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建设研究

2018-03-11张永瑞胡建平黄国政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张永瑞 胡建平 黄国政

摘 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探索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例,从课题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评价体系研制4个方面探究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建立融入核心素养的育人新方案和课程新标准,形成立体化实施的教学新模式和评价新机制,实施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把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从国家、社会、个人3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确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培育核心素养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1 高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下移,毕业生表现出心理素质不过硬、在工作岗位适应性不够等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的问题。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社会、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高职大学生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能力[1]。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职院校急需通过核心素养的研究,带动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行业、企业对高职大学生的需求。

2 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探究

2.1 做好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课程理念,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够用、实用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建构[2]。通过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培养规格定位在素质、知识和能力3个方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

2.2 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成效。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课堂教学,首先要根据岗位需求,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核心素养,进而研究课程核心素养和课程知识技能目标的匹配度,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具体实施课程教学改革[3]。

2.3 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必须要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学校、企业双方协同发展,采用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动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来打破“培养难”“就业难”的问题。只有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素养满足行业企业标准,才能有效地化解供需错位的两难局面。

2.4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需要将评价内容向多元化转移。以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核心指标,以课程评价体系深度整合,形成核心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3 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实施

根据上述4个维度,以我校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改革,探索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实施。

3.1 课程体系构建

3.1.1 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通识教育文化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通识课程则要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也就是教化他们学会做人[5]。为更好地突显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对现有课程的梳理,形成“常规+拓展”的新课程体系,分别对应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3.1.2 将核心素养培育融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2017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其他及拓展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环节。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选修课程、拓展课程或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中。

3.2 课堂教学改革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基本停留在基于职业需要的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良好学习心理的再造、如何為企业服务等方面的研究[2]。随着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式教学在高校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主要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翻转课堂的特点,非常适合项目式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项目式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足的问题。我校在基于项目的翻转课堂《Flash动画制作》教学改革实施中,以Canvas平台为基础,依托Canvas平台开展翻转教学,基于项目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从课前、课中、课后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

3.3 校企合作开展

根据实际工作岗位,模拟工作过程和实训环节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辅以团队协作,教师精准指导,信息化平台全程跟踪,最终完成项目制作。通过综合项目的完成,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团队意识,使之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所培养的态度、价值观等核心素养灵活地应用于未来的工作中。

基于上述原则,结合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能力培养中对模拟项目教学的需求,学校联合连云港市福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以连云港市福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承担的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案例,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以期达到“模拟项目教学”的效果。以“模拟项目教学”的形式,借助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引线,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并以相关的示范辅导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通路知识网络和沟通交流机会,促成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专业制作能力形成。

3.4 评价体系的研制

评价体系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涉及专业发展、个体成长等领域,体现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发展能力。其中,专业发展主要包括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个体成长主要包括人文底蕴、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4 结语

对高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研究对于学生个人、企业、院校都非常重要。通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开展和评价体系研制4个维度的探究,对于动漫制作设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艳妮.产教融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64-66.

[2] 段学新,周振成.浅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J].职教研究,2016(22):32-33.

[3] 杨舒.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药学类——以药物质量检验技术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51):70-71.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