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策略研究

2018-03-11桂晓玲王瑞李牧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贵州省大学生

桂晓玲 王瑞 李牧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对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此探讨了后续的援助策略。结果发现:目前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女生和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占了多数。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援助的看法虽然是正确的、科学的,大部分就业困难学生也具有接受就业援助的意愿,但是就业援助政策的实际知晓率和就业援助的实际接受率却均明显偏低。并据此提出了注意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加大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重视就业援助方式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等有助于提高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成效的几点具体策略。

关键词:就业困难群体 大学生 贵州省 援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4

研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情况,不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同时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正是因此,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开始逐渐得到了社会公众的重视与关注。李克强总理就专门在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此进行了强调,指出在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应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促进高校学生多渠道就业。鉴于此,本文就以贵州省高校为切入点,针对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展开了调查和研究,以期能够借此促进贵州省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提高贵州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针对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中医学院5所贵州省高校的580名2014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调查,以了解贵州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就业援助状况和援助需求,为后续援助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2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其中,问卷调查法是研究开展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调查方法,为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状况和援助需求,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专门设计了一份《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涉及就业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业困难学生对就业援助的认知情况、就业困难学生对就业援助的需求状况以及当前就业援助的开展效果等几部分内容,共针对贵州省上述5所高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发放了调查问卷580份,其中,回收566份,回收率为97.59%;有效问卷549份,有效率为94.66%,符合研究的开展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

2.1.1 性别结构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对接受问卷调查的549名贵州省就业困难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显示的调查数据可知,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女生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男生所占的比例。在接受本次调查的549名贵州省就业困难学生中,有高达2/3的就业困难学生为女生。而据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高校毕业生实际找工作的过程中,部分用人单位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的情况。由于女性高校毕业生普遍年龄处于21~25岁之间,这一阶段恰恰是人生中的婚恋时期,所以,很多用人单位考虑到女性毕业生在工作之后,很快就会结婚、生育等情况,在招聘时往往更倾向于录用男生,部分用人单位甚至会以工作岗位特殊等原因直接拒绝招聘女生,从而使得女生相較于男生而言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女生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

2.1.2 学历结构

图2显示的是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学历结构。根据图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在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占据了绝大部分,在接受调查的549名就业困难学生中,有414名为本科毕业生,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人数的75.41%;而研究生学历和博士生学历的毕业生在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所占据的比例则明显降低,分别仅为17.85%和0.18%。

据分析之所以会得出这一调查结果主要是因为:(1)本科学历学生的基数大。在贵州省各高校中,本科生的人数要远远大于研究生的人数和博士生的人数,与此相对应的,本科学历就业困难学生的人数就要远远大于研究生就业困难学生的人数和博士生就业困难学生的人数。(2)研究生和博士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上,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和博士学历的毕业生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更容易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相较于本科学历的毕业生而言,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2.2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状况

2.2.1 学生对就业援助的认知情况

为了了解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大学生就业援助的认知情况,在调查问卷中,利用“你怎样看待大学生就业援助?”和“你觉得就业援助就是没有能力的表现吗?”两个问题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

根据图3中显示的调查数据可知,在接受调查的549名就业困难学生中,有231名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援助是一种有效的就业途径,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42.08%;有285名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援助是一种暂时过渡,就业主要还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51.91%;仅有24名学生认为,没有工作的人才会选择就业援助,这部分学生仅占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4.37%。而根据图4中显示的调查数据可知,在接受调查的549名就业困难学生中,有523名学生表示并不认为接受就业援助就是没有能力的表现,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95.26%。

以上调查数据说明,目前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就业援助的看法是正确的、科学的,为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广泛、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2 学生对就业援助的开展效果

为了解现阶段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开展效果。在本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就利用“你需要就业援助吗?”和“你知道就业援助政策吗?你去求助过吗?”两个问题分别对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援助的需求状况和实际知晓、求助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

根据图5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在接受调查的549名就业困难学生中,有364名学生明确表示自己需要就业援助,希望能够获得就业援助,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66.3%;有146名学生表示自己不需要就业援助,这部分学生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26.59%。而在后期半结构式访谈的过程中发现,之所以某些就业困难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就业援助是由于自身对于就业援助的错误认识或者是不了解造成的,在了解了相关的就业援助政策之后,在这部分学生中有多名学生均表示希望自己可以获得就业援助。这说明,现阶段在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多数学生均存在就业援助需求。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知晓和求助状况,与上文所分析的大部分就业困难学生均希望能够获得就业援助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就业援助政策的知晓率和就业援助的求助率均非常低。在接受调查的549名就业困难学生中,知道就业援助政策并且求助过的学生仅有15名,仅占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2.73%;知道就业援助政策但是却没有求助过的学生有150名,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27.32%;不知道就业援助政策的学生多达384人,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69.95%。这说明,现阶段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开展的并不理想,虽然绝大多数就业困难学生均有援助需求,但是学生对于就业援助政策的知晓率和求助率却明显偏低,大学生就业援助的推广力度有待加大。

2.2.3 学生倾向的就业援助方式

为了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需求,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还针对学生倾向的就业援助方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能够为后续援助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调查的具体结果如图7所示。

根据图7显示的统计数据可知,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援助方式的选择上较为多样,通过学生招生就业办接受就业援助、通过就业援助中心接受就业援助、通过学院学生科接受就业援助以及通过网上调写申请请代理公司解决接受就业援助方式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而在则几种就业援助方式中,又以选择通过学生招生就业办接受就业援助和通过就业援助中心接受就业援助的选择人数最多,分别占到了接受调查学生总数的76.87%和66.48%。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在后续开展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时,应在坚持援助方式多样化、灵活化的基础上,始终将通过学生招生就业办对学生进行就业援助和通过就业援助中心对学生进行就业援助作为最为重要的兩种就业援助方式。

2.3 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策略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的开展效果仍然有待进一步的强化。鉴于此,以下就结合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情况、就业援助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就业援助需求等提出了如下几点关于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策略。

首先,明确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职能,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关于大学生就业要依靠政府来解决还是要依靠市场来解决的争论很早就开始了,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此也往往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实际上,市场和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各有优势和不足,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于市场在配置资源时往往会出现垄断或者是供求失衡等情况,所以通常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于政府在配置资源时会出现杜绝和腐败等情况,所以通常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所以,可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确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在完善和确立大学生市场化就业理念的同时,利用适当的政府干预手段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加大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高校学生了解就业援助,提高学生对就业援助的认知水平。根据上文的调查结果可知,之所以很多目前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接受就业援助的比例偏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学生根本就不了解就业援助,也不清楚就业援助的政策,从而丧失了接受就业援助的机会。所以,在后续开展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时,一定要注意加大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了解就业援助,为学生接受就业援助奠定基础。

最后,重视就业援助方式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由于不同学生面对的就业困难不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身的个性特征不同,所以,在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时,应尽可能保持就业援助方式的多样性,让处于不同环境条件下、面对不同就业困难、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能够方便地获得就业援助。另外,由于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通过学校内的就业援助机构仍然是多数学生倾向于选择的一种较为便利的接受就业援助的方式,所以,在针对学生开展就业援助工作时,在保持就业援助方式多样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以学校内就业援助机构为主,重点提升学校内就业援助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综合全文分析可知,目前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女生和本科学历的毕业生占了多数。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援助的看法虽然是正确的、科学的,大部分就业困难学生也具有接受就业援助的意愿,但是就业援助政策的实际知晓率和就业援助的实际接受率却均明显偏低。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后续开展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工作时,应注意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加大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宣传力度、重视就业援助方式的多样性和主导性等策略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齐苗.高职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 周伟.中国的劳动就业歧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 黄瑞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8-9.

[4] 陈宁春,谢洁.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援助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4(11):92-94.

猜你喜欢

贵州省大学生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有关干部任免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