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人学思想浅析

2018-03-09王阮

关键词:民本思想中国梦以人为本

王阮

摘 要: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改革浪潮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共产党员的终身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梦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为人民群众造福”等“习语”响彻大江南北。这些思想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民本思想,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因此,从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其独具特色的时代内涵及价值,有利于对当代中国“人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度理性剖析,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梦;人学思想;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10-0041-03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始终的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不断论述与丰富。习近平人学思想正是在一次次讲话中得到强化。作为一个曾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饱含对人民的热爱。现阶段,认真领悟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了解他爱民、敬民、重民的真挚情怀,有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解读,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一)古代民本思想: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根基沃土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根基和沃土。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历史岁月的风霜洗礼,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历史内涵是任何新兴国家无法比拟的。传统文化中常常突出人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传统民本思想的终极关怀,更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古代社会上期居于主导地位[1]。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商周乃至尧舜时期,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古代政治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厚的影响。《尚书·夏书》中记载道:“民惟邦本,本固君宁。”我们可以将其解读为,在一个国家里,人民才是根本所在,人民群众这个社会发展最广泛的后备力量。古代民本思想都为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产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习近平多次讲话中引用古典名句对其人学思想进行强化。他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一书中引用《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分表明,在习近平看来,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要在群众内部将“人之常情”最大化,将“与民同乐”最优化。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上引用清万斯达《周官辨非》中“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2]他认为,群众的事,哪怕再小也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错过任何细节。这些理念都是习近平人学思想的充分体现,也正是中华民族有民生、民本的优良传统,给予习近平人学思想源源不断的养分补给。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摇篮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说,人民主体地位的保障贯穿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始终。一方面,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支撑[3]。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明确的人,真正的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任务的存在,这个使命就是基于自己的需要与现有世界之间的联系。为此,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是十分热爱生活的,他们期盼着工作稳定、收入满意,有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可靠的社会医疗保障,显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4]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历史地位作为自己的发展信念,将保障并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作为共产党惯有的执政理念和执着追求[5]。就像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明确表示的那样,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力量不竭动力,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随时随地了解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所担忧的,所期待的,才能从本质上对其利益进行维护、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几个党员干部努力下就能完成的,而是要上下一心,将人民群众与党员干部密切结合起来[6]。这些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智力支持,很显然,站在马克思、列宁等伟大无产主义者的肩膀上,习近平的人学思想更具时代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习近平人学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坚持着执政为民的理念,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产生就是以此为实践基础的。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始终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展群众,充分发挥无产主义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主体思想的丰硕理论体系[7]。众所周知,胡锦涛同志针对社会发展中,以物為本、物重人轻的现象,在党的十七大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来解决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如今,我党又根据人类社会最新发展状态,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新理念[8]。显然,“以民为本”较“以人为本”更加具体、细化,直接将民从人的概念中抽离出来,我们要转变原有的官权,转而发展民权,改变以官压人,官官相护的恶劣局面,树立正确的民生观。有效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使人民得到最基本的支持,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主体地位。共产党长期的为民思想,在习近平多年党员干部实践工作中都能得以体现,更是不断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最好的诠释。

二、习近平人学思想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一)习近平人学思想的时代内涵

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人学思想,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并在多次讲话中阐释了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endprint

首先,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地位和首创精神[9]。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这是毋庸置疑的,更是经得起历史的推敲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之中,对人民主体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指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发表讲话:“要坚持不懈推进制度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发展活力。”{1}他坚定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因此,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道路,根植于人民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其次,习近平人学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保障并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都有机会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指出只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质量,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的共同追求是实现共同富裕,那么要实现好的、快的共同富裕,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位我国经济政治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必须保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为更广泛的人民群体谋得福利、福音,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实现。”[13]当然,保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也是习近平人学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竞争下的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机制,所以在保障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共享社会主义最新成果。

再者,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基础和群众路线,进行社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中共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情怀。作为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应该从心往外的认识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切实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处。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段话:“共产党人就好比是种子,人民群众就好比是土地。无论我们走到哪,都不能忘记要联系人民群众,与他们密切的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很显然,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也是习近平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习近平人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同志的人学思想深刻的体现在他每一次朴实无华却铿锵有力的讲话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价值。第一,习近平的人学思想生动的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系统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含义。进一步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找准方向,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习近平的人学思想在最大程度上给予人民权利,将干部视为人民公仆,是服务的角色而非专制角色。这一理念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真正意义上的民权、爱民、惠民生的落实,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第二,习近平人学思想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強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比重较小,但是它的优越性是众人所知的,同时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的人学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依法治国的推行、小康社会的建设、共同富裕的开展,这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独特的体现,有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习近平人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扩充和发展。习近平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具有这个时代独有的特征和个性,这就为理论体系的丰富提供了重要支撑。习近平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与干群关系,夯实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注 释:

{1}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中国经济.

{2}习近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N].人民日报,2012-11-15.

参考文献:

〔1〕刘开法.习近平的民生观研究[J].前沿,2013(06):4-7.

〔2〕申孟哲.习得·民本篇——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J].机构与行政,2016(7):18-1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8.

〔4〕习近平在常委见面会上的讲话[EB/OL].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12-11-15/121925587435.shtml.

〔5〕徐荣.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探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学术论坛,2015, 38(3):6-10.

〔6〕安宇.“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学习习近平的人民主体地位思想[J].奋斗,2015(6).

〔7〕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29/c64387-25927606.html.

〔8〕潘卫东.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重要思想[J].理论探索,2015(01):99-103+11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508/09/t20150809_6168334.shtml.endprint

〔11〕習近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N].人民日报,2012-11-15.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8.

〔1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31.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With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as the core of a new generation of collective leadership officially kicked off a wave of reform,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lifelong goal is to satisfy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China must rely on the masses to achieve dreams, what we need to do is for the benefit of people" such as "idiom" reverberate through the whole country. These ideas in fully embodies the people-oriented thoughts of comrade Xi Jinping, which is worthy of our scrutiny. So analyzing the uniqu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tim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Xi Jinping humanism thought , is advantageous to rational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human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m humanism thought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words: Xi Jinping ;the Chinese Dream; Humanism Thought; People-oriented; People-oriented Thoughts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本思想中国梦以人为本
浅析彭德怀庐山上书事件体现出的民本思想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