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们在中华古诗文阅读中成长

2018-03-07杜艳红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整体把握拓展延伸

杜艳红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应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让中华古诗文的阅读成为孩子们自觉自愿的“呼吸”。教师应该通过整体把握、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使孩子们在中华经典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关键词:整体把握;自主自悟;拓展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孩子们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让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深深扎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诵读素养、语言素养、审美素养、育德素养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通过整体把握、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引领孩子们在中华古诗文的百花园中享受更多,也收获更多。

一、一个大的视域:整体把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小学生在阅读中华古诗文时更要重视整体把握。一些专家提出的“一点突破法”和“挈领而抖,百纹皆顺,提纲一振,纲举目张”等等,也适合于孩子们的经典阅读。那些语文素养较高的孩子,其能力不是靠会背几句经典古诗文就能“打拼”出来的,而是靠对经典作品的整体把握而累积出来的。教师应该引领孩子们走在这样的整体把握的阅读之路上。

引领学生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把作品背后的余蕴、脉络和温度还原出来。比如,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必须了解当时唐军在收复洛阳和郑、汴等州的背景;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必须了解苏轼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被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时的情境;读王安石的《春夜》,必须了解当时龙虎风云、君臣际遇之时,王安石为自己政治上的春色撩拨得不能成眠的背景……引领孩子们在古诗文的背景中整体把握,多多“推敲”,一定会有额外的收获和另类的惊喜。

把中华古诗文阅读置于一个大视域下向前“挺进”,从作品背景、社会现实、个人感情等多方面进行适度比较、糅合和扩展,才能点燃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才能提高阅读的张力和活力,才能进一步品尝经典古诗文的魅力、芬芳和馥郁。

二、一种让孩子们窃喜的方式:自主自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诵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诵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诵读。”鉴于此,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阅读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读文本的能力及提炼‘关键词的能力。”[1]

例如,让孩子们抄写自己喜欢的诗文,建立诵读卡,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如果实在進行必要的解读,也应该强调孩子们的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比如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认为“西出阳关”应理解为“西面出去”,但也有学生理解为友人在经历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凯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是谓“西面出来”,教师不可硬性规定。

好的经典诵读,应该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个性解读;少一些标准答案,多一些独特体验;少一些单项解释,多一些多元解读。在这样的“多少”的取舍中,中华古诗文是迷人的,孩子们的阅读是迷人的,而与此相关的阅读人生也是迷人的。

三、一种更为明确的走向:拓展延伸

好的经典阅读,不仅仅是名句背诵,不仅仅是“当时当地”,而是跳出文本,跳出规定篇目,进行多层面的探究延伸和整合阅读。教师应注重孩子们与个人对话,与他人对话,与世界对话,连接古今、接通中外,让孩子们读得更多,走得更远,收获得更多。

延伸之一:与个人进行对话。例如,读完苏轼的《题西林壁》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导向:我们欣赏景物时,如何变换角度,我们看待问题时,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而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延伸之二:与他人进行对话。如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后,可以对比阅读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还可以读读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引领孩子们与更多的诗人邂逅,与更多的离别诗相遇,必将活泼泼地洞开孩子们的多重视域。

延伸之三:与世界进行对话。例如,读完《两小儿辩日》之后,应该引领学生在更广的层面上对世界进行对话:同学们,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但是作为一种人生智慧,两小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孔子的实事求是、虚心好学的品质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将眼光聚焦于四面墙壁内的课堂去追求学校的变革显然是不够的。”[2]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引领孩子们“把书读厚”,把经典古诗文读好,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也许,孩子们语文素养的一点点充盈和提高,都隐含在这种内外关系的重建中。

参考文献:

[1]陈智峰.寻回学习的趣味[J].教师月刊,2017(4):24.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整体把握拓展延伸
神马都是浮云
关于高考历史复习策略的分析
以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让阅读教学走向有效
如何结合课文进行段落的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