对策

2018-03-19赵新刚李俊华山东省沂源县畜牧兽医局256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3期
关键词:公兔种兔兔舍

赵新刚 李俊华 (山东省沂源县畜牧兽医局 256100)

薛艳梅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肉用种兔的繁殖性能受温度、营养、年龄、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了解这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有效的组织养兔生产,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高种兔的繁殖性能,对养兔场的发展及养兔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兔大国,虽然兔肉消费及出口产值在畜牧业产值中所占份额较小,但家兔养殖已经成为农民增产创收的重要途径。而种兔繁殖性能的好坏则直接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影响肉兔繁殖性能的因素众多,有温度、营养、年龄等,只有了解其作用途径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养好兔子,提高兔场经济效益。

1 环境温度的影响与对策

(1)环境温度对家兔的繁殖机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只要连续几天高温,就会对家兔繁殖性能造成严重损害。夏季气温较高,往往达到35℃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将导致母兔的屡配不孕、习惯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造成种兔体质下降,缩短使用年限;公兔则表现为性欲降低,睾丸中精子生成受阻,精液品质下降,精子活力下降,密度减小,畸形率提高,有效精子数降低。低温也会对家兔的性机能产生一定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0℃,公兔性欲降低,母兔不能正常发情,受胎率也较低。因此,在生产上要提高家兔的繁殖力,延长配种期,必须减轻冷热应激对家兔的影响,尽可能的保持兔舍温度在5~25℃之间。(2)对于防止夏季高温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兔舍周围空闲地植树种草绿化,减少太阳辐射热,在兔舍南侧种植丝瓜、葡萄等蔓藤类植物遮阴。二是对于密闭式兔舍安装和开启风扇,对种用价值较高的家兔舍可安装空调,现在一些工厂化养兔场在三伏天采用负压通风,湿帘降温的措施,效果显著。在冬季开放型兔舍要用塑料布或棉被等覆盖保温,有条件的兔舍可在舍内采用生火炉、暖气片等加温措施,以提高舍温。

2 日粮营养的影响与对策

(1)日粮营养是否全面均衡决定性激素的分泌程度。进而影响肉兔繁殖力,如长时间给予种兔高水平的饲料营养,易造成种兔过肥。对于母兔可在生殖系统沉积大量的脂肪,FSH和LH分泌减少,影响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和排卵;对于公兔影响公兔睾丸精子的生成,出现交配困难,性欲降低等。但长期日粮营养低劣或不全面可影响脑垂体整个系统激素的分泌。(2)与生殖机能有关的维生素主要有VA、VE和VD三种。VA可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当家兔VA缺乏时抵抗力下降,公兔睾丸发生变质性退化,精子生成停止;母兔受胎率低,易流产,还可造成胎儿发育异常或死胎。VE又名生育酚,是与生殖机能有关的最重要维生素,家兔缺乏VE时,丧失生育能力,受胎率降低。VD的主要功能是促进Ca、P的吸收,有利于Ca、P沉积于骨骼和牙齿中,当VD缺乏时,公母兔的配种能力减弱。(3)冬季青饲料缺乏时,引起家兔摄食维生素不足,是公兔性欲低,母兔不发情的主要原因。因此,饲养过程中必须根据家兔的营养要求喂给全价饲料,以满足其营养需要,进而保持正常的繁殖力。对于种公兔,蛋白质以15%~17%为宜,其他营养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锌、锰、铁、硒也要适量补充。冬春季节青饲料不足,种兔要添喂胡萝卜或大麦芽,以提高受胎率。据笔者试验,每天给公兔喂20g鸡蛋,可以提高公兔的精子密度;对于母兔,怀孕母兔胎儿萎缩死亡率与母兔营养水平有关,营养水平过犹不及,超过正常营养水平的胚胎死亡率为43%,正常营养水平的只有18%。前者活胎数为5.8只,后者为8只。NRC推荐的怀孕母兔营养水平:消化能10.46MJ,粗纤维10%~12%,粗蛋白15%,钙0.45%,磷0.37%。

3 种兔利用影响及对策

优良的种兔品种是肉兔养殖重要的条件之一,而种兔利用不当可降低公母兔的繁殖力,直接影响到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在日常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种兔经过夏季的休闲期而长时间不交配,可出现暂时性不孕,此种情况在种兔经过1~2个月交配后便可消失。(2)公兔长期不用的情况下有较多的死精及畸形精子,首次配种后要进行复配2次;如采取人工授精,第一次采得的精液要弃掉。(3)种公兔使用次数过多,如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2~3d任其自由交配,过多消耗公兔的精力,造成早衰,降低受胎率、产仔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发情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让公兔交配后及时将母兔拿出。(4)母兔长期空怀或初配过迟,使卵巢机能减退,可造成母兔受胎率低、妊娠困难等;对母兔连续交配3~4次或更多时,造成母兔体弱、早衰,受胎率产仔率及仔兔成活率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制定好种兔繁殖计划,合理使用公兔,不让母兔空怀时间过长,连续交配不要超过2次,初配年龄不要过早或过迟,一般中型兔5~6月龄初配,大型兔6~7月龄初配。

4 光照方面的影响及对策

光照对种兔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很大的影响。Boyd(1986)对野兔的繁殖周期研究的比较清楚,其母兔的妊娠大多发生在2~8月之间,并于5月出现妊娠高峰。产仔率表现最大值是因为5月的日照最长。有研究表明8h或16h的持续的长日照对生产的影响是很小的。然而肉兔能在16h的日照下表现出较高的受胎率且其后代发育的也较好。有试验表明与对照组(每天持续日照16h)相比,处理组于授精前从8h到16h的逐渐过渡,可显著的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产仔率,但仔兔的断奶重稍有降低。在冬春季节应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调整光照强度每天补充光照至16h,有利于母兔发情,在山东半岛部分工厂化养兔场采取49d繁育模式,通过智能调节光照刺激母兔发情,实现了繁育生产四同期,效果显著。

5 种兔年龄的影响与对策

肉兔的最佳繁殖年龄是1~2岁,1岁之前虽已达到繁殖年龄,但生理方面尚未完全成熟,而到3岁或3.5岁之后则已进入老年期,体弱多病,不宜再繁殖后代。因此,不论肉兔养殖规模的大小,种兔群的组成应以1~2岁壮年兔为主,生长兔作后备兔补充繁殖种兔,2.5岁以上的老龄兔除个别优秀的有育种价值以外,其余均应淘汰或做商品兔出售。

6 小结

综上,养殖场通过对温度、光照、营养、种兔日龄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可能影响种兔繁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一步提高种兔的繁殖性能,增加养兔场的经济效益,实现养兔场的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有条件的养殖场不妨试一下。

猜你喜欢

公兔种兔兔舍
种公兔生产管理技术
长毛兔引种的注意事项
养殖户种兔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怎样养好种公兔
兔舍湿帘降温效果测定
嗨呀嗨呀种兔子(下)
提升种公兔精液品质的技术措施
基于ZigBee和GPRS网络的兔舍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Effectiveness and failure modes of error correcting code in industrial 65 nm CMOS SRAMs exposed to heavy ions∗
提高种公兔配种能力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