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2018-03-13王秀莉

新一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教法衔接学法

王秀莉

摘 要:中小学英语的衔接教育是是英语教师经常探讨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衔接;教材;教法;学法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课堂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让中学英语和小学英语成为彼此独立又相互连接的基础教育的两个成功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衔接教育计划,要解决好以下几个衔接问题。  

一、教材衔接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均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突出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运用、注重能力培养。但是,小学六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比七年级的英语教材难度要大得多。七年级的英语教材作为初一学生入门衔接教材,前三个单元从ABC开始教学英语。六年级与七年级英语教材没有遵循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之间失去了教材编写应采用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方式,这直接导致小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脱节,也断裂了《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设定为五个级别的要求。结果,在初一阶段普遍出现这一现象:英语学得慢的跟不上,英语学得好的快不了。初中教师需要可以将小学与七年级上册中的教材内容融为一体,从国际音标、词汇梳理、交际应用、话题整合、文化视角等方面着手,进行分类整合,完成教学内容对接,丰富衔接教育课程。这样的话,就完成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自然过渡,同时对那些小学阶段英语呈现弱势的学生也提供了一个找回信心的机会。  

二、教法衔接问题

小学的英语教学目标兴趣优先,听说为主,为迎合小学生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小学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或者表演等形式进行教学,这种“热闹”的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知识能力优先,听说读写并重,学生从语言的积累阶段进入了语言的扩展和使用阶段。教学要求从听说为主,逐步向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阶段过渡和转移,由于学习任务重,加之对学业成绩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转化为以分析和讲解为主,所以学生越来越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这一阶段老师采用的教学法不当,将对学生初中英语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我建议以下几点:  

(一)初中教師在上新课之前,必须认真仔细地研究小学用过的教材,结合七年级上册教材 Units1-3,在开学的第一周,组织系统地复习,包括词汇、句子语法和日常口语交际用语。这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对小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针对小学生的语音薄弱,词汇缺乏问题,在初中起始阶段一定要适时渗透音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认读能力,以适应初中大量的英语单词的认读学习,使学生养成按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的习惯。同时,老师借机渗透音节、字母组合的发音和拼读规则,集因素、音节、字母及单词教学于一体,使学生的拼读技能得以提高。音标的熟练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拼读和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记忆单词的信心,防止英语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学法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多以乐趣为主旋律,例如学唱英文歌曲,吟唱歌谣,做英语游戏,轮流在黑板上做练习等,其次学习行为多为被动式学习,例如老师带读单词、语句或课文,学生跟读模仿;老师分析或讲解课文,老师提醒学生记笔记等。七年级新生入校后,英语老师应抓住他们对新环境有新鲜感,上进心强,学习热情高的有利因素,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初中的英语教学,要给学生学法的指导。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例如,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做笔记的习惯等等。  

四、心理衔接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要求低,节奏慢,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精雕细琢,在课堂上积极创设情境,把听、说、读、写和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英语学习和“玩”差不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然很高;初一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善模仿和争强好胜等特点,加之他们面对的是以前不了解的老师,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想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这时候教师要积极地抓住这一契机,迎合这种心理,一视同仁地给每位孩子打气,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对英语有一个新的认识,对英语学习有新的意识,为此,要认真上好七年级的第一节课,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评价衔接问题

多数小学因为对英语的不够重视,往往把英语当作区别于语文、数学的“副科”对待,这一阶段的教学评价往往以简单检测为主,检查频率较低;而初中英语教学评价则更为全面,教师从任务完成的过程到学业成绩的高低都给予充分关注,而且将听、说、读、写的检测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小学英语评价的单一性与初中英语评价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大大增加了中小学英语衔接的难度。总之,评价与测试要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诊断、激励和强化作用。

总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但我们深信,只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发扬探究的精神,努力寻求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最佳衔接点,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提高基础英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教法衔接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
爷爷的“五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