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獭兔病毒性出血症的流行特点及其防制

2018-03-18

兽医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病兔獭兔血凝

獭兔病毒性出血症简称为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列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2月龄以内特别是1月龄以内的兔很少发病。其主要特征为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常引起暴发性毁灭性的流行,是严重危害养兔业健康发展重点疾病之一,经济损失巨大,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流行特点

发病獭兔与带毒的獭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存在于脏器、肌肉、皮毛、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本病,传播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伤口、黏膜及生殖道等途径传染易感兔。本病只发生于獭兔、肉兔和野兔。不同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均可感染,但以青年兔和成年兔的易感性最高,2月龄以下的仔兔和哺乳期的幼兔很少发病。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暴发性流行,传播迅速,一旦发病,常在2~3 d内迅速波及全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达95%以上。

本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这可能与冬春季节兔的饲养管理水平下降等有关。

二、临床症状

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约为1~4 d,人工感染为2~3 d。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多发生于非疫区或流行初期。病兔表现为无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一般在感染后的1 d内死亡,有的死前尖叫、有的还在吃食,抽搐几下即死亡。多数病兔从鼻孔流出血液。

2.急性型。多发生在流行中期。病初体温高达41℃以上,病兔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迅速消瘦。死前有短期兴奋、尖叫、挣扎、狂奔、咬笼架,继而前肢俯伏,后肢支起,全身抽搐、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惨叫几声死亡,死后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少数病死兔鼻孔中流出泡沫状血样液体。病程约1~2 d。

以上两个型多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死前肛门松弛,肛门周围被毛常粘有少量淡黄色黏液。

3.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或流行后期。潜伏期和病程较长。病兔有轻微的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被毛粗乱无光泽,大多数病兔可逐渐耐过,少数消瘦衰弱而死。但耐过病兔生长发育迟缓,且粪便排毒长达一月有余。该型多见于老龄兔和3个月以内的幼兔。

三、病理变化

以实质器官淤血、出血为特征性病变。鼻腔、喉头和气管黏膜淤血和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泡沫性血液或条状凝血块,肺水肿、充血、淤血和出血。肝质脆、淤血肿大,表面呈淡黄色或白色条纹,切面外翻;胆囊胀大,里面充满多量暗绿色胆汁。脾肿大2~3倍,呈蓝紫色,边缘钝圆,质脆,切面外翻,多汁。肾脏肿大,表面有散在的针尖大出血点。心包积液,心包膜、心肌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尤以心房及冠状沟附近明显,心室内血凝不良。胃内容物充盈,胃黏膜出血或脱落。膀胱积尿,膀胱黏膜有针尖状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脑和脑膜淤血、水肿。小肠黏膜偶有充血、出血。

四、诊断

1.一般诊断。一般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直接用电镜检查病毒、血凝(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荧光抗体技术等。

(1)直接用电镜检查病毒。取新鲜病死兔肝、脾等组织脏器,制备常规超薄切片标本,在电镜下观察,若发现病毒,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即可确诊。

(2)血凝(HA)与血凝抑制试验(HI)。根据HDV能凝集人O型红细胞的特点,取肝、脾等组织做成生理盐水悬液后,按常规方法做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若血凝试验阳性并能被已知兔出血症抗血清所抑制,表明待检组织中存在HDV。此外,血凝抑制试验也常用于血清抗体的检测。

(3)荧光抗体技术。可采用直接或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对肝、脾等组织标本做荧光抗体染色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标本为阳性可观察到亮绿色荧光细胞。该法也常用于细胞培养病毒的检出。

3.鉴别诊断。本病须与兔巴氏杆菌病相鉴别。巴氏杆菌病死亡兔的肝脏有明显的坏死灶,而且从心血、肝、脾中能分离到巴氏杆菌。用病变组织做触片经美蓝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到两极着色的小杆菌。本病做细菌学检查为阴性。

五、防制措施

1.预防。实践证明及时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是组织灭活苗,进行颈部皮下注射。健康兔于40~45日龄首免,6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以后每隔半年免疫一次。有条件的兔场也可定期监测抗体水平,根据抗体水平及时调整免疫时间。注意在接种前3 d要搞好兔舍消毒工作,在用苗后3 d内,禁用一切杀菌剂、杀虫剂,禁止喷雾消毒,以防抗体水平下降,免疫不理想或造成免疫失败。在免疫的同时一定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如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定期消毒,封闭管理,严禁从疫区引进种兔,必须引进时先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隔离观察至少两周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等。

2.防制。由于本病发生较快,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药物,对发病较慢的病例,可应用HDV特异高效价抗血清进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防治本病应以加强日常防疫工作为重点。

3.发生疫情时的处理。兔群发生疫情时,封锁疫点,扑杀发病兔和同群兔,并对扑杀兔和排泄物等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受威胁地区的兔应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剂量比常规剂量增加1倍,同时投喂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对被污染的兔舍、环境和用具等用2%~4%的火碱或3%~5%福尔马林等消毒剂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

猜你喜欢

病兔獭兔血凝
秋季饲养獭兔要五抓
家兔夏管防“三泻”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试析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方法
獭兔夏季如何管理
川白獭兔
一例兔痒螨病的诊治报告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胆红素对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