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Ⅲ类个人账户功能弱发挥等四大问题影响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政策实施效果应予关注

2018-03-15孥珍梅

时代金融 2017年33期
关键词:支付关注

孥珍梅

[摘要]为进一步保障个人账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建立个人账户的保护机制,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从2015年12月起,一年内,人民银行接连印发了《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以下简称《392号文》)、《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以下简称《261号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落实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302号,以下简称《302号文》)三份文件,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对Ⅰ、Ⅱ、Ⅲ类户的功能、账户开立、使用、绑定验证渠道和限额等内容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解政策实施效果,我们对梧州辖区17家银行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核实,结果显示:部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改造不到位、Ⅱ、Ⅲ类户开户数量少、功能被弱化、银行宣传不到位、客户认识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支付 个人结算账户分类管理 关注

一、梧州辖内个人结算账户分类管理现状

(一)全辖已实现个人账户分类管理,Ⅱ、Ⅲ类户多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开立

截止2017年7月末,梧州辖内银行已按文件要求全面实现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存量数达10039435户,其中Ⅰ类户9865044户,Ⅱ类户73399户、Ⅲ类户998户。从分布看,Ⅱ、Ⅲ类户多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开立,Ⅱ类户国有商业银行存量数53796户,占比73.3%;Ⅲ类988户,占比达98.9%。(见表一)。

(二)Ⅱ、Ⅲ类户开户渠道单一。绑定验证方式多为柜面

《392号文》规定,银行可以通过柜面、自助机具、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4个渠道开立Ⅱ、Ⅲ类账户。问卷调查显示,梧州辖区目前仅有4家银行能做到可通过四个渠道开立Ⅱ、Ⅲ类账户,但有7家银行只能柜面办理开户(见图一)。

《302号文》规定,个人开立Ⅱ类、Ⅲ类账户可以绑定本人Ⅰ类户或者信用卡账户进行身份验证,如果在银行柜面开立则无需绑定。由于开户渠道多为柜面,梧州辖内以无需绑定的方式开立Ⅱ类、Ⅲ类账户的占比较大。(见表三)

(三)Ⅱ类账户的使用未能体现政策效果

账户分类管理目的是降低账户风险,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对Ⅱ、Ⅲ类账户转账进行限额管理,方便客户用此账户办理网络支付。问卷调查显示,梧州辖内用于网络支付的Ⅱ类账户1665户,占Ⅱ类户存量数的2.26%。

二、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改造不到位

一是不支持Ⅲ类户的开立。《392号文》规定“银行应于2016年4月1日在系统中实现对Ⅰ类户、Ⅱ类户和Ⅲ类户的有效区分、标识,并按规定向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报备”。问卷调查和现场核实显示,梧州辖区仍有建行、桂林银行、苍梧深通村镇银行、藤县桂银村镇银行等4家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未能从技术层面支持Ⅲ類户的开立。特别是建行,由于该行目前上线运行新一代业务系统,新版系统未开发开立Ⅲ类账户的功能。银行系统改造不到位,极大地影响了账户分类管理的实施效果。二是不支持多渠道开户。问卷调查显示,梧州辖区17家银行,能支持4个渠道开立Ⅱ类户的只有工行、建行、桂林银行和藤县桂银村镇银行4家。农行、中行、交行这些全国性银行都无法做到通过网上银行办理开户,7家地方性银行只能通过柜面开户,无法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设备开立银行。开户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客户多层次的开户需求。

(二)Ⅱ、Ⅲ类户开户数量少。且功能弱发挥。未能体现政策效果

从2016年4月1日起至今,个人账户分类管理改革实施1年多以来,梧州辖内Ⅱ类户存量数仅占个人账户总存量的0.73%,Ⅲ类户则不达千户。根据《392号文》对三类个人账户功能的规定,个人大额资金可以存在Ⅰ类户中并通过Ⅰ类户办理业务,而个人日常网上支付、移动支付以及其他小额、高频支付,则尽量通过Ⅱ、Ⅲ类户办理。人民银行力推账户分类管理,建立以Ⅰ类户为主,Ⅱ、Ⅲ类户为辅的账户体系旨在提升支付的安全性。但问卷调查显示,梧州辖区有Ⅱ家银行的Ⅲ类户还是零业务,占比达64%;而用于网络支付的Ⅱ、Ⅲ类户数量更是偏少,远远达不到分类管理的目的要求,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没有得到有效兼顾,更是没有达到防范资金风险的预期效果。

(三)银行对Ⅱ、Ⅲ类账户宣传不到位

《302号文》对Ⅱ、Ⅲ类户的非绑定账户资金交易有日累计、年累计的限额规定,但由于一些银行在宣传时对绑定、非绑定账户解释不到位,影响了客户资金划转,出现被客户投诉的现象。如客户在开立Ⅱ类户时,银行对该客户的Ⅱ类户可以绑定本行或他行的本人Ⅰ类户等内容没有解释到位,客户最终未绑定本人Ⅰ类账户,但其对Ⅱ类户与非绑定的本人Ⅰ类户资金划转受限额控制时表示不满,转而投诉银行。

(四)客户对Ⅱ、Ⅲ类账户认识不足

据银行反映,客户在开户时,银行柜员向其解释Ⅱ、Ⅲ类账户功能和资金交易限额管理时,部分客户觉得太复杂而不愿深入地了解,影响了Ⅱ、Ⅲ类账户的功能释放。

三、建议

(一)加快系统改造

账户分类管理改革需要金融机构业务系统的支撑,建议银行遵照人行文件的要求,加快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特别是一些地方性银行。系统改造或升级换代,做到账户开立。另外,银行还应在开户渠道、验证渠道等方面进行拓展和优化。

(二)加强宣传引导

建议银行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并积极利用Ⅱ、Ⅲ类户来满足多样化支付需求和资金保护需求。一是加强柜面宣传,银行通过与客户面对面的接触进行政策宣传。二是通过社区、进校园、进乡村、上电视、登报纸、走上街头摆摊设点等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

(三)加强银行员工培训

银行应针对不同的业务处理渠道制定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细化个人银行账户开立处理流程;加强对柜台人员、自助机具客服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此为契机提升服务水平,使相关业务人员能掌握制度文件的要求,应对客户的需求,保障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更好地贯彻落实。

猜你喜欢

支付关注
中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机遇与对策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