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优策略

2018-03-13包福红

新一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学困生

包福红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已发生极大转变。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数学学困生影响着班级数学综合成绩的提高并拖延教学进度。而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的措施;转移注意力

在素质教育的积极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已发生极大转变。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部分数学学困生影响着班级数学综合成绩的提高并拖延教学进度。而影响数学学困生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小学毕业进入初中, 各科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其中数学学困生所占比例较大,而且还有增长趋势,已成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要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首先要明白其产生的原因,其次要采取正确的方法。下面我就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仁共同商讨。

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在从儿童向青少年的过度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具有三个特点:过度性,封闭性,动荡性,情绪学习倾向很严重,他们更多的是以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

(一)数学学科原因:进入初中阶段数学学科较小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从算术到代数进行了第一次抽象,从直观几何到演绎几何——思维方式的改变,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辩证思维的形成,这些变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中知识的难度与广度较小学阶段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时一部分学生会因学习困难而放弃数学的学习。

(二)家庭原因:家长和教师在沟通辅导孩子的学习方面的力度不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只看眼前利益;家长对孩子的转化与提高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的成分较大。

(三)社会原因。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网络迅速普及。这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新鲜好玩的东西,这比枯燥无味的数学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很容易將兴趣从学习转移到网络或其他方面。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父母对子女采取一种保护式教育方式。这很容易造成他们缺乏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初中学习内容广度与深度有较大提高。一些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可能产生畏难情绪,容易悲观失望,丧失学习的兴趣,论为学困生。对于数学更是如此。

二、对学困生转化的措施

(一)尊重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最渴望的是得到别人的尊重,更何况是孩子。一个需要得到理解、关爱的学困生,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朋友,也愿意好学上进。在他们心里,最渴望有同学的平等相待,得到老师的的尊重。例如: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学困生玩耍或说话、做与本课无关的事情。出现这些情况,老师不应用冷漠的眼神轻视他们,更不能用刻薄的语言去嘲讽他们,那样学生就会有对立情绪、逆反心理,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会难以实现。这时教师可用眼神暗示学生,或让课堂安静下来,学生就会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入学习中。或在巡视时暗示一下,以提醒学生转移注意力,从细微处顾全学生的颜面,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二)用爱感召。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有较大比例。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地溺爱,造成了学生复杂的心理,形成自私、蛮横的恶习,没有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没有信心,对教师的善意批评教育经常记恨在心;还有些家长认识跟不上,不能主动与教师配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这部分学生受到冷落,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随着问题的积累,成绩下降,沦为“学困生”。于是教师和家长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心理,及时给与鼓励,让学困生感觉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爱与真诚。老师乘势引导学生,让学困生上课精力集中,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改掉坏习惯。这就是正确爱学生的结果,用爱感召学困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三)发挥优势。每一个学困生,都会有闪光的地方,作为老师,对学生要有客观公正的评价,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让这些学生感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优点和长处,老师也是重视、关心自己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特长给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重拾自信,逐渐转移,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四)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若采用不同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就能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在丰富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困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定位很低,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被动的接受,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其他同学起来回答,自己不愿参与。他们不愿动脑思考,思维欠敏捷,不能举一反三,学习成绩落伍,跟不上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一些难度不大,学困生能回答或感兴趣的问题,鼓励这些学生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建立起自信心,逐渐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困生的转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作为教师,在充分肯定学困生取得进步的同时,还要适时的提醒他们自身尚存的不良习惯,使他们既能够看到自己的可喜变化,又能够感觉到自我成长的巨大潜力,自觉地对不良习惯加以改正,从而使学困生获得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谈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