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境 打造高效课堂

2018-03-13沈巧红

新一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沈巧红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创设动画的情境,观察型的情景,数字化的情景,合作学习的情境,将情境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以打造高效课堂。

關键词:数学教学;情境运用;高效课堂

托尔斯泰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情境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以打造高效课堂。

一、创设多媒体动画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人类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促使人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同样,学习一门知识也需要学生对这门课程充满好奇心。教师通过设置各种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对各种情景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学习不但不会感觉到枯燥,还会感到很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好奇心有了,学生就会自觉去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课堂的效率会明显提升,学习效果也会更好。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搭配中的学问》这课引入新课时,师说:同学们,学校马上要举行跳绳比赛(课件出示操场上各种运动的画面,突出跳绳比赛的情境),老师想跟各选手握握手,(师无序的跟4,5位选手握手),刚才我和几位同学握了手,孩子们会说:3,4,5,请和我握过手的同学起立(4位),请问把谁给漏了,是啊,谁被漏了,要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又不会重复呢!用这个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使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观察导入型教学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好的导入情境可以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创设生活中常见的素材,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角的认识”的新课导入,教学如何初步感知角这一课,可以这样设计:(1)教师一边指角一边口述:从数学书封面的一个点出发,从这个点向直直的两边摸,这两边所夹的部分,就是角。(2)一边看电脑演示,一边随着电脑的演示在自己的数学书上摸角。(3)指名一学生到前面来指一指哪儿是角。(4)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5)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的点是尖尖的,我们摸到的两条线是直直的。思考: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随后再抽象出角的本质属性。类似这样的情境,孩子们很容易掌握了角的特征。这样的导入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既省时又高效。

三、创设数字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能充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学数学的愿望。但教师要清楚,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而应创设数字化的教学情境,让数字本身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比如计算题中的各种简便运算方法的教学,教师完全可以巧用数字创设简便运算或数学巧算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探究其中的数学奥秘。最典型,也是在简便计算中使用最多的的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引入。我们的数学书每本7元,语文书每本9元,我班有45位同学,一共要付多少钱?让学生解答计算,一般有两种情况:(1)7×45+9×4?5(2)(7+9)×45;在这里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比较可以得出:7×45+9×45=(7+9)×45当学生利用这样的生活情境来理解:“两个数分别去乘一个相同的数等于用这两个数的和去乘这一个数”,最后“他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变”算式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这样,同学们又去发现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发现规律。这样我们在把这个运算定律提取出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理解这个定律就变得轻而易举,水到渠成。这样的情境既有“生活味”,又立足数学本身,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上的思考,情境中的“数学味”更浓了。

四、创设合作探究型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有利于学生思维开拓,改善数学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作风,从而充分调动学习兴趣。科学的合作既要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又要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等,通过合作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交往、协作和竞争能力。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或者问题解决式的数学教学时,可以多考虑采用合作教学法去开展。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应该怎样列示计算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这样给孩子们提供积极思考,讨论的教学环境,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求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他们在尝试、合作、交流、总结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面积计算的三种假设,最终找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最佳方法。学生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有效地建立数学模型。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情境素材,精心设计情境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情境教学”真正成为高效课堂的助力器。

参考文献:

[1]袁丽.问题情境不必强求生活化[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0(29):24-25.

[2]李斌.创设有效情境,拨动思维心弦[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12):45-46.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