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环境下文稿系统设计的思考

2018-03-1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稿选题稿件

尹 涛

1 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文稿系统的问题

传统稿件系统在电视台应用多年,是节目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业务系统,电视台内节目生产部门利用文稿系统进行节目生产流程的规划,记者利用文稿系统进行报题、稿件编写、修改稿件、保存文稿等业务,播音员利用文稿系统中的稿件进行配音、同期声制作等,部门管理者(责编)利用文稿系统进行选题、串联单编制、设备管理、审稿等业务。文稿系统在电视台的使用频繁程度最高,很多电视台利用文稿系统发起节目生产流程,特别是新闻类节目对文稿系统的依赖尤为明显。

近年来,随着融合媒体的深度发展,电视台业务逐步融合,特别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需要电视台对现有的业务运行模式、节目生产流程、技术平台、组织架构等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面临着电视台传统业务体系的变革,而台内所部属的业务系统也要随之改变,在传统电视、电台、纸媒和网络电视台、微信、微博、APP等融合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稿件系统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使用群体扩大而使用需求更加变化万千

传统文稿系统所面临的用户为电视台记者、编辑、配音、责编、审核人员、设备管理员,这些使用文稿系统的角色全部是电视制播域内人员。媒体融合环境下,使用文稿的人则包括传统电视制播域内人员,还包括电台制播域、网络电视台(微信、微博、APP)、广播电视报(或当地纸媒),电视台需要工整具有角色描述的稿件,电台需要的稿件要贴合直播特色,新媒体需要的是去角色化的普通文稿形态,微信、微博需要的是主体内容和名字等。传统文稿系统在面临不同文稿需求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多样性需求。

1.2 传统文稿系统对视频、音频、图片的支持较为薄弱

传统稿件面向传统电视,主要是对稿件进行管理,与该稿件相关的视频和音频在文稿系统中没法关联,因为视频和音频的处理在非编系统中,文稿系统和非编系统通过接口实现交互。而媒体融合环境下文稿系统不但要完成传统稿件的处理,还要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管理,稿件和相关的视音频文件需要绑定在一起,面向不同用户的使用按需获取即可。

1.3 传统文稿系统和电视台新建的融媒体技术平台不能兼容

传统文稿系统在电视台的应用中和传统的编辑网络配套使用,在新建的融媒体平台中无法挂接,即便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了系统互联互通,也无法满足融媒体平台对稿件系统的使用需求,融媒体平台的业务模式采用了全媒体内容汇聚、生产、发布的业务流程,汇聚平台和传统稿件系统基本无法打通,因为从汇聚平台过来的内容为全媒体内容,需要通过全媒体文稿实现选题、报题一直到生产,期间需要承载媒体内容的信息、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等,传统文稿系统设计之初因时间关系没有考虑与融媒体平台的兼容性。

1.4 传统文稿系统应用环境无法满足融合媒体环境需求

传统文稿系统的应用环境相对固定、单一,主要在电视台业务内网或办公网,使用人员通过PC机登录到文稿系统进行稿件工作。而融合媒体环境下,对文稿使用需求变得更加灵活,除在业务内网、办公网使用外,还需要在所有互联网环境下使用,包括手机、平板上的使用,这样才符合融合媒体环境下文稿系统随时随地使用,而传统文稿在使用范围、安全级别上来说都无法满足媒体融合下的文稿使用。

2 媒体融合平台中新型文稿设计概述

在电视台建设融合媒体平台时,需要统筹考虑文稿系统的建设,从应用层面来看,文稿系统是融合生产中的一个环节;从系统层面来看,文稿系统作为一个软件功能模块部署到融合媒体平台中,相当于融媒体平台上众多工具集中的一个工具。

2.1 文稿系统架构设计

在融媒体技术平台中,文稿系统的表现形式只是WEB OS系统中的一项应用或工具集中的一款工具。因在媒体融合平台的技术框架下,文稿系统不属于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只是一个功能模块,其设计完全基于整个融媒体平台架构体系,融媒体平台的架构采用支撑层、服务层、应用层三层架构体系,文稿系统完全嵌入到这三层中,如图1所示。

图1 全媒体文稿系统结构图

应用层包括报题、选题、稿件编辑、稿件审核、稿件发布。报题可以是记者或栏目负责人,报题完成后相关负责人完成选题,记者根据选题进行稿件编写,相关负责人完成稿件的审核或修改,不同媒体属性的栏目根据自身需求完成相应稿件的修改,再根据不同的发布渠道完成相应版本的发布,除以上主要功能外,文稿系统还有串联单编辑和设备管理。

服务层包括统一认证,迁移服务、内容管理、消息服务。统一认证管理为融媒体平台中的统一认证,用户登录融媒体平台后不需要再次登录文稿系统;迁移服务主要完成文稿中所带附件的迁移;内容管理除管理所有稿件及版本外,还要管理和稿件绑定的附件(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消息服务完成文稿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的消息通讯,完成不同较色之间对文稿处理结果的消息通信,还要完成文稿系统和融媒体平台之间的消息通信。

支撑层包括计算资源、安全资源、网络资源,计算资源主要包括文稿系统软件模块所需要的服务器运行环境;安全资源则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让用户在互联网环境中安全地使用文稿系统;网络资源为融合平台提供,完成文稿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2.2 文稿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文稿系统将为全台内容提供选题、编辑、审核、发布等服务。选题支持基于线索选题及自建选题,编辑支持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混合编辑,发布支持向基于互联网的微信、微博、网站等渠道发布,流转支持向基于内网的生产网等内部业务系统流转。支持通过审核通过的文稿条目创建串联单。支持通过相应接口自动同步电视生产网的新闻文稿、串联单。支持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混合编辑,并能直接生成可以预览和发布的HTML页面,向微信、微博、网站等渠道发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2.2.1 选题

选题者(记者、责编等)进入文稿编辑工作界面选择“新建选题”后进入新闻选题界面。新闻选题支持自建选题(自己输入新闻名称),也支持通过新闻线索选题,根据线索选题的权限将与线索来源绑定,线索选题具有唯一性,即一条线索一经被选题采用,则不能再被选题采用。

2.2.2 文稿编辑

文稿编辑者的新闻选题完成后,进入文稿编辑界面编辑文稿,文稿编辑器支持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的混合编辑。文稿编辑界面显示线索内容、线索附件(视频、音频、图片等)以及经电视生产网精编后返回文稿系统的成品节目,文稿编辑者可直接使用。

文稿编辑者支持对多篇稿件同时进行写作,在写作时可以在不关闭界面的同时查询其他相关稿件的情况,并可以将查询到的内容拷贝过来。文稿编辑者可以将自己未写完的稿件调出来再次进行修改或修改别人的稿件。提供修改轨迹查看功能,可以查看每一步稿件修改情况,以供用户查询或者供用户恢复到修改以前的状态。

文稿使用者可在智能手机、PC、PAD上进行编辑,手机和PAD上编辑提供和PC功能相同的APP软件。

2.2.3 文稿审核

文稿编辑者完成文稿编辑后,可直接对文稿进行预览,或将完成文稿“提交审核”,具有审核权限的工作人员桌面会实时收到送审文稿审核的“新消息”提示。系统将为文稿审核者提供文稿修改、文稿审核批注的功能,是在文稿审核者工作岗位上进行,因此,文稿审核者的文稿审核窗口与文稿编辑者的文稿编辑窗口基本相同。修改或审核通过的文稿将发布或流转,未审核通过的文稿将退回给文稿编辑者进行修改。此外,支持在手机上进行稿件审核,审核意见支持文字和语音。

2.2.4 文稿发布

文稿审核通过后,可在文稿发布界面向微信、微博、网台、电视台、电台等渠道进行发布。既支持选择审核通过的文稿直接发布,又支持针对微信、微博的前端界面呈现特点嵌入微信、微博发布编辑器,进行内容微调后再发布。

提供自动发布功能,用户可以为需要在网站上发布的文稿(必须通过了终审)打上标记,并指明发布时间,文稿系统通过Web网关将数据库中的文稿信息自动发布出去。

2.2.5 串联单管理

用户进入“节目串联”模块,即可新建节目串联单,编写节目串联单可以编写当天或后续日期的串联单,在“待选文稿”中选择已经审核合格的稿件,添加到“节目文稿”中,同时可调整稿件的先后顺序。串联单可以一键同步到演播室直播系统中,同时串联单支持条目时间管理。

2.2.6 设备管理

文稿系统可将电视台已有的设备进行管理,包括摄像机及配件、相机及配件、录音设备、移动编辑系统、4G设备、移动介质(U盘、移动硬盘、蓝光盘)等,支持扫码枪进行条形码扫描自动记录信息。

文稿系统中所有的功能采用模块设计,可以动过后期的业务需求进行添加。

3 媒体融合环境下文稿应用场景

3.1 传统新闻稿件应用

全新的文稿系统将提供传统时政类新闻稿件的生产流程,根据宣传部计划报题、记者写稿、领导审稿、记者或领导改稿、统一发稿到演播室录制。

3.2 网络电视台图文、视频稿件应用

网络电视台的节目文稿偏向于图文发布,没有明显的计划性,文稿系统可以根据报料信息选题,先后写稿,同时将报料信息中的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和文稿进行绑定,稿件生产完成后,通过后台上传到CMS中进行发布。

3.3 微信、微博文稿图文应用

微信和微博以短新闻、短视频为主,文稿系统提供相应的微信、微博发布模板,编辑人员只需将稿件中的主要内容填写到相应的模板中即可,在微信、微博后台不需要再次编辑,微信微博发布的稿件版本会在原有的文稿版本中进行标记。

3.4 电视、电台、网络电视台同时使用

各个媒体平台都需要使用同一稿件,稿件支持以通稿的方式在文稿系统中发布,每个媒体部门可以保存自己需要发布的版本,文稿系统记录所有媒体发布的版本信息。

4 媒体融合环境下文稿系统的发展期望

稿件系统的发展离不开IT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有通过写稿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的应用,极大减轻了记者的工作量,相信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媒体技术平台的逐步成熟,文稿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到稿件生产线,将按照不同的用途自动编写不同版本的稿件,稿件生产流程缩短、效率显著提升,一切都将变得更加简单。

[1]秦毓.基于互联网应用的文稿系统设计[J].电声技术,2013(6):64-66,77.

[2]梁炎荣.远程文稿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应用[J].视听,2011(6):29-32,19.

[3]吴佳俊,何伟.新闻共享平台文稿交互问题的研究[J].电视工程,2011(9):15-17.

猜你喜欢

文稿选题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