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发力 确保整县如期脱贫

2018-03-13凌忠云

当代贵州 2018年49期
关键词:易地全县攻坚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凌忠云

镇远县举全县之力,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整县脱贫摘帽如期实现。

镇远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目的地。然而,拥有“高颜值”的镇远县却还戴着一顶“贫困县”的帽子。

今年是镇远实现整县脱贫摘帽之年,如何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全县持续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举全县之力,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脱贫质量,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脱贫指挥“一盘棋”

镇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长任常务指挥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12个乡镇分别成立战区指挥部,围绕“十大扶贫”工程,采取“兵团+兵种”协同打“歼灭战”的方式,实行挂图作战,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逐一销号。

同时,成立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安全饮水等十六个扶贫专班,对发现的问题实现一站式办理,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立健全指挥体系,确保政令畅通的同时,该县还加大了脱贫攻坚问责力度,对问责情形、被问责对象、问责方式等进行了明确。

此外,建强支部带动脱贫攻坚。全县各大企业、合作社积极通过“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带动群众发展致富。

2016年以来,镇远县羊坪镇响水村因地制宜,以“党支部+集体资金+扶贫资金”模式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组建黔东响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连续3年带动80余户贫困户增收。公司收益除解决贫困户红利外,还用于支付工人工资、开展公益事业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针对以往帮扶干部比较分散、帮扶工作相对零星,以及部分产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镇远在原有驻村工作部署基础上,按“居住就近,方便管理,界定清楚,产业相近”的原则,以自然寨或30至50户为一个网格,精准建立网格近2000个。此外,还将全县367个党支部9373名党员干部紧紧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管理格局,不断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围着群众转

镇远县辖12个乡镇,共110个行政中心村和12个社区,27.5万余人中有农村户籍人口23.49万人。截至今年12月,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5%。

在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围绕“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目标,镇远重点发展烤烟、蔬菜、辣椒、精品水果、花卉、食用菌、畜禽养殖、稻田养鱼等特色优势产业。

对于“种什么”“养什么”,镇远尚寨乡律令村的村民们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去年收益好,今年我又种了4亩地的辣椒,预计亩产可达3000多斤,按照统一收购价1.4元一斤计算,孩子在学校一年的生活费没有问题了。”律令村蛮溪组村民周礼花对辣椒产业目前的发展势头很满意。

“最初和村民说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大家还有所顾虑。”谈起现在已成规模的辣椒产业,律令村村支书吴启辉回忆起当时做群众工作的难处。

律令村发生的变化,只是镇远县因地制宜为群众精心选择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县共整合资金1.7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完善大棚、冷库等配套设施,强化农业生产技能培训,22家农业龙头企业、37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种植大户、5.17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

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又乐业

近日,镇远县舞阳镇界牌村柿花组村民陈元祥搬进了新家,住进新房后老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自己的帮扶干部——界牌村驻村第一书记周镇声:“周书记,真的非常感谢您,要不是党的好政策和你们的关心,我这辈子都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您要多来家里坐坐。”

陈元祥的新家位于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两路口安置点。与陈元祥一样,贫困户杨正会也搬迁到了同一个安置点,并且入住两天后就在小区的物业公司找到了工作。

“在这里工作可以就近照看家里人,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也能解决一家四口的日常开销。”杨正会说,要不是搬进安置小区,她应该还在偏僻的农村过着艰苦的生活。

目前,由杭州市西湖区对口帮扶援建的两路口安置点配套小学——镇远县杭州西湖实验小学正在建设中。项目的实施,可解决搬迁群众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

正在装修的两路口安置点扶贫服装生产车间可以解决就业岗位500个,有望让一部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批复镇远县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目标为2229户90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016人,同步搬迁非建档立卡人口59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县设青溪慢坡、芽溪新城、两路口三个安置点,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2034套。

为了能让搬迁对象实现后续发展,镇远县按照“五个三”要求落实相关内容,不仅实现对搬迁对象的技能培训全覆盖,也切实解决搬迁对象的就业问题,拓宽群众的就业和创业渠道。

乡村旅游美村寨乐农家

依靠乡村旅游,青山环抱的报京侗寨路变宽了、房变美了、百姓的钱袋更鼓了。“现在寨子越来越美,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也都留在村里发展,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在跟着提高。”81岁的村民邰正辉开心地说。

镇远县依托自身的青山绿水和民俗文化,抓好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动“美丽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产业+特色文化”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全县乡村旅游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喜人势头。

镇远县今年共整合资金1.7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发展,22家农业龙头企业、37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种植大户、5.17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图为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种植基地。(黄学洪 / 摄)

目前,全县已有乡村旅游村寨17个、乡村旅游客栈70家、乡村旅游农家乐166家,已申请星级评定乡村旅游经营企业22家,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客栈5家。

自9月14日镇远县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暨整县减贫摘帽“百日会战”动员会议以来,众多帮扶干部下沉到村寨,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截至目前,全县已从县直行政机关、省州驻县单位选派40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加上2300余名帮扶干部,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打一场书写历史的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易地全县攻坚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