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分析

2018-03-17王海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互补性哈萨克斯坦甘肃

王海峰

[提要]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甘肃坐落于中国的西北部,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更应该发挥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优势。本文运用甘肃和哈萨克斯坦各项贸易数据,选取商品HS编码分类,通过描述统计分析以及目前贸易现状和结构的分析,发现甘肃与哈萨克斯坦存在贸易互补性,贸易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15日

一、引言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成为了我国的一项新的战略布局。甘肃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丝绸之路和谐安全、保障物流人流、信息流畅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建设人文丝路、绿色丝路、和谐丝路的重要支撑和中坚力量。丝绸之路和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绵延1,600多公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的黄金段,与甘肃的许多优势相比较,其对外贸易成绩并未与之匹配。2015年甘肃的外贸进出口总额80.1亿美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了1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只有2%。因此,研究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把甘肃的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对于甘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升全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面积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和中国联系最为紧密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是: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波动不大,第三产业比重缓慢上升,开采业和能源占比较重,制造业发展缓慢,主要是机械制造业、冶金、石油制品等,设备技术投入不足,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上合组织”成立后,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甘肃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成为了两者进一步合作的契机,为甘肃的贸易提供了广阔的提升空间。从甘肃的贸易基础来看,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甘肃的对外进口额中哈萨克斯坦的占比在2014年超过25%,但是从最近十几年的外贸总体来看处于贸易逆差,本文拟通过对甘肃和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的分析,探索双方进一步的贸易合作方向,促进彼此的产业发展。

二、甘肃与哈萨克斯坦贸易现状分析

甘肃总体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靠后的地位,随着我国与周边邻国贸易的不断合作,从全国角度看,农产品的贸易总量较以往而言有了很大的提升。从甘肃的贸易基础来看,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15年全省的外贸进出口额达到了80.1亿美元,与哈萨克斯坦的出口额占到了总出口的24.4%。“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以来,甘肃省依托丝绸之路与其沿线的许多国家的贸易合作越来越多,贸易额也取得了较大的增长。哈萨克斯坦已经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贸关系,主要贸易伙伴为俄罗斯、中国、意大利,与三国的贸易额占哈对外贸易总额的45.4%。2015年哈对意大利的出口占比下降为17.8%,对中国、荷兰和俄罗斯的出口占比分别降至12%、10.9%和9.5%。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五国中和中国联系最紧密的国家,两所孔子学院已经在阿拉木图阿里-法拉比大学和阿斯塔纳欧亚大学建立了,它们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增加了两者合作贸易的基础。

通过两者的三次产业占比对比看,哈萨克斯坦是服务业占的比例最大,工业次之,农业占的比例最小;甘肃是工业占的比例最大,服务业次之,农业比例也是最小。哈萨克斯坦的服务业产值比重基本都保持在50%以上,而甘肃的服务业相对而言占比低一些,维持在35%~45%区间内。工业方面看,甘肃的占比要比哈萨克斯坦要高一些,基本保持在40%以上,哈萨克斯坦处于30%~45%之间。从农业占比看,甘肃最近十年处于一个平稳状态,占比保持在10%~20%之間;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占比最近十年也是保持在一个平稳状态,但是占比份额要小一些,维持在10%以内。甘肃进口额中哈占比表示甘肃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额所占的比例;同样,甘肃出口额中哈占比表示从甘肃的出口总额中出口到哈萨克斯坦的比例。通过最近几年的对比可以发现,2015年甘肃有了较大突破,对哈的出口额占比超过进口额占比,达到24%。

三、贸易互补性分析

贸易的进行一般是基于两者的资源禀赋不同造成的,研究贸易的可行性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选取了贸易结合度以及贸易竞争力进行相关的分析。贸易结合度(TCD)用来衡量两国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它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根据计算结果可知2005~2015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结合度都大于1,说明中国出口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市场联系紧密,同时哈萨克斯坦出口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也都大于1,而且贸易结合度比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结合度都稍微大一些,说明哈萨克斯坦出口与中国贸易市场联系密切,也是比较依赖中国贸易市场。总体来看,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比较高,两者对于对方的商品需求比较旺盛,但是从2009~2015年甘肃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结合度来看,许多的数值都小于1,说明两者的贸易比较松散。从全国总体贸易结果分析,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比较活跃,贸易结合度比较高,但是从甘肃省的贸易分析,它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程度比较低,说明甘肃的贸易潜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是对国际竞争力分析时比较常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其计算方法为:TC=(Xij-Mij)/(Xij+Mij),其中,Xij为i国j产品的出口,Mij为i国j产品的进口,Xij-Mij为i国j产品净出口,Xij+Mij为i国j产品进出口总额,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均在-1~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越接近于1则表示竞争力越大;该指数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薄弱。(表1)endprint

从表1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哈萨克斯坦对于中国的贸易竞争现状可以得出哈萨克斯坦的优劣势产品。甘肃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可以从对方贸易的产品结构着手,贸易过程中增加对方竞争劣势的产品从而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互补性,提升甘肃对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竞争力。从甘肃进出口额与行业分析,将贸易额从2012年到2015年按照季度贸易数累加进行分类排序,提取出出口额和进口额比较靠前的行业,出口有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电气机械材料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进口有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农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从两者的贸易种类分析,甘肃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制造加工业,而进口方面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属等有关的行业,这种贸易局面的形成是与双方的资源禀赋有关。哈萨克斯坦以采矿业为主,工业发展单一,出口产品更多是初级产品,大量工业制成品消费都依赖于进口。甘肃工业发展水平要高于中亚国家,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各种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已经处于经济转型期,发展潜力很大,但甘肃本地能源产量无法满足现阶段发展的需求。在工业发展上,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工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哈萨克斯坦能源优势为甘肃地区的工业发展和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甘肃地区为哈萨克斯坦之后的工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哈萨克斯坦比甘肃省自然资源种类多,尤其是金属矿物差距较大。总体从两者的贸易方面来看,无论是从宏观产业角度还是行业贸易角度,两者具有很强的贸易潜力,但是在实际贸易过程中两者的贸易互补性没有发挥较好的作用。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总体分析甘肃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状况来看,两者之间的贸易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两者的贸易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带一路”战略为甘肃的后续经济发展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机遇,如何将这机遇发展成为经济发展动力还需要甘肃省解决众多困难,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注重政府政策的落实情况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为甘肃的对外开放经济开辟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与以往的发展机遇相比,这次让地处西北的甘肃处于了开放的前沿,发展优势不可忽略。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断推进文化、经贸技术交流,加强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甘肃的电解铝、钢铁、铜冶炼、水泥等行业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可发挥这些行业的优势,推动向投资环境宽松、产能不足、连接通道顺畅的哈萨克斯坦一些地区转移。甘肃对外开放的渠道不断拓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贸易规模大幅提升,将甘肃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贸易文化合作黄金走廊,进一步提升与哈国贸易合作的便利性。

(二)甘肃为了适应企业转型升级、扩张市场发展空间,需要建立国际产能境外经贸合作区。甘肃省要努力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为进一步的贸易转型做好铺垫。甘肃外贸发展要以哈萨克斯坦为发展中心,力争形成面向中亚市场的特色商品境外流通产业链条,为甘肃的特色农产品扩大销售市场。哈萨克斯坦建立的特色农产品阿拉木图集散中心应该不断促进农产品贸易,贸易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贸易公司、生产基地、種植农户等协同发展。

(三)目前的网络销售发展迅速。甘肃省应该依托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扩充市场占有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合作中心设立甘肃特色产品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为甘肃的网络销售提供完善的服务支持。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促进与中西亚国家互利共赢、合作发展。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成和高速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以共同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甘肃省也要抓住这次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经济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孜丽娃.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企业商贸环境问题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朱瑞雪.“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3]艾依玛.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4]刘翔峰.“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哈经贸合作[J].国际贸易,2015.11.

[5]龚新蜀,张晓倩,张瑞华.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波动因素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20.

[6]董梅,赵丽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面向哈萨克斯坦的对外贸易专利对策分析——兼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专利法律制度[J].科学管理研究,2015.4.

[7]旦志红,方创琳,何伦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互市贸易区建设探析[J].干旱区地理,2016.5.

[8]阿依努尔.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时代经贸,2016.10.

[9]旦志红,方创琳,何伦志.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哈萨克斯坦国际合作示范区互市贸易区建设探析[J].干旱区地理,2016.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互补性哈萨克斯坦甘肃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