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卵黄抗体治疗鸽I型副粘病毒病的诊疗报告

2018-03-19石伟峰章春燕

饲料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鸽群新城疫鸽子

石伟峰,章春燕

(辽宁省朝阳市畜牧兽医监测预警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鸽副黏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鸽群常表现为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其临床症状与鸡新城疫相似,主要表现为下痢、肠炎、黏膜出血和神经症状,尤以嗜神经速发型为多见,发病率为21%~100%,死亡率达20%~80%,幼鸽死亡率最高,一般在发病后约2 d死亡,成年鸽耐过后往往会留有神经症状。本病对养鸽业危害极大,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在临床上,用卵黄抗体治疗新城疫比较常见,效果也很好,但用卵黄抗体治疗鸽副黏病毒的报道却很少,笔者于2018年3月份用卵黄抗体成功地治疗了鸽副黏病毒病感染病例,现将诊断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1.1 发病情况

某鸽舍养殖了104只观赏鸽,此前免疫注射鸡用新支流三联疫苗,2017年11月鸽子陆续发病,鸽子不吃食,发呆,精神不振,拉绿稀便,羽毛松乱精神不好,4 d后有些鸽子出现低头扭颈、背脖等神经症状,张口呼吸,翅膀下垂,体温高达41.5℃,随后1~2周龄幼鸽子出现死亡,怀疑是疫苗免疫失败,鸽群感染了新城疫。随后饲料拌喂清瘟败毒散和复方新诺明,症状未有缓解,患病鸽不断增加,低龄鸽子死亡增加。采集发病鸽子血清及病死鸽病料送畜禽门诊进行诊断检测。

1.2 临床表现

发病鸽精神沉郁、闭目呆立,嗉囊虚软,蓄有多量黏液,有的充气,体温升高,排黄白色的稀便,有的肛门羽毛黏有黄绿色粪便,体温升高,有的鸽子呼吸困难,变现张口呼吸,甩头从口中流出酸臭的黏液,有角弓反张、扭颈等神经症状,病死鸽多为幼鸽,病程3~5 d,急性死亡的症状不明显。

1.3 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鸽,口腔、嗉囊中可见大量黏液,气管呈环状出血,胰脏出血伴有白色坏死点,腺胃乳头和盲肠扁桃体轻微出血,病鸽整个肠管呈弥漫性出血,并伴随肠黏膜水肿,内容物稀薄,肝、肾肿大,法氏囊及胸腺肿大明显,大脑及小脑充血。

2 实验室诊断

采集的病死鸽心、脑、脾、肝等组织,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致病菌。把上述采集的病料无菌接种在鲜血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上,37℃经过48 h培养,也未发现可疑致病菌落。采集发病鸽的血清用血凝及血凝抑制方法检测新城疫抗体,新城疫抗体效价不均匀,差别很大,最高能达到10log2,最低为2log2,怀疑是野毒感染。病死鸽病料经荧光RT-PCR方法检测,为副黏病毒感染,从而确定该场暴发的疫病为鸽I型副黏病毒病。

3 治疗和处理措施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鸽群感染了鸽Ⅰ型副黏病毒,建议紧急对>5日龄的鸽接种鸽Ⅰ型副黏病毒灭活苗0.5 mL·只-1。由于采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参考鸡新城疫的治疗方法,决定同时采用卵黄抗体进行治疗,先将冷冻卵黄抗体在室温下融化,然后每500 mL卵黄抗体加入20万U的庆大霉素8支,充分溶解,全群进行肌肉注射0.5 mL·只-1,连续注射5 d,同时全群投喂黄芪多糖和多维。此外,对鸽舍采用0.3%的次氯酸钠严格消毒,病鸽和健康鸽分开饲养,5 d后除个别严重鸽子死亡外,大群病情基本得到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4 小 结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在临床症状上与鸡新城疫相似,有些鸽子注射了鸡用新城疫疫苗后,仍然发病,症状疑似新城疫。鸽Ⅰ型副黏病毒与鸡新城疫病毒同属禽的Ⅰ型副黏病毒,但是因二者某些位点的病毒核酸序列有一定的不同,导致二者在病原特性上有所不同,因此免了鸡新城疫疫苗的鸽群感染了鸽Ⅰ型副黏病毒病还会发病。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的首要选择,一般选用安全性能好的油乳剂灭活苗,鸽子有专用的新城疫疫苗,疫苗饮水方式免疫效果不太好,一般选用疫苗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0.2~0.3 mL,幼鸽约1月龄接种1次,4~5月龄加强免疫1次。

对于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好,鸽Ⅰ型副黏病毒高免卵黄抗体作为一种人工被动免疫的抗体制剂,能有效的中和病毒抗原,在病毒感染的早期或者紧急预防使用时能提高治愈率。

猜你喜欢

鸽群新城疫鸽子
鸽子,飞吧
鸽群即景
一起种鸽新城疫病因分析与防治
一个鸽群飞过的黄昏
鸽子高高飞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小鸽子,飞起来
小鸽子
鸽群与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