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研究

2018-03-12王静张鹏鹏

武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变迁

王静+张鹏鹏

摘 要: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结构层次上,具有体育文化的属性。现代区域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山西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对三晋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文章选取晋中太谷县形意拳作为晋中地区民俗体育变迁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及剖面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历程,归纳其主要特征,分析其变迁的原因,探寻晋中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规律和路径。

关键词:晋中地区 民俗体育文化 变迁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122—03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笔者从知网,太谷县图书馆查找相关著作和文献资料。

2.2 田野调查法

笔者深入太谷县周边区域,了解当地的民俗体育开展历史及现状,对本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2.3 剖面分析法

筆者在研究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历程中,观察了历史发展中特定的时间点以及人们采用的行为方式等出现的变异。

3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历程

根据中国近代社会发生的事件与调查实际情况的结合,将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传统阶段,清末后期,鸦片战争虽然打破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但是中国经济依旧处在可自给自足的状态,其民俗体育仍在自发的存在。第二,断裂阶段,“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晋中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属于停滞阶段。第三,复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正确方针的引导下,晋中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俗体育活动由停滞转向繁荣。

3.1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传统阶段

提起晋中地区,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晋商。随着晋商在清朝的鼎盛,其发展也极大地刺激了山西武术的发展。同期出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拳械——形意拳。由于晋中本地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经商者居多,现在太谷县的三多堂就是晋商繁荣的见证。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刺激山西武术的发展。

在此阶段,晋商对镖局行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山西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出于安全的考虑,使得各地的武术高手集聚晋中地区,形意拳的产生,丰富了武术的交流内容与格局。[1]山西的武术在此需求下,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形意拳走出小众,面向社会,广为发展的阶段,促使形意拳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极大丰富形意拳的内容。以太谷县的三多堂为例,其当时聘用的形意拳拳师就多达数十人。[2]在此时期,镖局也相继增多起来,可以为更多的习武者提供体面的工作与就业机会,便也更好的营造出民众习武的风气,进而推动武术的发展。

晋商发展繁荣为形意拳活动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一时期,武者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武者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保护,彼此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3.2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断裂阶段

1958年后,我国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随后,土地改革后,文化大革命爆发,在随后的十年里中国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形意拳在此阶段受到严重的打击。

在此时期,晋商受到极大的打击与迫害,导致此时期没有新的组织来引导形意拳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

这一时期,晋中地区民俗体育物质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强制变迁,引起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解体。

3.3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复兴阶段

政治环境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生改变,随即形意拳也出现了复兴的势头。

1983年2月份,随着《全国农村体育工作会议纪要》的出台:各地要逐步将体育活动开展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形意拳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的舞台。随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出台,让大众的体质健康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并提出各村体育协会及部门要积极响应文化站活动,推动民俗体育的发展。

而在此时形意拳的精髓也由看家护院转变为强身健体,逐步由竞技性走向表演性。主要目的已经演变为提高民众的修养与增强体质。

这一时期的文化变迁主要是生产技术进步为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提供了基础,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为该地区的民俗文化变迁提供保障。在此时期,民俗文化的物质文化出现了现代化趋势。

4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特征

4.1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历时性特征

本文从历代传承的视角来分析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历时性特征:时间与空间性,形意拳是在特定的时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超过某个时间或者空间领域,形意拳就不可能产生。开放性,形意拳在当时要发展,就要和不同的拳钟进行交流,体现出形意拳在精神层面上的兼容性。传承性,形意拳要发展,就需要传承,它是在不断的变异中进行传承,也在不断的传承中进行改变。竞争性:晋中地区民俗文化是三晋文化的一个分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丰富了山西武术文化的内容与发展方向。

4.2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的共时性特征

依据传播学派的观点,将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进行共时性分析:平等性,因为在民俗体育活动中,男女是平等对待的,这也改变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仅男性参加的局面。信息化,现在形意拳的传播已经可以借助于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不在拘于过去的拜师等传统的言传身教等方式。娱乐性,现在人们学习形意拳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加空余时间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广阔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参与形意拳运动的阶层已经不局限于农民,而有更多的武术爱好者进入到这个项目中,接受武术熏陶。多元化,形意拳已经走不同的道路,如走进学校,走向表演等,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endprint

5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原因分析

文化是不断发展和变迁的,引起文化变迁的理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去阐述,本研究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对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原因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5.1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外部原因

本研究结合对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与前辈对文化变迁因素的总结,将其外部原因归纳为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体育传播几个方面:地理位置是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晋中地处山西中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于形意拳的发展。而人口流动性比较大,适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经济水平为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物质基础,民俗体育要发展的好,必须有良好的经济作为保障。经济条件的改变还会引起精神文化的改变,从而导致体育文化的变迁。晋中民俗体育在与现代体育进行接触时,就会吸收体育中的先进成分,最后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导致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5.2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部原因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形意拳自身的发展和主体文化的改变:形意拳自身需要发展,就要宣传与推广,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汲取不同的养分,需要在不断在发展之中更新自己,重构自身结构,增强自身的价值,促进文化的积累,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民俗主体文化意识改变发展方向,外来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冲击,促使形意拳文化朝着多元化去发展。改变本身的观念,民俗体育文化的本质发生改变,整个民俗体育文化结构也就处于动态之中,互相促进,更新产生不同的变迁。

6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功能

本研究根据文化变迁理论理论功能学派的主要观念,在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对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功能进行分析。

6.1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社会功能

形意拳在晋中地区具有较强的民众基础,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他具有较强的聚合功能,晋中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维系着当地居民信仰,使得居民能够形成以形意拳为中心的文化团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逐渐由竞技性转为健身性与娱乐性。以形意拳为主导的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活动对当地居民也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武术中培养习武之人的德育,注重内在修养。随着太谷县形意拳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形意拳的影响,越来越注重形意拳的内在文化修养。

6.2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经济功能

在形意拳形成的初期,就是为了保护商人旅途及居所的安全,从而给武者带来必要的社会经济价值与地位,丰富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增加经济收入与来源。现在形意拳作为晋中地区最为主要的拳种,多以开设武馆和举办具有表演性质的比赛,增强形意拳在晋中地区的影响力。随着旅游业在晋中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形意拳的开发,已经引起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例如今年在山西农业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太谷国际形意拳交流大会,中国形意拳高峰论坛已经有超过五百人来参加。极大的促进形意拳在民众中的影响力。

7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和发展路径

晋中地区民俗体育变迁也应该遵循着某种规律,虽然晋中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种类比较多,但笔者根据对形意拳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从形意拳的文化特质入手,探索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

7.1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规律

当地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是该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没有晋商的发达和该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也就没有形意拳的发展。该地的经济基础决定变迁的方向,随着经济的越来越好,形意拳已经从单纯竞技转变为建设性和娱乐性。人的主体需求是该变迁的关键部分,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形意拳已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促使形意拳发生改变。该地区对形意拳文化的认同,是变迁的根基。因为形意拳在晋中地区具有独特的情怀,促使形意拳在与西方文化接触时,不会丧失自我。创新是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灵魂。形意拳在训练方法与器械上,都已经发生极大的改变。借助于高科技互联网的传播,促使形意拳以更加强健的步伐迎接挑战。

7.2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发展的路径

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应该走进学校,与学校教育结合,山西农业大学已经将形意拳纳入为大一学生的体育必修课。该种形式极大的有利于形意拳的推广,让学生了解晋中民俗体育文化,进而可以了解我国的传統体育文化。与大众建设相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明病产生,大众健身正引起人民的足够重视。太谷县已经形成以形意拳为中心锻炼团体,该团体在太谷已经初具规模,走产业化的道路,创新品牌。太谷县形意拳文武学校,采取文武兼修、文武相长的办学策略,弘扬形意拳文化,强调特长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该学校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形意拳在发展过程中,因地理位置和组织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变迁。

8 结论

晋中地区近代民俗体育文化变迁,依据“形意拳”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阶段、断裂阶段与复兴阶段;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特征:历时性和共时性;晋中地区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参考文献:

[1]宿继光,刘定一.三晋武术发展的文化地理学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87-89.

[2]侯芬芬.晋商对山西武术发展的影响[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9.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Modern Folk Sports Culture in Jinzhong Area

Wang Jing Zhang Pengp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 China)

Abstract:Folk sport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ports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structure level, has the property of sports culture. Modern culture has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cultural studies, Jinzhong area folk sports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hanxi folk sports culture, we study its relative Shanxi region of folk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which is more typical. This article selects Jinzhong Taigu County Xingyi Quan as an example,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survey, profil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the folk sports culture history, summarize the main features, and analyse the reason of its changes in Jinzhong area,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and path.

Keywords:Jinzhong area Folk sports culture Changesendprint

猜你喜欢

变迁
小渔村的变迁
我家的自行车变迁史
留村的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一纸婚书见变迁
清潩河的变迁
象棋子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