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鹅禽流感的流行诊断及其防治方案

2018-03-19由天双张嘉桐

饲料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病禽活苗血凝

由天双,张嘉桐

(1.黑龙江省方正县畜牧总站,黑龙江 方正 1508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致病的一种感染综合征。本病于1878年首次发生于意大利,病原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该病已遍布于世界各个养禽的国家和地区。

1 流行病学

鸡、火鸡对流感病毒的易感性最强。病毒能从病禽或带毒禽的呼吸道、眼结膜及粪便中排出,污染空气、饲料、饮水、器具、地面、笼具等,易感禽类通过呼吸、饮食及与病禽接触等均可以感染该病毒,造成发病。哺乳动物、昆虫、运输车辆等也可以机械性传播该病。该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尤其以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发病最为严重。

2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较短,多为4~5 d。感染病毒后病禽表现出的症状也因病禽种类、日龄不同及病毒毒力不同而有差异。根据病禽表现出的症状不同,可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现分别加以介绍。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不出现前驱症状,发病后迅速死亡,死亡率可达90%~100%。发病稍慢的出现精神沉郁,采食量急剧下降,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病禽排白色、黄白色、黄绿色、绿色稀粪;头颈部水肿,腿部皮肤出血,后期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扭头、转圈、歪头、斜头等。产蛋禽出现产蛋率急剧下降。

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由低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引起,如H9N2。病禽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2℃以上。精神委顿,嗜睡,眼睛半闭,采食量急剧下降。初期流浆液性带泡沫的眼泪,后期流黄白色脓性液体。有的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头颈后仰、抽搐、瘫痪等。产蛋禽感染后出现产蛋率下降,蛋的质量下降,软壳蛋、褪色蛋、砂壳蛋、无壳蛋等增多。种鸭或种鹅感染后,种蛋的受精率下降,孵化过程中死胚增多,出壳后的雏鸭或雏鹅弱雏较多。

3 病理变化

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以全身的浆膜、黏膜出血为主。表现为喉头、气管、肺脏出血;心冠脂肪、心内膜、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纤维有黄白色条纹状坏死;胸、腹部脂肪有出血点;腺胃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胰腺有黄白色坏死斑点、出血或液化;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产蛋的鸭、鹅卵泡变形、出血、破裂,卵黄散落到腹腔中,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管腔内有浆液性、黏液性或干酪样物渗出。

低致病性禽流感。喉头、气管环出血,肺脏出血;胰腺液化、出血;产蛋鸭、鹅卵泡变形、出血,严重者卵泡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黏膜水肿、充血,管腔内有浆液性、黏液性或干酪样物渗出。若在育成期感染禽流感,易继发大肠杆菌或鸭疫里氏杆菌感染引起输卵管炎,这种鸭或鹅开产后则不产蛋。

4 诊 断

实验室诊断。取病死禽的病变组织或分泌物,研磨,取上清液,加入适量青霉素、链霉素,通过尿囊腔途径接种鸡胚,37℃温箱培养,弃掉24 h以内死亡的鸡胚,收集24小时后死亡鸡胚的尿囊液。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来鉴定尿囊液中的病毒种类。还可以通过RT-PCR、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来鉴定病毒。

鉴别诊断。本病与新城疫、禽霍乱易混淆,诊断时应注意鉴别。通过涂片镜检,可以鉴别出禽霍乱,镜检能看到两极着色小杆菌。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RT-PCR等方法可以鉴别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

5 预防措施

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第一,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控制人员及外来车辆的出入,严格卫生和消毒制度;避免禽群与野鸟接触,防止水源和饲料被污染;不从疫区引进雏禽和种蛋;做好灭蝇、灭鼠工作;禽舍周围的环境、地面等要严格消毒,饲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消毒后才能进入禽舍。第二,加强监督工作。加强对禽类饲养、运输、交易等活动的监督检查,落实屠宰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环节的监督,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禁止经营和运输病禽及产品。第三,做好粪便的处理。养禽场的粪便、污物应进行堆积发酵。第四,免疫预防。疫苗免疫是控制禽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禽流感疫苗主要有H9N2和H5(Re-6、Re-8)灭活苗,疫苗接种后两周就能产生免疫保护力,能够抵抗该血清型的流感病毒,免疫保护力能维持>10周。推荐免疫程序如下:①种禽、商品蛋禽:首免15~20日龄,每只注射禽流感H9N2和H5灭活苗各0.3 mL;二免45~50日龄,每只注射禽流感H9N2和H5灭活苗各0.5 mL;开产前2~3周,每只注射禽流感H9N2和H5灭活苗各0.6~0.7 mL;开产后每隔2~3个月免疫1次。②商品肉鸭、肉鹅:7~8日龄,每只颈部皮下注射禽流感H9N2和H5灭活苗各0.3 mL。

6 治疗方案

高致病性禽流感。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上报疫情,同时对病禽进行隔离。一旦确诊,立即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严格封锁。尤其是3~5 km范围内的家禽实施紧急免疫。同时要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地区彻底消毒,消毒后21天,如受威胁地区的禽类不再出现新病例,可解除身锁。

低致病性禽流感。在严密隔离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减少损失。对症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①抗病毒中药,用板蓝根、大青叶粉碎后拌料。也可用金丝桃素或黄芪多糖饮水,连用4~5 d。②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防止大肠杆菌或支原体等继发或混合感染。如可添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

猜你喜欢

病禽活苗血凝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葡萄球菌病的防控
禽肉的检查方法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鹅群安管严防疫
禽痘的诊断与防治
家禽养殖疾病的防治措施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