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为什么成功

2018-03-16胡必亮

当代党员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作发展

胡必亮

20世纪70年代末,我考入中國的一所财经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后来分别到欧洲和美国留学,并曾加入世界银行从事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加入法国的一家投资银行从事中国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研究;2000年左右,我与朋友联合创立了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利用中国的工程师为美国提供IT咨询服务。这样的经历,使我不仅完整地见证了中国这40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迁,而且也亲身参与了其中一些重要领域的变迁过程。

1976年底,持续了整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那一年,中国的GDP总量为1539.4亿美元(现价美元),人均GDP仅165.4美元(现价美元)。当时的中国基本上就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2.6%,这些人基本上都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当时的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经过近40年的努力,到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11.2万亿美元(现价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从1976年的2.2%上升到14.8%;人均GDP达到8123.18美元(现价美元),从世界第120多位提升到第60多位。中国总体上已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同时也基本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城镇化率已达57.4%。

基于我的研究、观察、实地调研、利用国际资本创办公司的经历,加上参考国际经验,我觉得中国这40年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选择了适合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

所谓适合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要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另一个就是同时兼备中国特色。

所谓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主要就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能只是一部分人富裕,另一部分人贫困;尽管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政府把扶贫工作看得很重,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40年间,成功地使7亿人走出了绝对贫困境地。目前正在花大力气努力解决最后约40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目标是在2020年前使所有贫困人口都走出绝对贫困,把中国建成一个没有绝对贫困的国家。

除了消除贫困外,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近年来每年都为城市居民新增就业岗位1300万个左右,城市登记失业率一直稳定在4%这样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二是人民受教育的机会增多,40年前的文盲率还高于30%,现在已经少于3%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总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已达到25%左右,40年前这一比重只有不到0.5%。三是社会保障有了很大改善,全国性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已经超过了85%,基本医疗保险(3项)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95%以上。四是城乡收入差距一度比较高,但2011年开始逐年减少,基尼系数也从2008年开始逐年减少。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中国还表现出另外一些特点,譬如说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发展、政府对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比较强的调控力、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等等。

中国发展道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体现在中国特色上,比较重要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与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出发,没有搞三权分立,而是搞三位一体,即将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同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二是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因素发挥了重要影响,譬如说中国儒家学说的一些基本思想对于中国目前如何协调和平衡德治与法制之间的关系、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是因为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改革从始至终都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了一条市场主导的改革路线。这是中国改革成果卓著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从改革一开始,中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搞商品经济,后来又意识到要搞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中国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但同时也没有彻底将计划体制与制度的东西全盘否定,而是推行了渐进式改革。这样既推进了改革,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得到了不断深化。即使是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来衡量,中国总体的经济自由度也是不断提高的。目前在中国,人们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已经没有异议了,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只要坚持这一点,中国的改革事业就会越做越好。

推进了融入全球的开放

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得益于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迄今为止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

第一个大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投资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中国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发展最快。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中国对外开放第二个大的浪潮出现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直到2012年左右。中国在这段时期主要完成了两大重要任务: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世界对接,主要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规则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这两个方面的对接,让中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结果是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提升。作为重要的结果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另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中国的GDP总量超过了日本的GDP总量。

中国對外开放的第三次浪潮就是从2013年开始的主动开放期,尽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只有四年时间,但开局良好,效果很不错。这一次的开放,中国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资金、某些实用技术和某些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人文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相互支持与相互促进的联动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开放、创新、包容发展,加强文明对话,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着力于促进经济发展

中国于1978年底提出了一套新的发展思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从抓阶级斗争转到抓经济工作上来,实现了工作重点的大转移。从那以后,不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是中国的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中心工作。

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中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都很快,GDP增速很少有在10%以下的。一批基础设施也很快建设起来,制造业在中国广大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譬如说,由于起初对环保要求不高,导致许多地方的环境恶化严重;由于低价甚至免费提供土地给外商,导致土地过多地为工业所用,农业用地减少太多;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在引进外商、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腐败情况。中国目前在这些方面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纠正仅仅抓经济而忽视其他方面发展的偏向。

维护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之所以发展很快,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方面做得很好。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感受到中国是一个非常稳定、安全的国家。那么,作为一个多民族、又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呢?我认为有四个因素很重要: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对于稳定中国的政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首先,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参与管理国家的事务,这就决定了政治局面的基本稳定。其次,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分布很广,并且都按照统一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因此,对社会的管理十分有效。再次,中国共产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理国家的经验,掌握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法。最后,尽管中国共产党也曾犯过一些错误,但这个党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勇于自我改正错误,仍然还是得到大多数人拥护和支持的。

二是中国的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都特别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在中国,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稳定压倒一切”。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工作得以落实,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从组织上加强了对这一工作的领导,一直把社会管理组织延伸到农村地区的村庄和城市的街道。为了防止和反击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种力量,中国各地都组织了强有力的公安、武警队伍,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

三是有充足的财政资源来保障维护稳定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也有助于促进中国社会稳定。譬如说,中国人讲究“和为贵”“和气生财”,不主张冲突;又譬如说,中国人信奉“中庸”“知足者常乐”,凡事不走极端。这些都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

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不论是以上我们所提到的哪一方面的工作,中国都会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出规划并切实实施。党的工作有规划,政府的工作有规划,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工作都有规划;既有涉及未来15年、30年发展的长期规划,也有涉及未来5年发展的中期规划和涉及年度和季度发展的短期规划,而且相互之间密切衔接。更重要的是,不论是长期目标,还是中期和短期目标;不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具体目标,都务必不折不扣地得以实施和落实,通过真抓实干使规划变成现实。

最后,我需要特别地说明两点:一是当我们总结和反思中国40年的发展历程时,有一点我们是时刻都不应该忘记的,那就是中国人民的勤奋与辛劳。如果离开了这一点来谈中国的成功经验,一切都是空谈。二是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学习、非常重视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成果尤其是优秀思想,并加以总结、消化、吸收、创新,以武装自己、指导实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我相信,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将取得更大成就,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摘自《今日中国》,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猜你喜欢

工作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不工作,爽飞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选工作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