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3-14王臻

甘肃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讨论政治教学学习兴趣

王臻

【关键词】 政治教学;学习兴趣;典型事例;讨论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1—0116—01

政治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如果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确实比较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使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有效又有趣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性,和教师之间形成和谐统一的良好状态,从而真正达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赢。

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那个结果——分数,忽略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导致学生的思想行为也是重结果,不管过程,这对学生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是相当不利的。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质疑、探索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产生学习政治课的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发展先进文化》这一节的内容之前,笔者就给学生提出一些能引起他们深思的问题,诸如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各自的优势在哪里?什么算是腐朽和落后的文化要素?应该怎样判断纷繁的文化中所蕴含的腐朽因素和内容?你们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应该怎样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分析、比较。通过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新的认知或发现。这样,把学习的主要内容形成问题,让学生思考后进行问题式的学习,比教师开门见山、直白空泛地讲授更易使学生理解,且印象深刻,教学效率也高。

二、紧密联系生活典型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理论性比较强,知识内容也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則进行施教,把政治理论知识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进而激发他们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关注社会动态,深入社会生活,发现能反映事物本质,能说明政治观点,能把抽象的政治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的典型、新颖的事例,把它们进行总结、归纳,选择适宜的时机引入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哲学与生活》内容时,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原理、政治理论,笔者便在教学中运用了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成语、俗语、谚语,以化繁为简,将抽象的哲学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如,用“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等来说明做事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用“看菜吃饭”、“入乡随俗”、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山腰点桐,山下务农”等来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道理;用“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来说明生活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的运用,使学生原本觉得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更为鲜活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组织交流、讨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相较初中生来说,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思想、理论和知识水平,同时,他们的思辨性、认知能力也在无形的知识积累过程中得到了提高。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把握高中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等心理。在政治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国际政治形势等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笔者为了加深学生对我国本着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了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事件”和世界风云变幻中的“巴以局势”、“伊拉克问题”等。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再熟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内容后,结合历史事件和国际形势变化,深刻理解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在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加强他们对处理好民族关系关乎国家和平发展的重要认识,让他们知道民族关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这样做,既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同时也增强了他们政治学习的兴趣。编辑:孟刚

猜你喜欢

讨论政治教学学习兴趣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