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园林植物造景
——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2018-03-18林小丁蔺银鼎李纯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园林

林小丁,蔺银鼎,李纯子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园林植物在景观营造及园林文化表达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然而,现代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方面大多雷同,缺乏文化内涵,这一点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却有着很高的水平,因此,立足于现代的生活方式来深入挖掘园林植物在表达中国传统园林文化方面的精髓[2],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园林植物在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表达中的应用

我国古典园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与花木结缘,长期以来,文人士大夫赋予植物某种思想情感,从此,园林植物内涵越来越丰富,不再是孤立的客观物体,而是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某种情感联系[3],同时,还将园林植物通过多种方式来强化其艺术感染力、加强园林文化表达。

1.1 比拟联想,赋予植物情感及文化内涵

在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就将植物“人化”,赋予植物某种品格特征,采用比兴的手法将其应用于园林景观的营造中[4]。在《诗经》中,作者就已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意识,借植物寄寓丰富的文化内涵;屈原的《离骚》中也有借香草来比喻人格高洁的君子的思想感情[5]。康熙明确提出过植物比德的意义:“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贿,此亦古人因物而兴,不可不知”[6]。我国古典园林中,被赋予人格意义频率最高者当数竹、松、梅、荷[7]。竹子终年常绿、虚心有节,这与文人士大夫追求高尚品德的审美趣味相契合,“个园”中单取一根竹,有独立不倚、孤芳自赏之深意,园内大片竹林,则反映了园主人对竹子高尚品格的倾慕[8];松柏常被比作君子,是正义的象征,狮子林松风水阁前的古柏树,就暗喻园主人风骨长存、独立天地的傲岸品格;梅花冰肌玉骨、生性耐寒,与隐士遗世独立的姿态颇为契合,拙政园雪香云蔚亭就以梅花立意,颇得梅的幽独闲趣之意境;荷花是纯洁坚贞的代表,远香堂前成片的荷花就可看出园主人对坚贞纯洁的真善美人格的追求。

1.2 利用植物的物候及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反映传统文化

园林植物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的信息,无形中加强了园景动人的魅力[9]。“留得残荷听雨声”道出了许多古园中设置赏声之处的韵味,如拙政园的留听阁就是为残荷听雨这个赏荷“绝唱”而设,听雨轩小院内,听着淅淅沥沥的雨丝打在芭蕉叶上所发出的天籁之音,常能引起人们的诗兴画意;无锡惠山的听松石床,是借松子打石床时发出的瑟瑟涛声而感染人的[10]。承德避暑山庄的“冷香亭”、狮子林“双香仙馆”以及留园的“闻木择香轩”等均是借荷花、梅花、桂花等植物带给游赏者的嗅觉感受而抒发园主人的某种感情及园林文化的。在古典园林中,这些源于植物物候及季相变化的景观,往往能创造出一种充满生机的艺术感染力,渲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氛围[11]。

1.3 借植物的某种特殊景观表达中国传统文化

植物群体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因此,常常会形成某种独特新奇的景观,古人在塑造园林景观时,常常会围绕植物的某种特殊景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1]。如留园有一景“古木交柯”,一株古柏与一株女贞缠绕相生,用此奇异景象暗喻夫妻恩爱、永不分离;司徒庙前“清、奇、古、怪”4株姿态罕见的古柏,在漫长岁月中,遭受雷击等摧残,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仿佛4位古稀老人同舟共济、相依相靠,让人们从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人文精神,借由植物的特殊景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1.4 通过与其他造园要素结合来传承传统文化

在了解植物生物学特性及赋予植物精神属性的基础上,通过将园林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进行合理恰当的搭配[12],可以更加深刻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利用匾额、楹联、题字碑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点景,可加深游赏者的感受,如沧浪亭“翠玲珑”、拙政园“倚玉轩”、怡园“松籁阁”以及扬州个园的楹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均点染出了园林植物景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水体的搭配数不胜数,如曲院风荷、花港观鱼等均体现了植物与水体共同作用所创造出的独特园林意境对传统文化的升华。

2 园林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文化表达中的应用

通过对园林植物在古典园林文化表达应用中的分析,将其可应用于现代园林景观中的部分进行提炼,并结合现代园林景观与古典园林的区别,创造出园林植物适合现代园林文化表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4]。

2.1 在特定环境中创造文化氛围

借助不同植物的独特外形及其特有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环境中配置不同的植物,以此来创造特定环境下的文化氛围[15]。在纪念性和祭祀性的园林中,常栽植松柏,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围用松树进行绿化,一来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二来寄寓了情思。在幼儿园及儿童活动绿地中,常用色彩鲜艳的园林植物来塑造景观,以此来渲染活泼的气氛,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又如要在现代城市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尽可能丰富的景观感受时,可将植物作为障景,让人在绕过障碍物后,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

2.2 借古树名木展现园林文化

古树名木历经岁月变迁,那阅尽沧桑却仍葱郁挺拔的气势,记载着人类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传递着古往今来的情感与内涵[16]。如今,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富有深刻历史文化意义的古树名木,同时,与其他造园要素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与意蕴的现代园林[17]。如御花园的连理柏,有人说它是吉祥树,象征着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也有人说它是连心树,象征着夫妻恩爱、亲密和谐[18];又如戒台寺抱塔松,犹如一位日夜守护山门的护卫,紧紧抱住墙外的古塔,让人为之动容,这些,都是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才能展现出来的园林景观。

2.3 结合当地文化创造园林景观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植物景观文化[19],从古至今,当地居民根据该城市特有的文化赋予某些植物独特的感情色彩及象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感情色彩及象征意义逐渐成为该城市特殊的符号及独有文化[20]。如太原市的市花菊花表达了百姓对吉祥长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市的市树国槐象征“怀念国家”,象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可以紧紧围绕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其植物内涵,来创造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园林植物景观。

2.4 结合立地条件表现传统文化

在对现代园林景观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适合当地生长的园林植物品种[21],还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及立地条件设计相应的主题来表现文化意境。如在设计冬景时,可采用雪松,其繁茂雄伟的树冠,以及傲立风雪中的姿态,让观赏者惊叹于它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高尚品格;在设计秋景时,可采用彩叶树,如银杏、红枫、栾树等,让游人仿佛置身色彩缤纷的世界,感受秋的浪漫。

3 案例分析——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山西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22],为了能让老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及放松身心的场所,该校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着眼于外在的形式美,而且更加注重校园精神文化的表达,这主要是借由园林植物来表达的,通过古树名木、校园文化以及与其他造景要素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有着深远文化意境的校园园林景观[23]。

校园中一片枫林前栽种着3株苍劲的古国槐,好似3位历经校园百年变迁、阅尽沧桑却仍旧葱郁挺拔的长者,而这一片枫林好似他们的孩童,这一幅画面就如同3位长者守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正如同校园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护。这些古树在校园环境中,由于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支撑文化,从而可以创造出独具意蕴与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教室前有1棵四季常青的雪松,是恒久信仰的象征,代表着精神的力量。通过与其他园林要素相结合,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此处独特的文化氛围。学无止境,勤是一种精神信仰,唯有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才有机会长成一棵四季常青、顶天立地的大树。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校园小广场上有一个老子雕塑,其周围整整齐齐地种植着一圈圈的侧柏,像一排排的学生一样,都在恭恭敬敬地倾听老子的教诲,表达了学生对老师以及知识的尊重,在校园氛围的烘托下,更加深了人们对此情此景的感悟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4 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对景观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不再单一地注重外在的形象美,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比形象美更打动人心的精神文化层面,因此,应立足于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及发展形势,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时代赋予园林植物的深刻精神内涵与现代园林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即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景观,让人们的心灵得到解放,给园林鉴赏者以广阔而丰富的回味与联想。

参考文献:

[1]卢忠良,袁培培,沈义红,等.如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体现相应的美感[J].现代园艺,2013(12):87.

[2]唐莉英.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意境营造[J].景观研究,2011,39(12):22510-22511.

[3]冯蕾,任鹏成,雒峰,等.功能多样性与植物景观设计[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5):814-818.

[4]骆映心.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城市“西湖”建设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7,23(8):105-112.

[5]武新,王莹.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23-24.

[6]熊元斌.从“二脉”到“四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的新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6-160.

[7]李颖璇,张胤.水生植物在造景中的运用 [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4):63-65.

[8]伊建平.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观赏竹的应用探索 [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9):144-146.

[9]胡春龙.浅谈城市道路园林景观绿化 [J].民营科技,2012(10):182-182.

[10]杨维菊,郭杨.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营造 [J].科技创业家,2013(1):239.

[11]李倞,李利.浅析生态原则在植物造景中的运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97-98.

[12]刘林荣.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轻工设计,2011(4):269.

[13]王昭.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情景理法 [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3,27(4):444-447.

[14]王丽娟.园林植物与园林意境[J].数字化用户,2014(17):254.

[15]罗亦殷,唐丽.东方村旅游式乡村植物景观设计[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4):143-145.

[16]陈宇,刘玉洁.玄武湖公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及管养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65-70.

[17]牛萌.植物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71-74.

[18]黄荧.故宫御花园的连理柏和“人”字柏 [J].中国花卉盆景,2010(6):24-25.

[19]周维忠,张辉.试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路的分析[J].吉林农业,2011(9):178.

[20]张力越,马俊.加快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1):130-132.

[21]王蓓.山水画元素在园林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12):85.

[22]李明超.文化与科技邂逅创意[J].创新科技,2011(4):24-25.

[23]孙松波,常俊丽,朱俊静,等.新老校区文化景观传承研究:以南京高校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9):162-166.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园林景观园林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