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就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18-03-11张方华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路径现状

张方华

摘 要:在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依旧存在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并不准确、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团队急需建设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从面向就业的角度,通过建设专兼融合的高素养师资团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就业形势制定理论和评价机制等有效路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顺利开展,为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面向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现状 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养、具有创新意识专业人才的重大使命。各大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情况,既真实反映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将影响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成果。因此,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及岗位适应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1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1.1 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院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认知不全面,通常更加注重院校的硬件设施及专业知识的讲解方面,严重忽视了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系统化、专业性、全程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某些院校在大二和大三期间增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却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有限、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严重影响了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无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目标。

1.2 教学目标并不准确

某些院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混为一谈,侧重于讲解大学生毕业的相关就业体制和政策、提供有关岗位就业信息以及传授就业技巧等服务性的内容,但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化辅导及其教学目标却尚未确立,教学整体力度有待增强。从部分院校毕业生调查统计数据上看,有75%的毕业生表示,在校学习过程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大多数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未接受过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由于各个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尚未确定,再加上所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服务不全面,导致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1.3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单调、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脱离,是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许多个班级一起授课,教学方式单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与现实联系不够密切,缺乏针对性的辅导和模拟训练、市场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很多院校当前已有的教学资源无法真正满足广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有关调查表明,78%的大学生对当前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不认可;84.2%的大学生表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少实践环节。

2 面向就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路径

2.1 建设专兼融合的高素养师资团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着较强的专业性特征,建设综合素养较高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团队,是保障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教师,应掌握心理学、咨询学、健康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同时还要具有优秀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亲善力。可从院校中具有丰富的就业指导及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精英教师中挑选,也可从校外聘请专业的人力资源专家,为企业和院校的沟通架构有效桥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各个工作岗位的真实需求。此外,院校应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培养,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专业培训辅导班,开展职业基础理论、职业评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就业辅导、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广大授课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与职业资格两类证书,当前我国就业辅导工作被国家认可的权威性证书,主要是国家职业辅导教师资格证书,要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团队,是一支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优秀能力的团队,同时也要保证是一支专家化以及专业性的师资团队。

2.2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属于一个长期、综合性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从大学生入校时开展,利用不同形式让高校新生深刻意识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未来职场发展的重要作用,以此来提高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让他们全面了解自身的职业兴趣与爱好、职业性格等,通过职业生涯人物专访、网络调查研究、校友讨论会、企业实地考察等多种有效方式,深入探究专业相对应的职场环境,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大二期间,可让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的企业实习,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强化对相关工作岗位的了解,引导在各个工作岗位实习的学生,在实习期满后开展交流会议,利用亲身实习来明确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大三期间,可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充分了解自我,明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依照以往的经验与经历,重新确立个人未来的就业方向。而在进入大四后,则可让学生制作个人简历,学习面试技巧和有关礼仪知识,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体制等,并在院校中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或是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对他们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切实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3 基于就业形势制定理论和评价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诞生于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基本理论体系,主要有帕森斯的人员职场匹配理论、埃德加的行业锚理论、费鲁姆的职业选择动机理论、霍兰德职业爱好理论、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舒伯的终身生涯发展理论。我国当前已有的政治制度体系与市场经济环境与西方完全不同,在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项理论过程中,不能简单机械化的直接照搬,而是应该首先分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知识体系、思维模式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等特征,探究我国目前产业行业发展形勢下的工作岗位类别、职场现实需求等,要设置具体的课题展开深入分析,研究顺应我国国情的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并依据每位学生的特点,采用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当前,许多专业性的测试软件均来自西方理论,测试评价的最终结果经常与学生真实情况不吻合,进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师生对测评结果的客观认知。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项资金,委派专业机构或是专题小组,分析符合我国就业形势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评价机制,研发对应的测评软件,保障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评价结果的精准程度。

3 结语

在我国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空间。因此,需要各大院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在以后工作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努力探索出符合我国就业形势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范启标,樊春,任维钧.应用型本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探究[J].学理论,2014(2):174-176.

[2] 房欲飞.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基于实证调研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4): 104-110.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路径现状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外来工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