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竞争结构关联性之研究

2018-03-15贺凯鑫陈建印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贺凯鑫 陈建印

[摘要]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引出,我国经济在长期的高速发展后,达到了较为繁荣的时期,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伴随着环境破坏,资源浪费,污染物的产生,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人类的社会的发展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政府在面对这些环境问题时,实施了大量的补救措施,并取得了相应的成绩,效果突出,但无法从根源上防治环境破坏。本文旨在于讨论市场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到底如何,在文章第三部分展开,将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比较,得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对环境保护的益处要优于完全竞争市场。

[关键词]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不完全竞争 经济增长

一、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这句话的指引下,在国内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社会经济由此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经过初步的核算,2016年中國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亿元,比2015年上涨6.7%,三大产业比重为8.56:39.8l:51.63;2016年全国年粮食总产量高达61624万吨,是历时第二高产年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史记增长6%,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9650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迅速,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32316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出口降幅收窄,进口由负转正,201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43344亿元,比上年下降0.9%降幅比上年收窄6.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月度同比由降转升,201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2%;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继续提高。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增长率2.6%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就业形持续扩大,城镇连续四年新增就业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价格形势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2%,通货膨胀率2%;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二、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伤害

(一)大气污染

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在1997年,我国各地区城市,较为典型的话中地区空气质量正处于较为严重的污染水平,华中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显著的酸雨污染地区的代表。因为酸雨而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引起年死亡人数达到了11万人,相较于国外,这是七十年代的中期状况,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城市酸雨污染的状况要比南方城市的污染状况来的严重。且由于空气污染而导致居民的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急速上升。大气污染来源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我国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发展,重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石油、煤炭等资源成为了主要能源消耗,而大气中的颗粒物来源正是来自于这些能源消耗。2015年世界的煤炭产量约为80亿吨,中国的煤炭产量达到37.5亿吨,全国煤炭消费量为39.65亿吨,占世界煤炭消费量水平的50%左右,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的64%.由此可见,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与我国的工业发迅速发展是相伴相生的,即使现在推出可持续发展,局部地区的环境有所改善,但发展避免不了的是对能源的消耗,资源的浪费,只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观念上的进步,整体的环境问题仍然严峻突出。

(二)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张,人口在基于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过快增长,而生产方式并没有跟上人口发展的需要,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造成了最初的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掠夺式开发和铺张浪费,使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被破坏,而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湿地的大面积减少,从而加剧了土地荒漠化进程据统计研究指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在2011年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0/o,近30%的人口收到荒漠化的影响,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41亿人民币。70年代至今,每年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速度约为2460平方公里。以地处内蒙、陕西、宁夏交界处的毛乌素沙地为例,40年间,流沙面积增加47%,林地面积减少76.4%,草地面积减少了17%。

(三)海洋资源破坏

中国海洋资源的破坏,源于陆源污染、海上原油泄漏和渔民的过渡捕捞,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对整个世界的海洋造成的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排污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由陆地水体进人海洋水体,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和海上运输量的逐年增长,我国近海石油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每年有大量的原油进入海洋环境,不仅是在运输过程中,在开发过程中的溢漏和井喷也会造成原油泄漏。人类过度捕捞,导致鱼类种群不足以繁殖并补充种群数量,自1994年,我国海洋捕捞年产量一直维持在1951年的10倍以上,1999年和2010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203.46和1203.59万吨,现代渔业捕捞海洋生活超出了生态自我平衡的能力致使海洋生态系统退化。

三、市场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联性

经济活动引发的污染问题因进来全球气候变暖和频繁出现的异常气候而受到注意,在许多研究指出污染不仅令环境恶化,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下,加上近来天灾皆使各国政府承担巨额的灾后重建费用,让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成了另一个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关注的焦点。根据世界银行1992年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污染会经由人体健康、环境的舒适度以及经济生产力三个管道影响经济体系,文中也同样指出至1990年为止发展中国家有1.7亿的都市人口缺乏饮用水,而乡村地区更有高达8.5亿以上的人口缺乏安全的饮用水。Margulis(1992)从墨西哥的资料发现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导致了劳动力生产降低从而影响该国的经济表现。Scapecchi(2008)指出空气污染引发的健康威胁(例如:哮喘、癌症和过早死亡的几率提高)在短期之内很难大幅降低,使得空气污染撑了OECD各国的重大环境问题。BaIlard and Medema(1993)、Brendemoen and Vennemo(1994)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04)皆指出环境污染会导致劳动的生产力降低。Chay and Greenstone(2003)使用美国1981~1982的资料得到大气悬浮颗粒的浓度与婴儿死亡率之间有正向关系。Shaw,et a1.(1996)证明空气污染程度与急性病症患病率有显著的关系。

社会发展免不了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并且这些污染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政府面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措施,但这些措施不是一味的单方面为了保护环境,是在按照科学原理的情况下,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技术,利用科学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

第一,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政府立法防治,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大气污染区域联防控制度、修改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规定。2013年中央财政部投入50亿资金用于治理京津冀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以此政策事件为开头,全国各地城市纷纷投入巨资治理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2014年,中央财政局拨款专项资金100亿元用以大气污染防治,与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50%;河北省发布《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方案》,提出河北省将削减煤炭4000万吨,淘汰钢铁6000万吨以降低排放。

第二,在治理土地荒漠化方面,自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文件,例如《环境保护法》、《草原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等。据2009年中央财政部报道,我国荒漠化土地年均缩减7585平方公里。以库布其沙漠为例,我国至2009年已投入8亿多人民币用以整治荒漠化土地,在沙漠中建设3500多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可控制7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年吸收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相当于300辆奥迪车行驶3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

第三,我国沿海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人口占比40%,经济占全国GDP的60%,其中一大部分的经济来源就是对海洋资源的开放利用。但在不合理的开发过程中致使海洋环境受到破坏,我国为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经济的相互协调做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完善《海洋保护法》,加大执法力度;二是控制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物的扩散;三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四是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减少或杜绝不利于海洋生态的项目工程;五是形成严格的捕捞制度以保护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性;六是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广东省为例,在2004至2013年的十年时间中共投入6.65亿元建设人工鱼礁,用于恢复海洋生态并取得明显效果,使得渔业资源恢复的速度加快,海洋生态逐渐好转。

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排除任何限制,市场完全进行自我调节,商家无法自我制定生产物的市场价格,消费者数量一定,当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以相同的水平存在时,价格趋向等于生产成本,生产者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薄利多销,便会利用最多的资源进行生产。即便在这样纯粹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获利最大的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但是资源在不断地自由流动过程中,必然有浪费、消耗。完全竞争市场存在的缺陷之一是即使市场完全竞争,进入市场非常自由,小企业生产规模小,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所以企业生产成本高而导致产品价格高,小企业无法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低下也同样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的产生。

换一个角度说,完全垄断市场或寡占市场,当仅有几家比较大型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企业时,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当厂家制定高价销售量必然下降,要提高销售量必须降低价格,所以生产者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会制定一个合理的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在价格可确定的条件下,生产者会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科学的利用资源以及合理的规模化生产会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寡占市场中,少数厂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厂家之间资源流通,合理配置,这样的市场结构从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产生的方面来说,无疑是优于完全竞争市场的。

四、结论

经济的发展无法避免资源的消耗浪费,也无法避免环境的破坏以及污染的产生,并且产生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是肉眼所能见到的。市场的发展最适环境是不受任何干扰阻碍,完全靠自身调节,但是这样无进入门槛的市场环境的长期发展将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加剧,生产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会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四大特点:市场进入和退出存在门槛;有限的消费者和供给者数量;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市场产品;不完全固定的价格制定。无疑是对资源保护并进行有效利用的天然保障,不完全竞争市场从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科学合理的规模化生产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本文的观点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对环境保护是有益的。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