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德教育对维族初中生德育思想的影响研究

2018-03-12张俊强何绍锴王冬慧

武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中学生

张俊强+何绍锴+王冬慧

摘 要:武德教育作为中国武术传承的一种文化属性,具有明显的教育功能。中华武德作为一种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意识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弘扬民族道德规范上,中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学学校德育工作建设的主要对象,在中学阶段,德育教育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维族初中生德育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在德育课堂上和武术教学中结合维吾尔族当地文化及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征,通过访谈和实地观察的形式进行研究,探讨武德教育对维族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阳光校园”的口号,培养维族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中学生德育思想行为,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开展。

关键词:武德教育 中学生 德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88—03

自古以来就有“为武之道,以德为本”的武德修养教育,人们练习武术,不单单是锻炼身体、防卫自身安全,更多的是通过外在的武术练习来提高内在的德行与修养。德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或者阶级的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学,将相应的思想准则以及道德规范转变成为个人思想意识与道德素养的教育。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喀什作为“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和核心区,是打开世界经济来往的窗口。维吾尔族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必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地区及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维吾尔族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增进民族精神及荣辱感,建立健康、健全的高尚人格,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中国武术武德教育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普及武德教育知识,增强维族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正确引导维族中学生思想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德教育对维族初中生德育思想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上查阅对维族中学生德育思想研究的相关文献。

1.2.2访谈法

通过对莎车二中校长郭健康访谈、与主抓德育工作的老师、团委书记、宿管工作人员、学校体育组教师交流,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本文的撰写提供良好的依据。

1.2.3实地观察法

走进莎车二中户外体育课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观摩,记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开展武术特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礼仪互动,观察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课堂学习纪律、食宿生活纪律、文明礼貌现象、卫生习惯、劳动观念、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等有无明显提高。

2 武德教育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表现

经过与郭健康深入交流,了解到学校校本课程中对体育活动支持的力度非常大,学校体育老师根据在校学生的实际表现,通过多次的教研活动,精心策划了学校“两操一课”(武术操、足球操,班级特色武术课)的学校特色体育教学大纲,在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武术元素来对学生实施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具体有在体育课堂上武术道德基本规范,师生行抱拳礼、民族地方史课堂上讲授中国武术人物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多媒体教学中反应爱国主义的武术影视片等,在每周的德育课堂上德育教师也运用中国武术武德的教育典故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荣辱感、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实时反馈还成立了校武术队等团体项目,来强化维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互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武德教育,将武德教育融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在郭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德育教师、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现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了管理上的大胆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武德教育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大纲的管理模型初具良好效果。

3 武德教育对维族初中生德育思想的影响

3.1 武德教育加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中学德育大纲》中包含了对初中学生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德育教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的教育;初步的国家观念—尊重国家标志,维护国家尊严、荣誉的教育;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教育;尊重兄弟民族,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及热爱和平,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育。英雄人物是每个学生心中的偶像,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学校教师在德育课堂上利用武术人物素材忠勇爱国、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求学生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与民族自豪感。汉族学生与维族学生出现了合作学习,合作劳动,人人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踊跃参加,团结互助的现象在班级的班会记录中较之以往有了崭新的画面。经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平安校园环境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3.2 武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律能力

自信、自律,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基础,提升个人道德情操的充分條件,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中,当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时,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信心与自律能力。武术练习对培养学生自信力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观察中部分性格内向、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在通过武术练习克服了学习上没有自信的表现,在课堂、课下的班级实践活动中个人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武术教学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初始阶段,讲解武术抱拳礼的涵义,强调上课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制度化,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将武德教育普及在课堂教学中,经观察,学生纪律在课堂上较之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课堂结束时以往都一哄而散,运用武德教育有了明显的规范性,在结束下课时,班干部主动整理班级队形,与老师行抱拳礼后下课,个人的自律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社会实践活动中比以往多了些青春的活力,阳光校园风貌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律性开始。endprint

3.3 武德教育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武术抱拳礼:“即左手为掌,四海为家莫称大;右手视右手视拳,以武会友皆兄弟;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严以律己,宽容他人的胸怀。”德是对习武者行为规范的一项准则,它协调着习武者之间的相互人际关系,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和教育环境。看似简单的抱拳礼,其中真切地蕴涵了深刻的武术精神,同时起着规范行为举止的作用。在武术教学中运用武术肢体动作练习来普及武德知识,加深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使他们认识到,看似简单一个“抱拳礼”却能体会更多深层含义。为此,无论课前课后的师生问候,还是切磋交流、递接器械、教学考核等都须互敬“抱拳礼”。武术运动蕴含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练习中讲求天人合一与哲学中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武术练习中动作的规范性是练好武术、认识武术的重要依据。在武术课上身体力行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动作的要领,用动作练习的规范性来讲述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加深学生行为规范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自身形,建立文明和谐校园。

4 结论

在德育课、体育课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可以激励民族学生潜在的上进心,领悟为人处世、悟出如何做人、做一名合格中学生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观和道德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武德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传承和改造过程中,已经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德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把武德教育更好地融入到维族中学德育工作中,让学生接受武德思想的熏陶、教育和影响,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加强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在实践活动中,结合维族中学生现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把武德教育同学校德育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把握好维族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向,形成理性的德育思想、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理想,成为促进维族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直接驱动力。

参考文献:

[1]田晓江.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研究——基于学校社会工作介入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5(05):219-222.

[2]陈国良.中学体育教学中可渗透的德育内容[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96.

[3]高德才. 关于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4):69-70.

The Influence of Wushu Morality Education on Uighur Junior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Zhang Junqiang1 He Shaokai2 Wang Donghui2

(1.P.E. Schoo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China; 2.Yuncheng College,Yuncheng shanxi 044000,China)

Abstract:A cultural attribute of moral education as Chinese Wushu inheritance, has an obvious function of Education. Chinese Wushu, as a kind of profound humanistic spirit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modern society, focused on the value of national ethics, whi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which is also the main object of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onstruction. The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ositive ro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ideas.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ygur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combined Wushu teaching with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ighur native culture and the grow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rough interviews, field observation form,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morality education of Uygu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safe campus, health campus, sunshine campus" slogan, culture of Uygur students develop good moral habits, improve the students moral behavior, promo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Keywords:Wushu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ral ideas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