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汇川:5亿元升级通村路

2018-03-13孟锦群

当代贵州 2018年49期
关键词:拓宽公路建设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孟锦群

遵义市汇川区投资5亿元,从去年开始对辖区内8镇2街道46个村(居)的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改善行政村及重点扶贫旅游景点、重点扶贫产业的交通基础条件,所有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混凝土路面,从4.5米拓宽至6.5米双车道,醒目的道路指示线、路牌一应俱全,路肩绿化带、路缘石、路坡防护配套到位……驾车行驶在遵义市汇川区通往各乡村的道路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漂亮、便捷、通畅。

为改善辖区内行政村及重点扶贫旅游景点、重点扶贫产业的交通基础条件,汇川区投资5亿元,从去年开始对团泽、泗渡、板桥、山盆、沙湾、芝麻、松林、毛石和高坪、董公寺8镇2街道46个村(居)的公路进行提档升级。采取新建、改造、扩宽等方式对涉及项目的通村公路、扶贫路、产业路进行升级改造,所有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高要求 严执行

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之前,汇川区就开始按照“脱贫攻坚组组通公路建设三年大会战”“不搬就通、不通就搬”“以改建为主、新建为辅”“一组一路、优先通达”和“五个不能纳入”原则,打响交通扶贫“组组通”公路建设大决战。结合区情,因地制宜编制了“十三五”交通规划,明确了通行政村公路按6.5米宽、通组公路按4.5米宽标准实施,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通村通组公路里程2290公里。

为全力保障通村通组公路快速顺利推进,还成立了遵义市汇川区通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区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研究解决项目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在加快进度的前提下,在新建、原路面改造、拓宽改造和局部拓宽改造等方面制定细化标准。在新建项目上,按照4级公路标准设计;在原路面改造上,结合原有路面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浇筑露肩;在拓宽改造和局部拓宽改造上,结合原有路面结构,因地制宜,采用原路一侧加宽方式拓宽路基的方式,高标准高要求扎实推进。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建设动态,按质量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调度协调机制。安排专人及时将每周进度工作进展情况与工作简报上报。制定考核奖惩和问责问效办法,从严从重问责问效,对严重影响公路建设进度的严格问责问效。

此外,为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标准适宜、出入便捷的通村通组公路体系,汇川除了对辖内各行政村通村公路进行提档升级,拓宽路面外,还根据实际促进农村公路实现由量向质、由通向畅的转变。其中,按照“不搬迁的村寨要通公路、不能通公路的村寨要搬迁”的要求,全面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对30户以上的村民组规划建设962公里的组组通公路,对30户以下村民组按照“因地制宜”实施通村公路规划建设860公里。

道路通 产业旺

一条条“村村通”公路在汇川山间盘旋起伏,似一根根流动的血管,把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村寨穿点成线,为曾经闭塞的山村带来活力。目前全区已硬化通村公路268公里、通组公路1650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通客运的“双100%”目标。

位于汇川区泗渡镇的金田村是省级二类贫困村,由于地处大山深处,海拔差距大,交通不便成为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障碍。

去年,汇川区交通部门投入资金1600万元,在金田村境内修建通村通组公路10条,全长19.245公里。此外,该村还将建成通自然村公路7.395公里、“组组通”公路11.34公里,380户农户通入户水泥路。

“金田村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不仅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还为全村发展脱贫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金田村总支书记雍建华告诉记者。

眼下,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金田村新引进的50亩金丝黄菊基地也迎来了采摘期。50余亩金丝皇菊预计能收获干菊花2000斤左右,按照市场保底价每斤120元计算,预计可收入24万元,能帮助2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

2015年,金田村丁家坳组村民周岐松拿出10余万元积蓄,贷款20万元购买25头仔牛开始发展养牛产业。但因交通不便,养殖的商品牛收益不高,现在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如火如荼,让周岐松看到了发展希望,“通组公路修通了,我准备将养牛规模扩大到50头”。

如今,金田村以“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建设为契机,在全村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增加农民收入,规划发展种植二金条辣椒1000亩,菱角、蔬菜1000亩。同时,利用犀牛湖的独特地理条件发展乡村旅游20户。

遵义市汇川区已硬化通村公路268公里、通组公路1650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通客运的“双100%”目标。图为汇川区山盆镇山盆村至落炉村的通村沥青路。(罗永红 / 摄)

“汇川在交通建设中,特别建成了一批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乡村旅游景点、深度贫困村等为重点的产业路、旅游路、小康路,惠及3.9万余贫困人口。”汇川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卢应介绍,2018年年底全区将实现100%组组通硬化路。

村庄美 万家乐

“以前住的是老房子,马路就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通村入户路都改成了水泥路,路边还装上了路灯,房子也进行了改造。”说起村里的变化,汇川区山盆镇丛坝村村民敖科望言语间透出高兴。

同山盆镇丛坝村一样,同镇的李梓村通过“五改五化”工程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等,令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走进李梓村,曾经土墙石瓦的简陋住房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粉刷洁白、视野开阔的新民居,宽阔整洁的水泥通村、通组和串户路直达农户房前屋后,曾经满地黄泥、灰瓦土墙的村寨变成干净整洁的美丽新农村。

山盆镇规划建设通组公路570公里,解决13个撤并村的交通瓶颈问题,让新建的农村公路成为当地群众出行的“民生路”、农民发展产业的“脱贫路”、农货出山销售的“致富路”。

“通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的农村交通面貌得到大幅改善,在‘交通三年大会战’中,投入近亿元修建公路139公里,其中通村油路90.5公里,累计投入资金9365万元。”汇川区山盆镇党委副书记姚本坤介绍。

汇川区芝麻镇竹元村紧邻仁怀市,没通路之前,竹元村群众去仁怀赶集卖高粱,从来都只说自己是喜头镇人,绝口不提竹元村。因为不通路,竹元村村民受够了出行的苦,娃娃在山下读初中每周回一次家,乘坐摩托车往返一次路费高达160元。因承担不起这种经济压力,很多孩子只能走路上下学,一个单边足足要走四五个小时,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寒风刺骨,苦得很。

2017年,竹元村的路修通了,孩子们上学不再遭罪,装修建材、家用电器、各类家具都可以运到家门口,村里有了第一栋像样的瓷砖外墙房,接着,第二栋、第三栋、第四栋……这些房屋修建在山弯弯中、树桠桠下、土坎坎边,让整个竹元村的“腰板”都直了起来。

猜你喜欢

拓宽公路建设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加强自身建设 增强工作实效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我省拓宽企业“混改”——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