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道路工程施工存在的风险及安全管理

2018-03-11杨彦海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风险安全管理

杨彦海

摘 要: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风险问题。例如施工本身存在的内在风险、周围环境影响的外部风险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因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市政道路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风险;最后,讨论了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 风险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政工程道路建设市场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市政道路建设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内道路建设市场正面临过度饱和和供大于求的局面[1]。在我国城市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如工期延误、工程造价超出预期、工程质量问题等增加了施工风险,阻碍施工进度,影响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控制,对于项目的安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市政道路施工风险分析

1.1 内在风险

建筑本身的风险与市政项目的建设密切相关。(1)人员风险。风险主要是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施工不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进行,造成风险;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将继续构成安全隐患;施工队伍相关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的欠缺也会导致市政道路工程风险的产生。(2)物质风险。主要为材料设备未及时提供、材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等都会导致风险的产生。在施工过程中,物质风险的存在将影响市政道路的建设进度,也将对市政道路的建设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因而会造成整个施工期大大延迟,建筑物的施工进度无法按原计划进行和交付。延误了工程原本计划使用的时间。(3)建筑成本超出预期。设计变更和材料变更会导致成本越来越高。设计变更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出的改变,突然不得不提出新的设计要求或施工中的问题。工程变更对项目成本有很大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很常见,改变项目成本的因素是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变化。特别是材料价格的变化是导致项目成本超出预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过高的项目成本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和投资风险。

1.2 外部风险

除了自身存在的风险(材料、设备供应,人员施工组织等),周围环境也会对市政道路的施工产生一定的风险。环境风险是指由环境影响,施工中断和施工引起的安全事故。例如市政天桥、轻轨之类的施工,即周围新的城市交通设施的存在对现行的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风险不可忽视。天桥和轻轨的建设主要位于人口密集的地区。针对这种情况,在施工中,街道需要有效堵塞,但由于封锁可能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的不便,这将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周围环境的风险主要是由于道路拥堵造成施工过程中的交通拥堵。

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影响市政道路建设的风险,这是一个外在的人为因素。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介入施工,如施工计划和施工结果。此外,加快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等因素会影响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如ppp模式作为一种双赢的公私合作模式,当中存在的风险也值得重视。政府政策变更风险使得民营资本无抵抗能力;政府改变了项目的投资回报,违反了市场风险的承诺。总之,市政道路工程ppp模型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权威性受法律不健全的制约。(2)合同难以囊括工期内的所有问题。(3)每个项目的参与者都很难充分准备信息限制[2]。

外部风险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施工安全,还会影响最终施工质量,最终导致安全事故。施工人员在施工的工程当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极易影响到接下来的施工,此外,施工现场条件相对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

2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

2.1 具体措施

通过实际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当中,关于风险方面的管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是借助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来进行管理的,这也就极易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为此,有必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措施,合理控制风险。首先,相对于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确保生产顺利发展。同时,建立风险管理团队,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协调,高效运作。

施工组织方案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循市政道路施工组织方案,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保证施工速度。对于市政道路施工设备和仪器,市政道路施工企业应确保及时维护,及时维护和保养,最大限度地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设备的效率。尽量避免因市政道路施工设备和设备故障造成的施工时间延误造成的问题。此外,建筑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最大化。施工企业应定期召开市政道路建设动员大会,提高施工人员的精神气质。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的激励和惩罚,提高市政道路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实际施工前,有关人员应向市监管部门提交市政道路建设施工图、计划、设备和人员等信息。然后完成启动工作的申请。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并做好质量审核工作,最大限度的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促使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警惕心,在确保市政道路建设质量的同时避免安全风险。

在建设市政道路的过程中,建立文明建设的概念尤为重要。文明施工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形象,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首先,建立完整的文明安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在制度的引导下,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在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风险防控积极性的同时,提升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安全。

2.2 管理意义

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风险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为项目提供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国的大部分市政项目都是ppp模式,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建筑中的资源和要素可以科学地结合起来。

对建筑市场存在的风险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可以促进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更加规范。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机构,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审计体系。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建筑市场更加完整和规范。

为了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中各种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保护投资单位的经济效益不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风险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可以有效防止施工期间的重大资源损失。企业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部门,增强风险控制能力,使企业科学合理运作,有效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健康、更强大。希望在未来的建设中,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和资金安全,中国的市政项目将以更有效、更好的方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丽花.市政道路施工风险及解决措施探析[J].山西建筑,2015(2):255-256.

[2] 刘晓.基于案例的公路PPP项目风险分析[J].交通世界,2017(18):10-13.

[3] 郭新新,李联红.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4(5):139.

猜你喜欢

风险安全管理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