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听人手语教学现状与建议

2018-03-11赵晓驰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建议高校现状

摘 要:听人的手语教学其实质为外语教学。高校的听人手语教学历经多年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完善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考试方式,并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全面有效地促进手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 听人手语教学 现状 建议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3

对绝大多数不懂手语的听人来说,手语教学其实质为外语教学,而要教会一门外语绝非易事。近些年,开设手语公选课的高校越来越多。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需要总结其现状,分析其问题,提出相關意见与建议,这对今后的手语教学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1 教学内容现状及建议

1.1 教学内容现状

一门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教材体现。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教材不一而足,常用的教材有《中国手语》《中国通用手语词表》《手语基础教程》《基础手语》《手语技能》《中国手语入门》《手语翻译人员》《中国手语日常会话》《中国手语实用会话》等。这些教材各有特色,如《中国手语》《中国通用手语词表》是国家语委与中残联在不同时期推出的通用手语词典,《中国手语日常会话》和《中国手语实用会话》都以日常手语会话为主要内容,但前者是按汉语的顺序打手语,后者是按自然手语的顺序打手语。《中国手语入门》和《手语基础教程》对手语语言学知识和聋人文化进行了介绍。

目前的手语教材多是初级阶段的,还没有形成由浅入深的教材体系。有的教材图片不够清晰,不便显示丰富的面部表情。大都侧重词汇的积累,对手语语音、语法、语用等知识的介绍不多。

1.2 相关建议

1.2.1 增加必要的理论教学

目前高校的手语公选课,以及社会上的各种短期手语培训班,对手语语言学知识的介绍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诚然,手语课技能性应用性很强,所以有的老师只讲这个词怎么打那个词怎么打,但这样的学习没有建立在对手语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上,缺乏整合和辨析,从长远来看,其学习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尤其是我国对手语的认识走过了一些弯路,目前有的聋校教师和聋人对手语的认识还停留在10年甚至20年前,一些错误的认识需要澄清,一些不太规范的提法需要更正。比如,《中国手语》一书在“编订《中国手语》的原则”里有两条“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和“统一基本词”的原则[1],这样的提法是以汉语为中心来看待手语如何翻译汉语,而不是把手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来进行表述,像这样的提法就不适合再给学生讲授。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建议在手语技能的训练中融入一定的手语语言学的教学,使学生的手语学习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比如,手语的语言学地位与性质、手语与汉语的关系、自然手语与手势汉语的区别等,这些都是应该让学生清楚的。另外,手语发音参数、类标记、不同动词类型、手语基本语序的介绍,这些也不能不教。实践证明,这些介绍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手语的正确认识,并有效用以指导手语的学习。比如,在讲到“家”这个手势时,可以介绍中国手语里常用这个手形表示房子,如“食堂、宿舍、教室、办公室”,这样表示某一类具有共同外形特征的手形就是类标记,汉语的量词也是一种类标记,所以《香港手语词典》把类标记叫作手语量词[2],然后再顺势介绍一些中国手语常用的类标记,学生很快就可以举一反三,这样的介绍比“统一基本词”的旧有提法更为科学。

1.2.2 适当进行地方手语的教学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推广标准的通用手语,但“日常沟通中使用这套通用手势的较大聋人群体目前并不存在”[3]。聋人们都非常珍爱并更为习惯使用各地的地方手语。为了将手语教学落到实处,建议在教学通用手势的基础上,尽量多地介绍同一个词不同地方的打法,尤其是当地聋人的习惯打法,以满足与不同地区聋人沟通交流的需要。

1.2.3 加强看手语能力的训练

语言的学习一般包括语言的产出和语言的理解两个方面,听人看手语比打手语难得多。聋人手语千变万化,同一个意思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聋人那里常常会有不同的打法,而且还有各种简省、融合、羡余等语用现象的发生,所以一旦走出课堂走进聋人去看手语,我们的听人学生就有种完全傻眼的感觉。老师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看手语,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或者把聋人请进课堂以训练学生看手语的能力。

2 教法现状及建议

2.1 教法现状

常用的外语教学法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认知法和交际法[4]。手语课的教学与一般的外语教学既有共性,又有很大的不同。赵庆春等人总结常用的手语教学法有句子中心教学法和交际中心教学法[5]。这两种教学法其实并不矛盾,要在一定的情景中用手语实现交际功能先得有一定的手语词汇量和连词成句的能力,可以说句子中心教学法是交际中心教学法的前提与基础。

这里我们想重点谈谈手语课堂的语言使用问题。听人学生在手语课堂上习惯一边说汉语一边打手语,老师也很少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做到完全的手口一致。这样的有声课堂,一方面学生无法摆脱掉对汉语的依赖,很难培养完全用手语表达的习惯;另一方面受汉语影响,学生很难训练自然手语的能力,而只会打手势汉语。

2.2 相关建议

实际上,外语教学界最为经典的翻译法在手语教学中也可以使用。翻译法最早由德国著名的外语教学法家马盖尔提出的,近代翻译法的课堂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课文的基本大意。(2)在对课文的逐词逐句的翻译中学习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训练。(3)准确地翻译课文[6]。

类此,翻译法在手语教学中的使用可这样进行:先出示一段自然手语语篇或会话,在了解其大意的基础上逐词逐句地讲解,侧重于每个词的手势打法以及语序及其他重要语法点的讲解,并注意与汉语的比较分析,最后再将之完整准确地翻译成汉语。目前的手语课堂较少使用翻译法的原因,归根结底与本文第一点谈到的缺乏中高层次的课程与教材密切相关,而系统的手语教学方法首先应该以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为基础。

英语课堂是完全用英语授课还是可以适当采用汉语作为中介语,这在英语教学界已有多年讨论和比较成熟的做法。那么,手语课堂该如何看待老师和学生对汉语的使用?据赵晓驰介绍,在挪威的手翻课堂,从大二开始,当学生已有一定的手语基础后,所有的课包括听人老师的课都只能用手语授课,而不用口语。而且学校督导会经常到聋师课堂检查,因为如果学生采用了口语而聋师却听不见就难以及时制止学生用口语[7]。我们也有经验丰富的手语老师要求课堂上学生不能发出一点声音,逼着学生用手语完成整个课堂的教学。这对老师的手语水平要求也很高,要求老师一得有意识,二得有行动。再如像南京特教学院,还要求手翻班开展无声一日活动,这样的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3 考试现状及建议

3.1 考试现状

目前各高校的手语考试方式多采用实践操作的方式,主要考打手语和看手语的能力。就实践操作考试来说,听人老师的考试内容多侧重于手势汉语,聋人老师的考试内容多侧重于自然手语。以某高校过去多年所组织的国家手语翻译员等级考试为例,5级到3级考的基本都是手势汉语,区别仅在于内容是偏向于生活化的词汇还是政经类的词汇。这样的考试难以考出学生的真实手语水平,于是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也有个别老师会提供卷面理论考试,主要考对手语的基本认识和手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特点。仍以某高校组织的国家手语翻译员等级考试的卷面考试来看,还存在“手语包括手势语和手指语”“手语的主要语法特点有倒装、量词缺乏、成分残缺”等以汉语为参照评价手语的内容,站在今天对手语认识的角度,这样的内容已不恰当。

3.2 相关建议

总的建议是考试内容应该从考手势汉语转为考自然手语。当然,纯粹的自然手语与纯粹的手势汉语之间是一条连续统,其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而且手语语序灵活,如据Trevor Johnstion等人研究,“我的朋友在爱德莱德买了一座房子”在澳大利亚手语中可用7种不同的语序来表达[8]。对此,我们需要把握评判手语能力的一些主要参数。比如,考生的表情是否丰富准确,对类标记、方向性动词、空间方位关系的使用如何,否定句的表达特点,等等。看手语视频能力的测试,可以选择较为常用、较为生活化的视频,录制的时候可以让聋人打得慢一点,并让考生多看几遍再翻译出来。

另外,手语考试因为要一个一个地考,效率较低,如果需要大规模开考,可以尝试计算机考试。比如口译考试可以改为笔译,即让考生看手语视频翻译成汉语书面语,这样可以批量阅卷,提高考试效率。

4 教学资源现状及建议

4.1 教学资源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手语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利用碎片时间、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随时随地学习已成为一种潮流。为此,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

拿英语教学来说,各种英语词典、英语app、英语网站和英语网络课程不计其数。手语作为一门小众语言,自然无法与英语相比。我国现有的手语学习网站主要有新聋网、中国聋人网等。这些网站提供有各種手语新闻、手语故事、手语表演、手语教学等内容,深受欢迎。主要的手语APP有与原《中国手语》配套的“手语大全”,相当于一部在线词典。除此以外,还有声活、手之声、成才手语、手译等APP,多侧重于社交和线上手语翻译功能。但目前的APP都存在融资困难、宣传不够、服务标准欠缺、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有的开发者正在努力打通与政府部门的通道,希望获得政府买单,以实现为聋人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翻译服务。

网络课程也是学习手语的一大优势资源。郑州工程大学于今年在中国慕课网站上推出“跟着聋师学手语”的网络在线课程,聋人老师将手语语言学知识的介绍与手语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很有特色。另外,南京特教学院手翻教研室也有多位老师的手语微课在江苏省的微课大赛中获奖并上线。

4.2 相关建议

欧美国家也有不少手语词典APP,与我国不同的是,像英国、新西兰的手语词典APP都是基于手语语料库做出的词典,而我国是以汉语词表为提示调查出的对汉语词的手语翻译。今后等条件成熟了,我们也应该做出基于语料库的手语词典。

如前所述,听人学习手语最大的困难是看手语能力的培养,所以建设手语视频数据库就势在必行,或者可以叫作中国手语学习网站。该网站应尽量包含中国手语主要方言点的聋人手语词汇和对话及语篇等,内容与形式越多样越好。这样的视频应该配有汉语转写和翻译字幕,其字幕可以根据需要保留或者取消。可以模仿英语测试网站,对每段视频设计恰当的测试题,为了测试的简便,可以设计判断题、选择题等,以考查把握主题和细节的能力。

手语在线课程刚刚开了一个头,今后还应开设形式更丰富、质量更高的在线课程。

5 结语

综上,目前我国高校手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中高层次的手语教材和课程,教学内容重技能轻理论,重词汇轻语法,重手势汉语轻自然手语,教学方法单一,考试方法落后,教学资源贫乏,等等。我们期待着以上问题能得到足够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逐渐解决,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手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 邓慧兰.香港手语词典[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

[3] 龚群虎.聋教育中手语和汉语问题的语言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9(3):63-67.

[4] 陆岱宝.外语教学法演变历程综述[J].英语广场,2018(2):124-125.

[5] 赵庆春,张旭东,沈玉林.对听人的手语教学之教材与教法研究[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1,29(12):58-63.

[6]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 赵晓驰.挪威手语译员培养与手语资源中心工作经验及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15(22):75-79.

[8] Trevor Johnston and Adam Schembri.Australlian Sign Language:AnIntroducion to sign language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265-266.

猜你喜欢

建议高校现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