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探究

2018-03-07李玉英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李玉英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是小学生潜力和学习兴趣培养的主要阶段,也是小学生对学习正确认识的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性格没有定型,因此很容易塑造。而数学在小学教育中能开启学生的智力,加强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在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期间,数学教师要优化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而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探究

小学教育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思考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实施优化,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把握学生认知特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也容易模仿,因此,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尤其是6~12岁的小学生,其形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数学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图形内容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图形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1]。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平移旋转课程内容和长方体、正方体相关内容期间,让学生通过直观视觉理解图形之间的平移、旋转,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几何图形的各个面,让学生在动态教学工具的引导下从各个角度观察几何图形,从而加深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着重教材内容实质

数学教学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期间要重视数学教学内容实质,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进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教学期间,为了防止小学生对同一种教学模式产生厌倦,教师要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转换成动态的图画或动态的声音,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习“图形与变换”知识点内容时,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图形变换的理解速度比较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用动画形式将图形的变换演示出来,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将图形的演变过程全部呈现出来,这对于想象力差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图形的变化,同时直观的图形变换也能帮助小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三、加强知识内在联系

数学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优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但数学学科又比较独特,它的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相互之间也存在内在的联系,因而,教师在教学期间要加强各个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复习旧知识,最终全面掌握数学内容,在生活中能熟练运用[2]。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或回忆“圆”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对圆的认识、圆面积的计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与“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首先,在计算圆柱表面积时,教师可以将圆柱进行拆解,圆柱是由两个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因而圆柱的表面积将两个圆面积和长方形面积相加即可,在此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圆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最后总结出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识记速度将更快。在不断的引导训练下,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养成联系知识点的习惯,使数学学习越来越简单。

四、创新设计课堂练习

数学学科的学习除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前预习之外,还要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题来加强巩固,但就传统的数学练习题而言,只有密密麻麻的文字,一方面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让小学生对数学练习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在课堂练习题方面要具有创新式的设计,以新颖的方式展现课堂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时,由于小学生对“分子”“分母”的理解不是特别透彻,在课堂练习期间,教师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小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在小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后,教师再播放自己制作好的“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出现错误,分子和分母会出现不同音调的对话,以形象的语言对话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总之,小学数学是锻炼小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最佳時期,需要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期间优化内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也要在平时教学中多观察小学生,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德贵.与时俱进: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路的思考[J].教师,2014(16):92.

[2]李一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华少年,2016(7):169-170.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