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进

2018-03-11赵宜鹏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改进医院

赵宜鹏

摘 要:医院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医院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医院管理和服务数据化,提高医院形象水平,进而增强医院的行业竞争力,有利于医院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当信息硬件和软件技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系统网络中断、信息传递困难等,造成医院医疗服务的极大不便,损失较大,因此,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和应用范围的扩大,对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是很必要的。本文将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化管理软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进提出若干意见。

关键词:医院 信息化管理 改进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随着我国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也逐渐增进了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医院也是如此,现代化的医院无论是从挂号、就诊还是医治,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如今,在医院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医院要想增强竞争力,实现医院的稳定发展,就必须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而现阶段改善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因此,医院加大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并进行不断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1 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1 有利于规范医学参考信息

实现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医院的各种信息进行相应的统计与整理,实现医院综合统计报表的信息化上报,同时对个中国数据、信息给与分析、归纳和总结,为医院医疗和管理等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及时、可靠的参考信息。另外,医院在开展信息化的管理工作时,可以获得更多的管理信息,管理人员通过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后,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医院的整体运营状况,并且可以对医院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进而大大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增强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1.2 有利于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

在过去的医院管理中,医院工作人员之间信息的传替效率极低,大大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有效性,同时也降低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而如今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从挂号到出院全过程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病人资料的收集、网络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对患者信息的收集、储存、整理、分析和加工,可以为医院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通过将数据及时上传,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刻地到医院信息平台上面浏览病人的信息。同时,对医院内部开展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时候,信息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之间,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快速传递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科研工作效率,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

1.3 完善数据共享,提供合理治疗方案

医院通过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能够实现对各大医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医院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能够有效更新相关医疗信息,提高医疗水平,在进行高难度病患治疗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平台进行网络检索,找出最佳的诊疗医生和诊疗方案,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医院信息化管理重要软件的使用现状

2.1 影像软件

影像软件(PACS),主要功能为对各种医学影像的获取、资源共享、比较、分析、复制、归档、处理、远程传输以及异地会诊等。PACS系统不仅可以充当事物、政务的处理中心,还可以作为医院的现代医学影响处理和诊断中心。PACS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医院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显微仪、红外仪、X光机、超声、CT等设备产生的影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网络、DICOM)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大量保存。

经过上百年发展,医学影响城乡技术已经从最初的X涉嫌成像发展成为现在的各种数字成像,这得益于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

2.2 检验软件

检验软件(LIS),在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LIS系统逐步采用了许多只能辅助功能来进行大信息量的检验工作,LIS系统不只是自动打印检验报告和接收检验数据并系统保存的工具,而且可以根据医院实验室的需要进行智能辅助工作。另外,随着IT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LIS系统中。

实施LIS系统,将会尽可能地减少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转移,有效减少在检验项目和报告结果的接受以及保存记录等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为误差。

2.3 临床软件

临床软件(CIS),主要功能为保证医护人员正常进行各种临城活动,增加对临床医学的知识积累,及时有效地收集患者病状信息,为辅助治疗和临床咨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能够有效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落实,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快捷的服务。

CIS系统的范畴较为广泛,像药物资讯系统、实验室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和医嘱处理系统等都属于CIS系统的范畴。

3 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进

3.1 统一标准,加强保障

进行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进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信息化管理标准,加强信息化管理的资金和人力等资源的保障。要重视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前期投入,只有信息管理系统打造成功,才能够为信息化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务必要使医院能够确立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系统的研发与使用,各医疗科室之间、医疗科室与管理层之间要进行及时的沟通,统一协调部署,保证医院信息数据与线管医疗保障中心、医疗机构等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3.2 医院管理信息化管理更加精细化

目前,很多医院管理工作中都存在用人不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医疗资源浪费、决策个人化等现象,为了实现对信息、人、财等的有效配置,最大程度上节省资源、取得最佳的效益,需要进行精细的集约化的信息化的管理方式。

3.3 完善信息化流程管理和制度建设

医院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信息化流程管理和制度建设。医院应当建立并完善管理工作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把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医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再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这些流程和制度转化成为医疗信息系统流程,比如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手术麻醉管理系统、护理管理系统、检查化验管理系统、临床医生管理系统等,将人工信息传递转化为手工信息传毒,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误差,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失误。

3.4 强化过程管理

傳统的医院管理方式一般都是在医护工作结束以后,在对数字和效果进行评判与分析,这属于十分“静态”的时候处理方式,当有问题出现以后,医院方面并不能及时地进行解决,导致计划与结果并不相符,存在较大的偏差。如果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管理活动中,就能够使工作人员及时地获得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每一环节的有效数据,及时地进行提醒危机数据、检测执行质量、反馈效果等一系列工作,就能够把行政管理活动和医疗管理活动变成“动态”的过程管理,优化各种资源的配置,提高对资源的综合管理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行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医院必须建立良好的标准来进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邢鲁民,徐民,李翠荣.基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科研绩效数据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10):131-134.

[2] 孙志海.浅谈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医院中药房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9):79,91.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改进医院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萌萌兔医院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