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

2018-03-17孔维攀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审计方法审计风险

孔维攀

[提要] 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所以我们有必要积极了解审计风险,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从狭义的角度,对审计风险的成因和防范与控制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方法;审计人员;防范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9日

一、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活动已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因素,审计风险的存在也是一样,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因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法律法规因素,还有审计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从客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来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也越来越多,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着增大;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也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核算业务已经远远超出传统的财务会计的内容,诸如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合并会计报表等新内容不断出现,对这些业务的处理,要比传统的财务会计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也为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从审计内容看,现代审计不仅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也包括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运作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的难度。此外,我国经济体制与之配套的各种制度均处于不断变革之中,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各种经济成分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有时滞后于财务会计制度的变革,有的甚至乱中投机,以图私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上述这些因素都相应增加了审计的风险。

(二)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来看。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加大了审计风险,会计自由度加大,更多地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导致财务数据操纵概率增大。审计人员能否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公允价值以及会计核算方式选择的恰当、合法、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尤为关键,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而相关法律法规不相配套日益突出,导致审计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无法处理。此外,一些法规政出多门,相互矛盾,造成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无所适从,也容易导致审计风险。另外,事务所本身不按规定标准收费、竞相压价、降低审计成本、扰乱市场秩序,也是导致审计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从审计方法上看。由于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注册会计师已不可能实施详细审计,而主要采取的是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本身就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再加上所采取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适用,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这种以“个别”推斷“整体”,“局部”代表“全局”的方法,必然与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均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

(一)大力改善客观经济环境。良好的执业环境是审计人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只有有了良好的执业环境,审计人员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使审计质量得以保证;为了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审计人员一定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事前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客户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审计计划,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二)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加强审计计划工作。在新准则中,审计的风险点集中在公允价值的应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确定、持续经营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只有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才可以编制完备的审计计划,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审计风险。

2、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考核办法,对各审计人员进行考核;二是对特殊的、重大的、有争议的项目应开展审计案例分析,建立重大审计项目审议制度:三是对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审核等各环节都做出明确的规定,规范审计业务的流程。不断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3、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积极主动地识别、评估和应对舞弊发生的风险。特别是对关联方、会计估计和公允价值、集团会计等舞弊高发领域,新审计准则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要求,又细化了对注册会计师的指导,要求注册会计师合理运用职业判断,按照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领域的舞弊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认真执行审计程序

1、受托阶段。要详细了解委托人的委托目的和业务内容,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只有通过充分了解确认有承办能力,才能签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分清各自的职责范围,并对委托事项进行协商。要如实向委托人介绍社会审计的规定,以防以后发生误会。同时,审计机构还要注意防止委托方提供的假证据,在签约时要写明委托方对提供的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

2、准备阶段。事务所要根据承办项目的要求和任务,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和情况复杂与否,确定选派专业性强、能胜任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制定好审计项目、内容、目标、方法和任务等工作计划。

3、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审计风险防范有三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审计取证,审计人员取得的证据必须充分、有力、合法、客观真实,具有可证明性,收集的证据一定要经过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的主管和有关人员共同签章才可生效;其次,应规范审计工作底稿,因为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制作的“原始凭证”;最后,审计人员应严格自律、自觉执行执业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

4、报告阶段。提交报告前,应对审计工作底稿中有关重点问题、重要程序和对审计报告有直接影响的部分进行认真复核,确保准确无误。起草审计报告时,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结果及依据和审计评价及建议,要注意符合业务约定书约定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做到事实清楚、客观公正。审计依据要准确,文字简练、措辞恰当、表达清楚。初稿形成之后,送交委托方征求意见并限期给予书面反馈意见,要对委托方反馈意见的采纳情况予以说明,作为工作底稿归档。在发送报告的同时,要将各种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四)审计人员严格实施审计项目

1、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应先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进行符合性测试,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高低做出评估,看其内控是否严密,并找出弱项,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时的重点。

2、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后,根据其评价以及对内部控制松弛部分和汇总的弱项,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应当实施详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便将检查风险以及总体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应对流动资产类、长期和固定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其他类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

3、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除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问卷调查和符合性测试,并实施详尽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外,为降低审计风险还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签署一份“被审计单位声明书”。如果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完整、不全面、不真实,审计人员据以做出的审计结论可能是错误的,从而会导致对审计成果使用者的误导。因此,要求被审计单位发表声明,表明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如果经过实质性测试后,审计人员仍然认为与某一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有关的检查风险不能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那么应当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发表意见。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志东.浅论审计风险[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13.5.

[2]禹湘晖.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4.8.

[3]刘美君.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6.26.

猜你喜欢

审计方法审计风险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
审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方法的运用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