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让城市“学会呼吸”

2018-03-16宁小倩

当代党员 2018年4期
关键词:悦来新城海绵

宁小倩

【路径】

“面子”是城市的风貌,而“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所谓“里子”,是指城市的地下基础设施。2017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城市立体综合开发,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工程,推动城市精明增长、集约发展。

2015年,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地区之一,重庆将先行先试的重任放在了两江新区的悦来新城。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今年上半年,悦来即将把“初见成效”的答卷交给国家验收。

目前,以两江新区、万州、璧山、秀山“1+3”试点为基础,重庆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正逐步铺开。

这座“会呼吸”的山水园林城市,将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均匀呼吸。

看不见的“海绵体”

通俗来讲,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而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采用“生态治水”的方式,可以构建可循环的绿色水生态系统。不同于传统“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可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那山地城市“海绵体”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初看之下,两江新区的会展公园与其他公园没什么不同,但在悦来集团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们才见识了那些看不见的“海绵体”的“庐山真面目”。

会展公园依山而建,需要攀登石梯,才能到达山顶。记者注意到,斜披上种植的植被与山顶的植被大不相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植被的选择很有讲究,它们不仅可以完全在水中存活,而且还能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在山顶一幢公共建筑的屋顶,分布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花园。据工作人员讲,这些花园能够吸纳部分降雨,其他雨水则通过屋顶和楼面的各种管网汇集到大楼旁的雨水收集池,雨水经过过滤,可以用来浇灌植物。

距大楼不远处,一个5000平方米的水塘格外显眼。这个水塘以前是一口山坪塘,在建设过程中特意保留下来,将来可改造为调蓄池,用作雨水的储存、净化和再利用,同时与绿带内的景观和湿地打造,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重庆属于丘陵地貌,高差大,雨水储存和输送具有天然优势:收集的雨水通过植草沟和雨水花园进入调蓄池,调蓄池对雨水净化后,再输送至海拔低处,用于路面冲洗、苗木浇灌和回补地下水。

在道路排水方面,“海绵体”也大显身手。在一条正在施工的马路边,植草沟这一“新工艺”正在取代过去“雨水篦子+排水管道”的老技术,道路雨水将不会迅速排走,而是被“吸收”。

重庆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地区唯一的山地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的做法大不相同。

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更多的是保留地块中的崖、溪、谷、岸等原有自然地貌,依山就势,顺势而为,以建筑、道路、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载体,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来设置各种可吸水的“海绵体”。

与“雨水”为伍

2014年11月,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意味着我国的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从此将不再以“修大管子”为主,而是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换句话说,就是不要把雨水视作“猛兽”,而是要当做宝贵的资源。

重庆为何选择悦来作为海绵城市的试点区域?

两江新区的悦来新城面积为18.67平方公里,面朝嘉陵江,背靠中央公园,地形变化丰富,呈现出典型的西南山地丘陵特征。

悦来海绵城市试点分后河流域、嘉陵江滨江流域、张家溪流域三大流域、六个小流域、28个分区。

这些项目中包括以国博中心海绵改造为代表的海绵型建筑,以嘉悦江庭为代表的海绵型居住小区,以会展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广场和48条海绵型道路。

2017年9月,两江新区首个海绵城市改造项目——悦城路一期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用。

悦城路是悦来新城的城市次干道。在全长3.4公里、宽36米的道路边,一条裸露在外、供人参观的生物滞留带十分引人注目。

据介绍,以前的排水方式是在道路两旁修建排水管道,使雨水直排到附近的嘉陵江,这样会夹杂部分污染物,污染水质。

在道路边增建的生物滞留带,比路面低10厘米左右,是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雨水的设施。同时,路面每隔10米设一个雨水口。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生物滯留带,经过自然净化后再渗透、储存。

截至目前,悦来新城不仅是试点城市里唯一的典型山地城市,也是唯一一个全部属于新建区,可以从规划“源头”实现“海绵化”的试点区域。

悦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平用“葡萄树”来比喻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嘉陵江是园,后河、张家溪主排水是干,排水道路是枝,海绵元素是叶是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悦来新城而言,海绵试点的重大使命,便是守护了重庆的母亲河。

立体海绵城市

业界普遍认为,悦来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为打造西部地区的海绵城市提供了样本。

悦来新城的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只是全市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去年3月份,市政府通过《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这意味着,我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由试点逐步铺开,进入了更为全面的推进阶段。

“海绵城市”一词,将逐渐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与其他平原城市建设海绵城市不同,重庆因地制宜,提出的是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的概念。

根据《规划》内容,结合重庆自然特征,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七成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具体来说,就是综合考虑自然特征、环境容量、建设投资及政策要求,主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为不低于70%,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不低于50%。

海绵城市建设如何具体实施?

目前,主城区划定海绵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

将利用径流通道串联山系、水系、绿系,形成重庆特有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将主城区划分为四个海绵功能区,即海绵涵养区、海绵缓冲区、海绵提升区和海绵修复区。

通过净化优先保安全、高蓄坡滞低缓排、渗透回用促循环、山水林田城相映、立体海绵惠渝州五个规划策略,构建“立体海绵系统”。

而且,海绵城市还将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使海绵设施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整座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将因此大幅提升。

不久的将来,将实现“水体不黑臭、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真正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观点】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关键要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深刻认识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城市建设要从“破坏生态”转向“恢复生态、保护生态”,要从传统的大面积硬化转向“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其次是雨水管控方式的转变。要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雨水就地收集、就地渗透,减少地表径流;从原来的单一途径转向多途径,利用好河湖蓄水、绿地渗水净水、道路与广场渗水等多种方式;由重视结构性措施转向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并重。

——市城乡建委副主任游正焜

猜你喜欢

悦来新城海绵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灌区简介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海绵是植物吗?
小镇上的假钞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