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避免措施漫谈

2018-03-13何震宇

新一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和谐成因

何震宇

摘 要: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犯罪的整治力度在不断加大,校园欺凌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作为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校园欺凌在当前的青少年生活中并不少见。校园欺凌作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会影响校风与社会风气。明确现状并寻求避免措施,构建和谐校园,才能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欺凌;现状;成因;避免;和谐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个人思想极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叛逆心理易出现,容易参与到校园欺凌中,也容易成为校园欺凌中的弱者。每一种校园欺凌都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是有悖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切实关注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积极预防,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

第一,校园欺凌形式多样。在当前的农村中小学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的形式另人瞠目结舌。身体欺凌有拳打脚踢、索要财产和推撞拉扯等。语言欺凌有嘲笑、威胁、恐吓、谩骂等。关系欺凌有破坏友谊、有意孤立、造谣等。网络欺凌涉及到利用微信、QQ、电子邮件与网站等方式进行侮辱、谩骂等。

第二,校园欺凌主体认识不足。校园欺凌的主体是否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直接影响着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难度。一些欺凌主体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实施的行为是欺凌行为,没有适当终止,往往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而被欺凌者有时认为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不过是同学之间的言语冲突,意识不到事件的严重性。

二、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避免策略

(一)促进家校合作,建立保护系统。首先,学校要尽全力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学校具有健全的安全保護机制,才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机率。具有关怀、尊重、理解、包容的校风,能够对每一位学生的行为意识产生影响。加强反欺凌制度的落实以及惩戒制度的宣传,多开展必要的校园欺凌讲座活动,能够减少校园欺凌者主动发起校园欺凌的机率。

其次,在做好校园氛围营造工作后,要重视家长辅导。农村家长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目标过于单一。在规避校园欺凌事件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好家长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农村家长需要不断提高个人教育素养,转变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每一位家长都应当重视与孩子的交流,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快速解决,使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温暖港湾。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孩子,尽早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校园欺凌问题。家长要发挥好个人示范作用,促进学生了解正确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建立规则,纠正孩子自身的错误认知。通过家校互动,教师工作者要向家长传递必要的法制知识,使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们学会理性应用身边的问题。家庭环境对小孩子的成长再重要不过,家校互动中,教育工作者要将重要的理念传递给家长,促进家长找到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推进小学生珍爱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生命,在根源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规避意识,明确教师职责。规避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明确教师在校园欺凌规避中的职责,才能让欺凌事件得以有效处理,最好达到有效预防的效果。学校应当制定全面的校园欺凌事件应对方案,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校园欺凌事件,都有对应的处理方式。学校中的领导人员,教师都要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原因以及产生的过果,结果欺凌事件的后果等级有层次、有区分地去处理,避免欺凌事件后果的恶化。

在处理欺凌事件时,教师要有效区分哪些是欺凌事件中的主体,哪些是受害者,做好责任的划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约束和批评,做好惩戒和引导教师。每一位教师都要逐渐成为心理辅导者,在批评校园欺凌参与者的同时,安慰被欺凌的学生,后者甚至更为重要。无论是身体上的救治,还是心理上的抚慰,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班主任,是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第一责任人,相关学科教师也有参与职责,需要帮助班主任协调好工作。

学校应当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办公室,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校园欺凌的参与者找到自己的问题,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帮助被欺凌者缓解心理压力,建立保护自己的意识,使他们能够正常学习与生活。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保护意识。什么样的教育形式,都不如实践。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最能保护学生。要校园欺凌事件中,被欺凌的学生往往具有胆小怕事的性格,他们胆小,不敢将自己的经历告诉老师与同学。同样因为如此,欺凌者才敢于欺负他们。

在教育教学中,学校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特长展示活动,还是社会公益活动,只要帮助学生找到个人兴趣与爱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让学生变得强大起来。更可以通过模拟欺凌的方式,促进学生做好练习,找到处理极端事件的方法。还可以利用生命教育,通过医院的科学参观,让学生获得生活感悟,学会关心弱势群体,关爱他人,减少其成为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校园,是每一位校园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状,并积极分析原因,尽最大努力去预防、去规避,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才能保证校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汪洪雨.农村小学校园欺凌预防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8,(47):312.

[2]刘雪可,闫巧.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规避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68-72.

[3]柳广社.如何解决偏远山区农村中学校园欺凌事件[J].新课程·中旬,2018,(10):58.

[4]李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如何应对校园欺凌[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9.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和谐成因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