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的意义及措施探讨

2018-03-11丁玎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维修措施

丁玎

摘 要:医疗仪器设备的有效管理是医院良好运行的保证,也是现代化的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的含义与发展入手,从成本方面、医疗效果方面、医疗事故方面分析预防性维修的意义,并基于预防性维修的目前发展,分析在日常管理流程、分级保养、易损元件更换、性能校准几方面的具体维修措施。

关键词:医疗仪器 预防性维修 维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TH7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学发展中医务人员的眼睛和耳朵,在当下的医学发展与疾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有力推进下不断发展,当前已经出现了多种含有尖端科技、需要精细操作的医疗仪器设备。很多医院每年主要的资金投入,就是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转有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大大提高。

1 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

我国以往主要的医疗设备维修手段是被动维修,即设备运行出现故障或明显的损耗之后,维修人员才会对医疗仪器设备进行维修。在国外的医院运行实际中,这种被动的维修手段在设备维修的总体比例中所占不足三成,但在我国,这一比例却要高于七成[1]。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维修的时间和成本,也导致医疗设备的实际运行中,故障状况频繁出现,不仅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医疗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P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医疗仪器维修(Traditional Maintenance:TM)的、现代化的高效仪器维修手段[2]。它是指在日常的医院设备管理过程中,对医疗仪器的使用性能和安全防护,进行流程化规范化的检查维护,推动医疗仪器在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率的降低。

2 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的意义

2.1 提高医院的运营效能

医疗仪器设备的现代化预防性维修,是有计划的针对各种仪器的使用频率和实际特点进行维修的过程。第一,它能够长时间的保障设备在安全的情况下运行,大大增加了设备安全运行的时间,增强了设备运行的整体效能。第二,预防性的维修降低了医院对故障设备维修的费用投入,增加了每台设备正常运行的时长,降低了设备单位时间的运行成本。同时,在预防性维修中,医务人员加深了对设备的性能与常见故障的了解,在医院引进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综合质量更高、价格更合理的医疗设备,降低医院引进新设备的成本。第三,我国医院在尖端设备的拥有率上,整体还是比较低的,医院拥有的医疗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科室无法正常的运行,不仅耽误病人的诊治、对医院的日常管理与运行也会造成影响。预防性的医疗仪器设备维修可以保障医院的诊疗工作正常开展,促进医院整体运行效能的提高。

2.2 保障病人的诊疗安全

医疗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对象,是每一个来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对于病人来说,医疗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第一,可以保障医疗仪器设备在一个安全的状态下运行,保障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生命安全,避免因设备故障造成的二次损伤或心理伤害;第二,可以保障医疗设备在有效的状态下运行,保障医疗设备检测出的数据是对患者真实身体状况的反映,不会因为设备故障造成数据错误,导致医生对患者的真实病情有了错误的判断,耽误了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第三,医疗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可以保障医院的医疗设备在低故障甚至零故障的状态下运行,长期积累的好口碑有助于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心,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缓和医患之间的关系,推动和谐健康的医疗关系的建立。

3 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措施探讨

3.1 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

在医疗仪器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中,日常的医疗仪器设备清洁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首先,要建立设备清洁的科室巡回检查制度,将设备的日常清洁工作按照科室划分,具体落实到个人,保障每一臺医疗仪器设备都有专人负责,保障设备表面没有积灰、积油,未受腐蚀性物品的侵蚀,尤其要注意医疗仪器设备表面血迹和机器内尘埃油渍的去除。其次,要注意仪器设备中间的光学透镜的检查,保障光学透镜表面没有积会积油、保障光学透镜的通透性。再次,要建立完整的医疗仪器设备清洁档案,详细的记录一台仪器设备每次清洁的时间和清洁人员,确保日常清洁工作落实到个人,并根据记录对设备仪器的清洁人员进行考评,并计算进医务人员的实际绩效当中去。最后,要在清洁工作结束之后,对设备进行润滑,尤其是复杂设备的机械部分,要选择高品质的润滑油,保障医疗仪器设备在低噪音、低损耗、高效能的状态下运行。增强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2 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调整

除了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清洁之外,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调整也是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工作的重要部分,第一,在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之后,要及时恢复面板旋钮、开关的位置,保证面板指示灯的正常运行,保障仪器设备的操作手柄和操作面板处于正确的位置。第二,针对操作方法复杂、设备构造复杂的大型仪器设备,医院要提请设备供应商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或责成有经验有技术的操作人员,出具专业的操作规范,并将操作规范打印装订成可视化程度较高的说明,随机身悬挂在设备附近,方便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对仪器状态的监察。第三,要按照设备维修说明中的指导对设备的元件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常规使用中容易耗损的设备元件要及时更换。对于设备的机器外壳、电源线、地线的漏电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测,保障医务人员在设备使用上的安全。对于不当操作造成的设备损坏,要及时向设备管理组报备,对不当操作进行及时的调整。

3.3 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测试

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通常都具有自检故障诊断功能,这给医疗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提供了便利。在检测中,第一,要加强对医院内部医务人员的培训,在设备引进的过程中,鼓励医务人员与设备供应商派遣的技术人员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沟通。积极对医务人员的设备使用习惯和设备检测意识进行周期性的培训,使医务人员充分地了解设备正常运行要求的环境,明白设备的运行原理与运行过程,在设备的日常测试中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的问题。第二,要建立设备的测试档案管理制度,对于医院引进的大型设备,医院要对每一次日常测试的时间、人员、测试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与设备的故障记录、维修记录比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造成仪器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并及时的做出调整,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第三,要针对仪器设备的日常自检情况,制定合适的预防维修计划,综合设备的运行原理与日常清洁、调整、检测情况,合理安排养护时间、养护部位、易损设备更换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性维修,是将医疗仪器设备的故障防患于未然,既能增加医疗设备的整体运行效能,降低医院的日常设备投入,提升医院的综合效能,又能保障病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预防性医疗设备仪器维修的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在预防性维修方面的学习,加强对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付泽武.浅谈主要医疗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与预防性维修[J].基层医学论坛,2004(6):576.

[2] 周捷,张学全.试论新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J].医疗装备,1999(1):6-7.

猜你喜欢

维修措施
建筑施工机械绿色维修措施研究
浅议农用拖拉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试析机械设备故障检测及维修措施
试析调频发射机常见问题及对策
新型自动气象站关键问题维修措施及日常维护
数字电视发射机的原理与维修
煤矿供电维修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浅析科技馆展品的维修与养护策略
多层住宅瓦屋面渗漏维修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